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园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以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余荫山房作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核心载体,将余荫山房的园林特色和独特艺术内涵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的调研,分析总结余荫山房现有的园林文化创意产品的特征。以期为余荫山房园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提供相应的策略,吸引各界人士对余荫山房乃至岭南园林文化的关注,弘扬独特的岭南文化,彰显余荫山房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余荫山房;园林文化;园林文化创意设计
1余荫山房概述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因其地处南村镇偏僻的东源坊岗下,所以为广东四大园林中保存最完整的。建于清同治六年至十年(公园1867—1871年),全园面积约1598平方米,为了纪念和永泽祖先福荫取“余荫”二字作为园名,又因地理位置偏僻,故用“山房”为名[1-2]。岭南园林在空间布局方面喜欢用规则的方圆与不规则的几何形式组织空间,通过规则与不规则的区域形态变化,使狭小的区域产生错落有序的空间感[3-4]。不规则的区域划分,在空间上产生错落有序的感觉,移步异景,在余荫山房的园林布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岭南文化的继承、兼容与多样性。余荫山房平面图如图1所示。山房的整体用地规则、方正整齐。从南门原正门进入山房,经过门厅和小道,紧接着是浣红跨绿廊桥,从方位的角度观察,廊桥恰巧分隔了庭院的东、西部分;与此同时,从布局的角度看,廊桥正巧妙的连接庭院的东西两部分。深柳堂是全园的核心建筑,位于廊桥的西北部,是园主会客的主要场所。临池别馆为书斋,与深柳堂隔池相望。宾友憩息的小庐舍位于廊桥的东偏北,名为卧瓢庐,廊桥的东面为玲珑水榭,四面环水,呈八角形。然而,规则的水体布局始终贯穿整个园林空间,面积小而规则的水系布局也是岭南园林的主要特点之一[5-8]。相对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岭南园林无论从体量还是文人气息方面虽略有逊色,但市井气息与中西方兼容的建园特色,造就了岭南园林的独特魅力。
2余荫山房园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现状
余荫山房在2006年扩建的文昌苑新园区内引进了全国首家园林共享书吧,同时成立名为“主题文创研究院”的文化产品创作研究所,着重强调对“主题”进行创作。目前余荫山房文化创意产品主要以工艺品、文具和装饰配件等纪念品为主(图2)。工艺品主要包括团扇、折扇、宫灯;文具类别包含便签、书签等;装饰性配件包括冰箱贴、杯垫和钥匙扣等;纪念品方面主要以纪念币和徽章为主。目前园区内的文化创意产品题材以余荫山房的特色文化和景观为主。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元素主要为园区内的风景园林景观、窗花纹样和门饰图案等。如图2中的文化创意产品系列,即山房夜景、紫薇花、满洲窗和园林风景绘画团扇。余荫山房现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也存在着不足,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1)形而上的造型结构装饰。园林中的特色窗、桥、廊、栏等特色符号元素盲目堆砌,且结构造型使用不尽规范,缺少对产品本身的设计思考,文化创意产品的“文”与“创”不突出,导致其中元素虽为余荫山房中的特色之一,但产生的产品却并非此园林特有。2)创作“细节”处理不到位。当产品的造型结构确定后,接着就是对产品的细节化处理。产品的配色与选材是最重要的两个“细节”,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第一印象。现有产品的材质与市面上其他的文化创意产品几乎一样,没有本质的区别。千篇一律的材质运用以及平庸的颜色,导致人们丧失了解和购买产品的欲望,也无法展现余荫山房园林文化创意设计的魅力。3)产品的体验性单调乏味,无法调动使用者产生情境思忆与感官体验。本是凹凸有致的景物,产品却显平平无奇,缺乏趣味性,无法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3余荫山房园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略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核心载体是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园林文化创意产品的核心顾名思义是对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9]。余荫山房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在符合美学潮流的基础上,承载园林文化的独特之处,加以运用丰富多元化的设计手法,从情境和感官体验两大方面满足消费者与游园者对其创意产品的期望。使人们在游玩与消费的同时能切实的享受到余荫山房浓厚的文化特征,有利于岭南园林文化底蕴的继承与创新。
3.1形态与结构的规范使用
余荫山房为古典园林,历史文化深厚,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中要注意产品形态的规范。以园林特色建筑体衍生的创意产品为例,在设计元素的选择阶段,要遵循建筑本身以及园林布局的整体基本形态。比例缩放的尺度拿捏、木质结构的榫卯穿插、建筑的主要用途都需要规范化(表1)。简单来说,深柳堂的整体建筑为长方形,而玲珑水榭的形态为八角形,且部分屋脊有海上神兽装饰,以期借助神力避火,但所装饰的房屋并非一般的居住场所。当具有历史价值的灰塑、石雕等特色艺术在进行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阶段,同样需要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规范创作,否则会造成对号入“错”的情况,无法体现余荫山房的独特内涵。
3.2选材与色彩搭配的传承与创新
我国古代的房屋建造喜用木材,忌讳说火,在建造过程中会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对“火”进行一定的防范和干预,因此余荫山房整座园林建筑均以黑色为基本色调,一方面表示地处珠江三角洲,水源丰富;另一方面表示全园皆水、虚水实水、内外有水[10]。又如卧瓢庐的蓝白相间四季窗、深柳堂的满洲窗、传统的灰塑、木雕以及石雕等以小见大,故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此外,材料的选择与色彩的搭配显得尤为重要(图3),对于色彩的搭配,设计者还需要注意创意元素的本色与环境色的运用,如水流、植被和山石等配色的反衬。另外还可以在色彩的变化差异中寻找设计出路,如卧瓢庐中的四季窗,从室内看室外景象时,从蓝、白两种不同颜色的玻璃观看窗外景观,会因为玻璃与景观的颜色差异,造成“千里冰封”和“香山红叶”的景象。
3.3增加情境与五感的趣味性体验
五感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11]。情境与五感的体验在园林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中尤为突出。购买者多数为游园者,或者是对这个园林文化感兴趣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兴趣是自发性的,人与产品之间相互的情境反馈有助于购买者对园林文化产生共鸣。五感体验让产品增添了自然的乐趣,并激发了使用者的好奇心。同时,情境与五感的体验有助于游园者离开园林后,通过对产品的欣赏或把玩,回忆往昔,勾起游园时的回忆,仿佛置身园内,身临其境。因此,在园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应该注重产品的叙事性的表达,情境与五感体验的融合,用二维与三维的表现手法,凸显趣味性的使用体验。
4结语
本文通过对余荫园的造园特色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提炼规划,把此园的重要建筑、整体布局和艺术特色作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设计策略,彰显小而巧的特性。让三维与二维、触觉与视觉之间实现灵活转换,创造具有趣味性的感官体验,激发余荫山房的文化活力。以期为园林文化创意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提供实质性的参考,达到促进园林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和弘扬其历史文化价值的目的。
作者:李梓珊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