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究

[摘要]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应着重实现教育价值本位回归的课程目标顶层设计;编写易于自由组合、注重实践能力导向性的本土化教材;建立多元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发挥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实践、学习、分享”的效能作用;搭建校、政、企相互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体系。

[关键词]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发展战略在教育领域中的新确证、新响应。面对“创风”热潮,我国高校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在夯实基础设施之时,更主动探索升级教育载体。作为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河北省新建本课院校,也应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河北省经济建设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1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截至2014年,河北省共有新建本科院校19所。其中,公立院校13所,民办院校6所。本文重点对河北省13所公办新建本科院校进行了调研分析。这13所学校基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地市命名的师范专科升格为综合型院校,如石家庄学院、保定学院等7所院校;第二类是由师范专科升格仍延续原来的师范类院校,如沧州师范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等4所院校;第三类是具有和延续原有行业背景的专业类院校,如河北金融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等2所院校。

1.1创新创业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课程开设方面,13所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并将创业教育列入必修课。除1所院校没设学分外,12所院校设有学分,都设有专门的教研室。课程内容包括创业基础、创新训练、创新创业指导、KAB、SYB等,院校课程各具特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如金融学院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并逐步构建“双创”理论类和“双创”实务类课程;唐山师范学院、邯郸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学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邢台学院于2007年起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石家庄学院于2009年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创新与创业》课程,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于2016年起全校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保定学院于2016年开设了9门创新创业类公共课程;衡水学院开设了“创业教育实验班”,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有个“创新班”,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开设了“创业先锋班”,唐山师范学院开办了“创业精英锻造计划”培训班等。廊坊师范学院、沧州师范学院也将创业教育列入必修课。

1.2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建设逐步加强

河北省13所新建本科院校,纷纷独自筹建或与当地政府联合创建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各院校分别与当地政府的孵化基地、创客空间达成了合作协议。其中4所院校的孵化基地、创客空间在河北省所有院校中居于领先的地位。如:河北金融学院2015年被保定市认定为市级定点创业孵化基地,同年,河北金融学院的《金创空间》被认定为保定首批众创空间;唐山师范学院的创业孵化园,被确立为河北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园;2016年,沧州师范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和河北金融学院的创业孵化园被确立为河北省第二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这为河北省其他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

2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虽然院校响应上级文件精神,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必修课,但多数院校将其作为就业指导中的一部分,课时数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创业基础》32课时的要求,如:廊坊师范学院、邢台学院是12课时,保定学院8课时,远远达不到32课时的要求;课程内容虽然多样,但主要以选修形式存在,学生单纯依靠兴趣选择课程学习,部分学生中途退学,这样的学习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保定学院开设了9门创新创业类选修课,学生开始凭着感觉和兴趣选修,一段时间后,80%的选修学生只为了获取2个学分而已。还有的院校借鉴试点高校的成功经验在本校复制,由于缺乏可行性分析,结果并不符合本校实际。在教材选用上,一是选用的教材大都偏重传统的理论知识,其内容和体例形式不符合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无法很好地与使用者———院校学生相结合;二是缺乏立体化教材的构建思维,不能将创新创业理念与所学专业、技能训练和能力提升相结合。在师资上,除金融学院、石家庄学院师资队伍较充足外,其他11所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薄弱、数量不足、专业性不强,大多教师没有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缺乏系统的培训,教师本身也不注重对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材料的收集和研究,13所院校也没有将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界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师资范畴,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在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下,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纷纷建起了孵化园、创客空间等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平台,但多数院校在基地、空间的管理和使用方面比较偏向保守与安全地运作,学生进入需要多方审核,导致学生进入基地、空间不易,使基地、空间实际内容的规划与执行效率较低,甚至造成闲置。

3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应依据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结合其自身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使命,构建科学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1做好课程目标的顶层设计

