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创业教育效果提升路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院校现有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它是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社会责任感、事业心、远大目光和具有理想、信念、信心、知难而上、勇于竞争的品格的教育,这些创业者必需具备的特征与一般的素质教育内容相互关联,它根植于素质教育之中又高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素质教育具体化的表现,它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突出了创造性创新型素质人才的培养。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多年来计划经济和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大多数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其重要性未能引起高层领导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没有专门管理创新创业教育的机构;二是没有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系统的学习和课程体系中,缺乏整体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和方案,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局限在开展讲座或只依托创业计划大赛提供相应的创业课程等有限方式。
2缺乏具有丰富经验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由于高等院校过去没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因此也缺少相应的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任教师,目前这方面的师资多是从“两课”教师或学生管理人员等岗位转变过来,专业知识存在缺陷,尤其是缺乏既具有创业教育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和创业教育方面的学科和专业带头人,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实践指导,教学中仅局限于“天马行空”和“纸上谈兵”,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落后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没有纳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未能加以重视,仅仅作为一种跟踪热点和追赶时尚的行为而为之。很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有系统性,与专业课也没有任何衔接,既没有这方面权威性的教材,也没有积累的经验或案例,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仅仅只是一些商科课程中讲授一些描述性的知识,或内容局限于就业指导、政策宣传、面试技巧培训、人际关系处理方法等,与中国的创业实践和创业环境相脱节。
4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单一
目前来看,大多数等高院校缺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性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定位较低,方式单一,多采用类似“职业规划”、校内模拟实训的方式,创业实践仅仅局限于社团活动的层面,流于形式。在开展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学生只是为比赛而比赛,没有付诸实施的计划和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中更缺少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启发和激励。
提高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对策
1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要站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高度来审视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造性创新型素质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自我就业意识,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积极的就业观,使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有社会责任感,敢闯敢试的创业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充分的创新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普通课堂理论教学,它是一门综合性的、跨多学科的、具实践性的课程,有实效的讲授来自于教师实践经验的引导或体验,这就要求讲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既具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因此,高等院校首先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培训和引进,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比如采用专项训练的方式提高现有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教学实践平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请进既有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送出教师参与到企业管理、技术服务和咨询等社会实践项目中;联合政府、企业和行业学会等开展创新创业合作教育,同时,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科技动态,开阔眼界,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成为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型教师。
3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来体现和实现的。课程体系的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传授学生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方面,包括创新创业所涉及的政策法规、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税收、策划、金融、服务等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应将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同时,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开发、增加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联的内容,把这种以创新创业教育为轴心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全部的学科课程体系中,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并覆盖整个大学四年教育过程之中。
4改进和提高创新创业教学方法
教学方式上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形成是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为基础的,是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改革现有简单陈旧的教学方法,由“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导”;在授课方式上由“讲授传播”转向“教授分享”;在目标追求上由“知识本位”转向“素质本位”。将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质疑和争辩,形成勤于思索、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改变目前单一的实习方法,构架多层次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通过专题报告、知识讲座、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创业技能、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基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实训;通过边学边练,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企业进行调查、参观、见习、实习;邀请创业成功者和实业界人士作专题讲座、创业论坛、组建创业工作室等活动,多途径地让学生获得对创新创业的体验和感性认识,通过“做中学”和“干中学”提高创新创业实际能力和水平。(本文作者:王燕、黄韬 单位:广东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