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

一、创业教育的发展

1.创业及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并将创业教育视为教育界的“第三本护照”,指出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三者具有同等重要性。创业教育是与创业紧密相连的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研究创业教育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创业。关于创业,《辞海》的解释是“创立基业”,即开拓新事业的一个过程;《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创办基业”,即开拓、创造业绩和成就。人们平时常说的“创业”这一行为,笔者认为,实际上是抓住突现的机遇,满足新兴市场,创造全新概念的产品或服务的活动过程;创业行为不仅要求创业者花费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要承担经济上的风险,创业者所获得的回报除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还有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的认可。“创业教育”一词的英文原型为enterprise education,从内涵上讲,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开创、建立新事业的素质,它以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技能为目标。因此,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创办企业技能的教育,还包括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及知识的培训、开拓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企业家意识的形成。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是指以课堂教育及社会实践教育的形式,结合其所学专业知识,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冒险精神、进取精神,从而培养其独立创业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

2.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最早兴起于美国,已有近90年的历史,创业教育在百森商学院、哈佛等高校率先开展,而后逐渐扩展到全美1 000多所高校,同时它的教育内容覆盖了美国中小学的商科教育、大学的课程教育、专业教育和学位教育等不同阶段。与之相比较,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始于上世纪90年代。1990年,作为“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原国家教委以北京市、四川省、辽宁省等为单位,对创业教育进行了研究。1999年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其自主创业。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在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会议中指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同时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为全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一定范例。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2012年,教育部正式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高等学校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伴随着创业教育课程的稳步推进,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也在高校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是其中一个缩影。第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共计收到120余所高校近400件作品,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第七届“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项创业作品,参赛学生达6 000多名。从创业教育业已走过的10年历程中不难发现,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正在高速发展过程之中,其与创业教育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相比还处在初级阶段,在推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我国的创业教育应当向着更高层次发展,创业教育应当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道德情操的树立以及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求教育措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制约因素

1.创业教育认识程度有待改善。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有10年左右的时间,虽然在此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及高校领导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有所提升,但仍有部分高校并没有把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之中,也没有把创业教育当作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定位过低。一方面,创业教育在我国的推进,着眼点是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推动时难免功利性过强,重创业技能而缺创业素质培养、重成功典型而轻普及教育、重结果而轻过程。创业教育定位的功利化使得创业教育的开展缺少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了育人功能的实现,这一定位既影响了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和推广,也降低了高校创业教育的质量。同时,由于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的认可程度较低,认为大学生在校期间把专业知识学好即可,对于创业教育的内容、价值、意义还没有理解,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即便有部分学生赞同创业教育的价值,怀有创业的意愿,但对于创业怀有畏惧情绪,认为创业对于自身而言显得高不可攀,创业教育只能由少数成绩优秀、创新意识强的学生涉足,作为学生中的普通群体只能对创业望而却步,这种片面认识扼杀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2.创业教育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前,我国一直处于计划经济阶段,在大学生就业方面一直采用的是国家统一分配的模式,国家的相关政策对于自由创业是有所限制的,因而这一阶段的创业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改革开放后,我国自由创业活动才有所兴起,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有一些高校开展试点的创业教育项目;2002年,教育部将培养创新创业的高素质人才列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我国的创业教育真正进入了实施阶段;直至2012年教育部正式下文,提出高校应单独面向学生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我国的创业教育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从现阶段看,我国的创业教育整体上处于起点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萌芽状态,创业的实践总结有所缺乏,从某种角度而言,目前的国内创业教育更多是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借鉴和仿效,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国内在创业课程的开发设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方面,基本上还处于引进吸收和本土化的初级探索阶段,教育部门对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活动也开展得比较少。总体而言,我国的创业教育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活动都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

3.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培养模式及教育体系。在现阶段,国内各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课程教育体系,缺少一套完备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仅限于开设一两门课程而已,创业教育并未融入到学校的专业教育当中,创业教育思想也并未渗透进学校的指导思想并明确成为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从形式上看,学校一方面没有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另一方面现有课程的内容也略显单薄,且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总体上,我国高校当前创业教育还处在边缘化、零星化的状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创业教育还基本只局限于第二课堂,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相脱离,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4.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匮乏。从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看,创业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新生事物,高校开始接触创业教育仅仅是近10年的事,师资不足成为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严重缺乏。受制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国内高校对于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较为缺乏,部分高校甚至根本毫无涉及,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各高校由于长期缺乏开展创业教育的意识,导致创业教育方向的师资无论是本校培养或是引进均有很大缺口,造成了目前创业教育专职教师数量缺乏的局面。另一方面,现有的创业教育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的创业教育师资多为一些教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兼职,或者是学校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学工人员兼职,这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专业水平相对有限,创业的实践经历更是无从谈起,无论从理论水平或是实践经历方面都与创业教育的师资要求有所差距;同时,由于创业教育教师多为兼职人员,在工作时间及精力分配上,也难以保证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5.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短缺。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传授层面,而应开展更多的创业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需要平台,高校创业实践平台是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组成部分,是创业教育成果化的载体。尽管各校都在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保障体系:一方面,未单独设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专门管理机构,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由工商管理学院开展,部分高校则由就业指导中心开展,而创业实践活动可能由学校团委负责指导,各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战,校内的创业教育资源难以实现有效整合。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创业实践平台,学生的创业实践内容多为一些诸如创业大赛、创业计划书、模拟创业活动等,并未有实战性的创业平台让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开展真实的创业活动。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滞后成因

