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和发展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从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深刻剖析了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发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存在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缺少互动性课程设计、忽略实践性内容、专业师资短缺、校企合作弱等问题,最后从课程设计、课堂教学方式、课程内容、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对应策略。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策略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指的是要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创业的潜力。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审视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不管大学生是在校还是步入社会,创新创业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创新发展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是科研基地和人才输出的重要场所,其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因此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迫在眉睫。而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涨,国家对教育也十分重视,所以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甚至有几年呈现爆炸式上涨,而这样渐渐产生一种情况:每到毕业季,也是就业难之季,毕竟那时你不仅跟你同时期毕业的人一起竞争,还可能是学历比你高的也同时毕业,甚至处于失业的人也与你竞争,所以工作岗位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如果大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创业能力的话,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创造较多的工作岗位,帮助他人解决“燃眉之急”。因此,不管从国家,还是个人角度,大力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都势在必行。如何打破现行的教育体制,引入创新机制,系统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道急需破解的试题。
1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现状
1.1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起步较晚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最近几年有了一些起色,但是由于投入得还不够多,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还停留在理论层次,许多人还尚未踏出实践的那一步。
1.2高校创新创业能力氛围处于营造阶段
近年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炫风刮过整个中国,以及国家推出许多重视人才的政策如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都体现了国家对人才的重视。而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摇篮,必定紧跟国家的政策。许多高校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引进优秀教师向同学们教授知识,与企业达成良好合作,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打造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1.3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整体水平起步低
整体而言,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体系比较欠缺,尚处于摸索阶段,导致大学创新创业能力水平较低,相比较发达国家,差距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外国比较倡导个性解放和个性自由,所以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比较容易激发,而我国是比较封闭和保守的,在这方面是远远不如国外的;第二,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早,所以他们现在有了比较完善的体系,外部条件相对而言比较成熟,而我国尚未有比较完善的体系,没有响应的服务机构,还处于一个比较稚嫩的阶段。
1.4教育体制过于封闭
高校的教育规划、课程标准、教学设施、实验条件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体现在打破常规,善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传统封闭的教育体制恰恰违背了创新创业的发展,阻碍的学生能力的提高。单一的教育评价指标,让学生忽视的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课程教学信息滞后,未与时俱进,导入创新创业政策,学生缺乏了解最新创新创业政策的渠道,点燃不了内心那一丝丝的创新冲动。
2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开设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各所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投入大量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开设各色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可以系统地且成体系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加强学习,以期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2.2高校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校在学校内宣传栏上宣传创新创业内容,邀请成功创业人士在校演讲,为大学生答疑解惑,甚至还举办相关活动,如讲座、竞赛之类的,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特别是大学生大创项目,学校派出了优秀的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多锻炼一下自己,激励大家踊跃参与。在很多方面,高校都营造了一种倡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氛围。
2.3高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定的护航
大学生有较好的创业点子可以在校找到老师进行商量探讨,学校可为他们介绍优秀的投资人,让他们与投资人进行交流,高校只是一个平台,能否成功拉拢到投资在于学生的创业点子是否足够吸引投资人的眼光,即大学生向投资人展现其独特的创新创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学校充当了保驾护航的角色,以免学生受到投资人的欺诈,保障的学生的权益。
3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倡导“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机遇下,高校也重点聚焦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力投入这方面的教学安排。国家也十分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是党和政府的一个战略目标,许多高校在这方面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
3.1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缺少互动性
我国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知识,学生坐在底下聆听教诲,这种单向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性弱,学生被动接受,没有独立观点。但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而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理论知识的传授,所以以这种教学方式教授知识,不仅达不到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还有可能扼杀了一些同学的创业兴趣。
3.2课程设计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略实践性内容
高校许多课程设计都是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课程内容理论知识本身比较空泛,也会相对深奥,这就导致出现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十分慷慨激昂,而学生在下面听得抓耳挠腮的情况。学生听不懂老师教授的知识,这样的话,只会达到一种“纸上谈兵”的效果,其无法从中获取有益的信息,也没有办法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3.3课程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一本教材的编写、出版往往需要不短的时间,导致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教师教授的知识受限于书本,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学生受制于课堂,也没办法学到较为实际的知识,更没有办法将其学以致用。因此,适时地编制实践类的教材也是当务之急,学分应当侧重实验、实践类。
3.4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
因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大部分会选择创业,从此走上其人生之路,而且即使成功的创业人士也没有时间到高校教学,所以说选择到高校教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人才可谓是“凤毛麟角”。
3.5与相关企业合作的力度不够
创业有几个基本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可行的执行方案,资金,志同道合的伙伴。当代大学生在创业期间受阻的原因一个是经验不足,不能自如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另一个是资金不足。而企业便能很好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一定的联系,让其在校内创设创业基金,优秀创业队伍可以让其入股或者以其他的方式,进行融资,达到双方互惠互利的作用。
4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对策
4.1课堂上注重双向沟通,提高互动性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不适合单向沟通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双向沟通的教学方式,即师生之间为一个问题互相讨论,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双方有所互动,才能迸发出更好地想法,从而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也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4.2课程设计上理论与实操并重,甚至更加注重实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需要去进行一定的实操,才会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在设计相关课程上时应该更加注重实操,让学生深入生活学习,提高其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
4.3不以教材辅助教学
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上应该采用较为新颖的案例来开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思考,挖掘其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兴趣,便会去查找相关资料,进而补充自己的资料库,从而一步一步地走上创业道路。
4.4继续吸收优秀的教师人才,特别是有创业经验的人才
前进的道路上总要有一盏明灯,才能知道前进的方向。而老师就是学生创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盏明灯。所以教授相关课程的老师应具有相关经验,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毕竟经历过才会更加有共同语言,才更加有想法互相完善。学校应当积极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或者与企业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开展联合教学工作。
4.5和优秀企业达成友好紧密的合作
邀请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来高校进行经验分享,在高校内设置创业基金,用来鼓励大学生创业。因为大学生创业总会面临一个问题:资金不足。有了资金的帮忙,大学生创业道路上才会相对平坦一些。而且还有成功的创业人士跟大学生分享经验,这样创业道路上遇到类似的难题,便有了一定的解决措施,不会那么手忙脚乱。总之,大学生是一群比较有冲劲、拼劲的群体,给他们一些“养料”,他们会“肆意生长”,从而创造出梦幻般的奇迹。
参考文献
[1]尼倩,徐永其,翟仁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J].山西青年,2021,(18):1-2.
[2]李志科,李海燕,胡庆,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探索———以东北石油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8):150-151.
[3]潘小霞,叶汤艳,姚桂香,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提升策略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8):178-179.
[4]戴理朝,王磊.双创背景下土木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21,(25):48-50.
[5]刘盼,刘彪,扶咏梅,等.基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21,(25):164-166.
[6]李东伟,李永民.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08):30-32.
作者:郑红明 单位:韶关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