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及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及建议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提出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有其特殊性,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创业环境不佳等诸多的问题。如何从课程和实践两方面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笔者从实践中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总体思路

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统筹校内外资源,建设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和成果孵化基地,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产生一批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成果,催生一批有活力的创业实体,输送大量具有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技能、拥有创业实践体验的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坚持激发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与学校积极引导相结合,开设创业必修课程与扶持创业社团活动相结合,全面普及教育与项目实践带动相结合,创业理论研究与创业典型培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普及化教育

全程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包括三个阶段:新生入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毕业指导与服务阶段。一方面常设就业指导服务职能部门面向全校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信息和服务,全面负责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室建设,聘请专业课程教师担任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并开展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和创业促进等相关主体的学术和教学研究,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1.教学内容。注重项目带动,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构建立体化的创新创业就业教育体系。2.课程体系设计模型。建立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研室的同时以能力素质测评为基础构筑就业指导的科学内涵,充分运用能力素质测评工具,逐步分专业提炼构筑核心能力素质模型,指导在校学生及时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针对性地进行能力拓展和提升,实现就业指导效果的最优化。引导学生不断进行能力素质的自我诊断和完善。

(二)融合性教育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建设

立足于创业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发展实际,校企合作开发实践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企业资源,加强产学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提升学生技能培养,同时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机会。将传统的单一教师纯粹讲述为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教师与企业高管共同讲授,以贴近企业、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为载体的角色扮演、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实行项目教学、课题研究和工学交替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职业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确保 双证书制度的落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学生充分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化教育推广SIYB创业培训课程

为进一步推广创业培训,根据不同阶段的创业者,提供创业能力提升培训。GYB帮助有志创业者产生企业想法——SYB针对微小企业创办者开展创业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IYB在创办企业的基础上,为创业者补充知识储备的培训——EYB帮助企业实施增长计划。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融入到所有课程教学中。围绕创业能力要素,根据不同项目,构建项目课程模块,一般课程模块需要包括创业专业技能(含基础技能和岗位技能)、创业意识(含创业设计、创业心理等)、拓展技能(含管理、营销等)三部分。

三、高职院校对创业模拟和创业实践的指导

(一)深入开展创业实践指导服务

1.充分利用好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和“大学生职前教育网络学堂”网络课程,积极开展以职业趋向测试、职业生涯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指导教育,使新生一进学校就有就业创业的意识和兴趣。2.深度挖掘校友资源,开展生动鲜活的创业教育指导,邀请企业家、优秀毕业生、杰出校友来校举行创业讲座,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3.创办“创业教育论坛”,向社会开放,邀请政府相关领导、创业教育示范校的专家、社会知名企业家等做客学院,传播创业知识技能,交流教育经验做法。

(二)积极引导创业社团活动

大力提倡与时俱进的创业精神,努力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把创业文化纳入到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范畴。采用校园网站、宣传栏、广播台、宣传册等形式,广泛开展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信息的宣传。

(三)切实推进落实创业实践项目

强化创业教育实践,对接各级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创业项目,孵化创业成果。以创业项目带动创业实践,选拔有创业经验的老师指导开展创业项目,定期筛选有潜力的项目给予资金、技术、场地等支持。

(四)着力遴选培育优质创业项目

在项目选拔上,严格审查项目申报书和创业计划书,对技术含量较高,运作相对成熟的项目给予答辩机会。召开创业项目遴选专家会议,邀请管理咨询、财务会计、风险投资以及地方创业园招商处等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出的优质创业项目在网上公示,接受师生监督。在项目培育上,为每个项目配置专门工作室、办公设备和研发平台,配备创业导师,为每个项目注册公司,落实政策对接,促进项目高效孵化。每年定期更新项目,确保项目的科学孵化、合理流动和规范退出。

四、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教学做合一”模式,广泛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仿真等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参加和承办政府、行业组织举办的各类师生技能大赛,积极与企业联合举办学生技能大赛;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客活动中心,搭建创意微信平台、创意影视工作室;把创新创业教育渗透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采取导师制、助理制,开展创业模拟和实践活动,举办创业人才班、技能精英班,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建立健全师生创业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机制以及学生创业创新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实验、、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情况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并在现有相关评优评先项目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表彰优秀创新创业的学生。

(三)完善培养机制

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建立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深入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计划,多形式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孵化班”,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和优质教育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打通一级学科或专业类下相近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开设跨学科专业的交叉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作者:孙雪婷 单位: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