1.传统教育观念有待更新。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起步发展时间并不长,属于新生事物,因此它的发展必定会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阻碍与影响。首先,我国的大学教育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创新精神的培养,且大学教育过分强调统一性,如学校采用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制定统一考试的教学计划,而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思想意识雷同,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极易被扼杀,不利于创业教育的开展。其次,高等院校对创业教育认识上存在误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没有认识到创业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把该项工作放到应有的高度,在创业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一些院校肤浅地将创业教育理解为创业技能培训,开展创业教育仅仅是培养大学生学习特定的技能和技巧,而不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经营理念、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

2.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有待深入。目前,创业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虽然已经在多数大学中有所开展,但仍处于积累的早期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很不够,而且缺乏系统的理论框架和深入研究。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基本上是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教师,或是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等学生工作者来开展此项工作,真正从事创业理论研究的人很少,因此,缺乏对创业教育的深刻理论研究,对于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是回避,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第二,缺乏实践上升到理论意识的水平。由于教育工作者自身理论水平的欠缺和理论研究环境的限制,导致了一些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总结的新方法、新想法并不能真正得到体现,影响了新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的形成。第三,在大学创业教育机制方面,创业机制、创业保障、创业教育规范并未系统形成,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伦理、创业远见、创业素质没有深入的研究。

3.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水平有待加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管理参与部门过多,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工商管理学院、校团委各自负责一块工作,其教育功能和职能难免有些重叠和无序,这种各自为战的教育管理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整体推进,各部门无法形成合力,有时还会形成相互干扰,阻碍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秩序亟待厘清。同时,在有限的条件下,高校不断扩大学生的规模,却不能相应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无论是在管理硬件还是管理理念方面,学校的表现均不理想,学校的创新机制不健全,最终阻碍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高校无论是在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理论研究、资金设施等方面的资源均严重不足,在创业学的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给予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创业教育的开展无法深入,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只能浮于表面。

四、推进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1.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观念。首先,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在全社会宣传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引导全社会切实转变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认识到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成才的自身需求,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大举措,切实提高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中,是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目标的必要渠道。其次,在学生中树立典型案例,加强宣传引导,教育学生切实改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从观念上改变只有创业者才需接受创业教育的思想,理解创业教育不仅是开阔个人视野、锻炼自身胆略、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及强化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自身树立起与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就业观以及自我就业意识的重要手段。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起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多开展创业教育的相关活动,使部分有志于创业的学生能够在环境熏陶中将想法转化为实践,并且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与帮助。

2.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创业教育的载体,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积极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创业教育的课程结构。首先,应设计开发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增加创业教育内容,开设涉及创业机遇、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学科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养,真正把创业教育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设计课程时要以创业需要为契合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实用的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并通过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其次,有效整合相关社会、学校资源,更多地收集创业成功案例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用鲜活的创业实践事例充实创业教育内容,要多吸收和聘请创业实践者、成功者走进校园、走入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互动,分享自身的创业历程、创业经验。第三,将实践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实践经历记入学分,多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参加创业比赛,增加实际创业经历,在实践中做到学有所用,巩固创业教育成果。

3.提升创业教育师资水平。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创业教育中承担着主体作用,只有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授课技巧精湛的师资队伍才能够有效开展创业教育。针对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创业教育教师的身份与地位,通过培训、考核、选拔一批校内专业人员组成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并定期进行学习和培训,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的先进教育经验,结合本校和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第二,积极引进校外人才,重点是有过创业实践经历者或是创业成功者,邀请他们定期或不定期走进校园进行授课或者举办讲座,分享自身的创业历程、经营策略、管理方法以及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亦可在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中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弥补高校教师自身由于创业实践经验不足而产生的教育局限性。

4.推进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是创业教育的有效支撑,是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搭建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创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创业园、产业园等园区,为学生提供场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强化实践教学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第二,设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充分整合校内资源,消除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多头管理的局面,由创业中心统一开展学校的创业教育教学,统一管理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第三,采取校企联合模式,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等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合理使用政府部门或高校的相关优惠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第四,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以互利共赢为目的,吸引资金,筹集社会资本,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针对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创新项目,高校可通过设立创业风险基金、科研创新基金等方式,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募集必要的启动资金和经费。

5.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业教育是一项开放性的课程,创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教学授课层面,而要强化实践教学,面向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提升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巩固创业教育成果。在实践活动设置方面,一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在课堂活动上或创业实践课中紧扣教学环节,增设一些小的实践性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二是在课外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商业、创业活动,诸如举办一些商业计划大赛、创业大赛,创立学生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或沙龙等组织,定期组织创业交流会,通过交流分享和参与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将来的创业积累有益经验。三是通过勤工助学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职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四是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一些低成本、收益快的小型创业项目,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应用创业知识,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实践经验,磨练创业精神。

作者:王翔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