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反思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反思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反思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相继开展,但成效并不尽如人意。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认识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教材配备及教学方法不合理,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文章提出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200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标志着自主创新这一战略性任务从理论层面发展到实践层面,决定提出:“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创建创新型国家而奋斗。”以此为契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各高职院校相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们必须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并进行深刻反思,以促进其发展。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认识不到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尝试阶段,多数院校的教育思路还停留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阶段,就业模式也停留在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层面,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被纳入课程体系,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但高职院校领导、职能部门片面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针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的大学生,目的只是成就部分学生的财富梦,缺乏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到位,导致在工作中缺乏探索和思考意识,高职院校合力育人的格局尚未形成。

2.师资力量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是理论、实践、理念完美融合的教学模式,承担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教师,既需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也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然而,各项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配备相当薄弱,多数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辅导员以及思政教育工作者来承担相应的教学工作,这些老师多数没有创新创业受训背景,更没有过创业的经历,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仅有专业知识的讲授,缺少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激发以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创业的欲望和热情不能被激发,学生潜能没能被挖掘。

3.课程设置、教材配备及教学方法不合理。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尚处于初始阶段,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比较匮乏,与学生对创业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就拿教材配备来说,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的选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教材种类有限,大多是引用不符合我国学生实际的国外教材;也有一些教材是本校老师自己编写的,但这类教材本身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只重视阐述理论知识,没有可借鉴的成功创业案例,也没有对失败案例的深刻剖析。此外,创新创业教育往往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展开,没有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4.实践平台建设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要有理论教育外,还要有实践教育。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对成功创业案例的模拟、失败创业案例的剖析以及创业大赛的指导等,还必须借助于实践平台,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演练。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虽然根据专业建立了相应的实训基地、校企联合等,但实训基地、设备以及经费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物质要求。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

虽然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已有十年之久,但其成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从认识、课程、教材、教师、教育体系等角度出发,结合职业教育及高职生的特点,继续系统有序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摸索出既适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又能使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新途径。

1.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亟待探索挖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为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既要重视传授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但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仍然处在边缘化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是根本。首先,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高职院校要深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及本质,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谋生,而且也是学校进行知识技能教育、素质教育及培养创业能力的必要途径。使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自觉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创业能力,提高高职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其次,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在认识上存在不足,定位模糊,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完全与学校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脱节。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消除认识上的偏差,转变观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看作有机结合的整体,并且把创业课程融入日常课程安排,将其视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举措,统筹安排、合理设置,使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交叉融合,贯穿于高职院校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始末。

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形同虚设,并没有列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和教学计划,更没有职能部门去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具体实施方式大致为: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开设选修课,举办创业设计大赛,开办讲座等,既没有科学规范的教材、教学内容,也没有正式的教育教学计划。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要想更加顺利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产生更加明显的效果,就必须完善课程建设,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在完善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建设要突出高职教育的校本课程;其次,课程体系构建不是孤立的,必须要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的恰当结合点,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匹配。重中之重是要重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干课程,提高创新创业教育主干课程的比例、学分。课程内容要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为出发点;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干课程,把其设置为与专业课程同样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并且要由专职的创新创业教育老师授课。对创业知识要有侧重地讲授,形式要灵活创新,不要仅拘泥于创业大赛、讲座等传统的授课形式。另外,要增加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的数量,扩大可供选择的范围,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提高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精神。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师资素质水平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需要一支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经验,且专业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要想走出困境,突破当前稳步不前的现状,务必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并不只是有创业意愿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是人文基础公共课,是必修课,但课时量相对较少,任务繁重,需要大量专业素养强、理论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去承担教学工作。然而,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达不到人才培养所需的标准。因此,学校要积极吸纳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聘请他们兼职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以充实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此外,学校要善于整合资源,积极吸纳校外教师资源,充分利用校内教师资源。还要成立专门机构,主要负责师资培训、教学管理等工作。其次,要重视专兼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繁重,专业性强,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但要求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过硬,而且还要有一定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经验。但是,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经历兼具的教师较少,因此,要采用多种方式,努力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提供更多自我提升的机会,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其实践水平和技能;让更多的企业高管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到学校上课或者做讲座;鼓励有创业潜质的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获得国际先进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4.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是国家兴旺发达、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首先,高职院校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应注重与专业教育、基础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创新精神的培养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应当开发体系化、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互相融合,紧密相连,总体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高职院校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分离的模式,深入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并结合高职生的特点,科学统筹课程安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都要科学合理,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将创新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注重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应的保障和约束机制,构建具有高职高专特点的,合理、科学、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其次,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提升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变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正如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所说:“创业不是魔法,也不神秘。它与基因没有任何关系。创业是一种训练,而就像任何一种训练一样,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它。”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的主动学习而获得。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人的潜能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认为潜能即价值,潜能的实现意味着价值的实现,最高需要的获得与满足的实质就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最高境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潜能,实现人生价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激发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学习创新创业知识,有意识地思考如何创业,并付诸实践,主动挖掘自我潜能,最终成为社会所需的,既具有创新精神又具有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新开.论高职生的创业素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2]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

作者:张爱梅 单位: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