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设置必修、选修、专题、在线课等多种多样的课程,如何通过这些课程载体,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在课程目标顶层设计上,应体现以教授知识为基础、锻炼能力为关键、培养精神为核心,从而实现普及性创新创业教育的理性定位和教育价值本位回归。在课程目标上可从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的教育:第一层,面对全体学生,主要以唤醒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创新创业潜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等为主导的基础教育;第二层,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行为之间具有“即时性”与“时滞性”并存的特点,面向有意向、有潜能的学生,提升其技能、技巧的教育;第三层,以项目为驱动,开展的项目模拟、项目过程指导、项目成果转化的实践教育。完成分层教育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应贯彻“三个结合”:一是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相结合。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两种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形成课内外相联系的一体化课程,共同承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功能;二是线上课程与线下反转相结合。院校可利用线上的优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按计划学习,将学生在线学习统一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反转课堂的形式进行探讨、解决,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系统化教学与碎片化资讯相结合。在当今瞬息万变、日益锐进的时代,信息技术、市场动态、经济热点、时事热点等与创新创业相关资讯每天大量涌现,教师应将这些碎片化信息资讯进行整合,揉进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学之中,真正达到创新创业教育内在规律静态化与发展生成动态化相结合。

3.2编写本土化的创新创业教材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呈现“百花齐放”姿态。但由于各地的创新创业环境不同,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状况也不尽相同,所以,现国家推出的一些创新创业教育教材真正适合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的并不多。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应发挥骨干教师的理论研究优势,借鉴现有教材的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编写符合院校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本土化教材。教材内容设计上,应包括培育创新创业精神的理念模块、提升综合素质的能力模块、结合专业需求的专业特色模块、针对项目运作的实训模块以及互动延伸的跨界融通模块等五个模块的立体化教材,使教师对教材的模块能够自由组合、灵活取舍,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教材案例选择上,应以本地域的创业经验和创业案例为主,并与社会热点、百姓生活难题相结合,逐步建立来自河北省各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项目及创业实例的案例库。

3.3建立多元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①盘活现有教师资源。加强现有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定期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②探索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室,创新思维,从战略高度谋划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基础课教师、创新创业专业课教师、创新创业模块特色课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设立创新创业奖教基金,激发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③搭建创新创业教师平台。实施高校与高校间的教师互聘计划,积极将企业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纳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将社会各界创新创业主体的活力激发出来,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开放人才资源共享机制。

3.4发挥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的效能作用

院校应充分发挥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的“实践、学习、分享”效能作用。一是将基地、空间的台位和手作工坊真正成为实践的平台,每天定时开放,给任何一个有兴趣的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二是将基地、空间作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物理空间和设备空间的一个开放式学习平台,通过可参照性和利用性强的在线课程及专题课程,尝试让不同科系的学生一起修课,使学生以跨领域多元学习整合行动实践。三是通过定期组织不同主题的创新创业活动、竞赛等,以此来培养、建构某一主题的创客社群,分享更多的创意和创新。

3.5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实践训练等多个环节,就其基本环节而言不是高校一方能够完成的,应当由政府、企事业单位、院校相互配合,打通“创新链”“金融链”和“产业链”三个链条,搭建“政府引领创新创业、学校实施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体系。作为引领作用的政府,应从优化创新创业政务环境、商务环境、文化环境及舆论导向等方面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调动统筹各方面力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作为实施主体的高校,应深度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时代内涵。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必修环节之中,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普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能;作为服务主体的企业事业单位,应聚集社会资本,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利用企业经营、管理的经验,向大学生示范创新创业流程、阐释创新创业风险、介绍企业运转模式等相关培训,通过提供场所,检验、展现和锻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晶晶.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地方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6(3):118-121.

[2]吴奕湖,陈苡构.构建符合高职学生特色的立体化创业教材研究[J].才智,2014(9):10-11.

[3]沈健.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5(17):11-13.

作者:刘育明 于建秀 单位:保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