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艺教育对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艺教育对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艺教育对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作用

摘要:校园文化的塑造一直以来都是每个院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近几年在各大高等教育院校中掀起一股茶艺教育学习的风潮。整个社会氛围中也从传统的酒文化社交风气,慢慢地往茶文化社交转变,现在许多的商务谈判不再是通过酒桌签订,逐步转变成茶席上签订。这一需求的出现也促进了许多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与此同时各个公司中对行政助理等岗位的技能要求中,也多了一项茶艺技能的要求。在这个大趋势下,作为教育领域中的高职院校,开展好茶艺教育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茶艺与传统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大力发展茶艺教育是否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呢?首先找出高职院校中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茶艺教育对弘扬传统文化作用,并针对如何做好茶艺教育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茶艺教育;传统文化;培养;作用

1目前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现状

在现今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偏低,而且随着年龄和学历的增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依旧不全。例如,对于传统经典名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大部分同学基本没读过,甚至有的同学都不知道四书五经具体指的是什么,更别提主动去看这类书籍。同学对于历史文化的了解也不全面。中华民族几千年朝展史,同学们可能只是对其中某个朝代,某个历史人物记忆犹新,但是对于整个历史脉络,朝代更替理解的也并不是特别清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榜样效应的影响。随着近几年娱乐明星影响力的增加,对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校园追星现象尤为明显。而这些娱乐明星日常生活、影视作品,都成为学生日常交流的热点。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明星担任的人物角色促进了学生对历史的解读和了解。但是近年来,有的影视作品为了迎合消费市场,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对许多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篡改,导致很多学生的认识产生偏差。有的影视作品甚至是采用的历史背景作为框架,却是用虚构的人物进行故事的创作。本来学生在历史知识方面的储备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被误导,从而对历史和人物有了错误的理解和判断。第二,个人原因。金钱观念的侵蚀,让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做兼职,如何创业上面。能够静下心去图书馆看书,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的学生变得屈指可数。有的学生甚至觉得学习传统文化并不能带来直接的金财价值,根本不值得花时间去学习。在高职的校园中,图书馆的使用率普遍偏低,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的习惯,相对本科院校来比,这方面的区别非常明显。第三,网络信息的冲击。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生活。很多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便捷,生活节奏也变得快速起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手机也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手机上大量的网络游戏和抖音等大量娱乐性质的APP软件的出现,占用了学生大量的碎片时间。日积月累的影响下,学生已经习惯了从网络上快速获取信息的方式,从而书籍的阅读能力在逐步地减弱。通过手机传播的网络信息中,往往带有许多诱导性的信息。手机上会接收到大量的宣传广告信息。宣传者为了达到自己的销售目的,甚至创造出了新的节日。比如近几年出现的“双十一”“双十二”的电商节日,其火爆程度在一定方面上,已经赶超了传统节日的热闹程度。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国外的洋节也在大受追捧,其大肆宣传的背后,依旧是一些商家为了满足增加自己的销售额和利益的目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外界的冲击。

2茶艺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茶文化是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特征,它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艺教育核心本质就是茶文化的教育。茶艺的教育不仅教授学生学习怎么泡茶、辨茶,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茶文化。几千年的茶文化不仅囊括了茶的发现和制作,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与中国历史紧紧相扣。每个历史的更替,每一朝代的发展变化都影响着茶艺的发展。用途上:从医用到饮品;形态上:从饼茶到散茶;食用方式:从煮到泡。这每一步的变化都饱含前人的智慧结晶,以及祖先对于生活不断探索的成果,历经岁月的洗礼,再通过世世代代不断传承下来。茶不仅是“天含地蕴”的灵物,更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且茶艺中更蕴含了茶礼。茶礼道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之本,待人以诚,众生平等,礼尚往来等的相处之道,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茶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传统的文化符号方面来看,传承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有书法、国画、京剧、丝绸、茶道等。其中茶道是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一张中国独有的文化名片。茶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份特殊的记录,更是一份历史的积淀。茗茶荟萃,茶具斗奇,茶宴飘香,茶艺精湛,茶诗茶画,是国人的精神寄托的媒介。中国茶道的根基在华夏文化,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的思想,以及古代哲学和伦理学的精神。品茶不仅是喝的是杯中之茶,更品味的茶背后的文化底蕴。此外,茶艺中还融合了传统服饰和传统茶具的审美。这些也是我们对于传统审美的一种继承和弘扬。总的来讲,茶文化的教育其实是传统文化的教育,也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3茶艺学习对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茶,是中国的国饮,随着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其中蕴涵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茶文化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是茶艺的学习。而所谓的茶艺其实指的就是通过艺术地创设品饮环境、科学沏茶、通过感官来饮茶品茶等具体过程,亲和地表达茶艺师心境或者体现一定风俗习惯的文艺活动。茶艺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并主动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习茶的过程中,会要求同学们学习和掌握茶礼,培养同学们的茶德。让同学能明白什么是“精行俭德”,什么是“和诚处事”,什么是“敬爱为人”等。这一系列的精神引导,文化传播能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文化价值体系,能够更好地认识,更好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在欣赏茶艺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提高审美情趣。茶艺的美在于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优美的环境布置,精致的茶席设计,动人的背景音乐,再加上茶艺表演者的娴熟柔美的操作手法及赏心悦目的形象美,传出的一种精神和思想,让人不禁沉醉其中。茶艺表演者通过一系列美的组合,把自己对茶的理解和人生的理解传递给每一位观赏者。这种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传递,让人们能够静下心来慢慢思考未来。茶作为一种符号性的文化,在整个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能够更易于人们的理解和接受,更在很大程度上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在现今的高校教育中,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如今,饮茶已成为一种文化艺术,一种生活方式。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高,人们的收入再逐步增加,导致人们的生活品味不断地提升,也增加了精神方面的需求。茶艺之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但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而且还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质。

4高职学生如何进行茶艺学习

在高职院校中进行茶艺教育的推广,不仅对学生的思想建设和技能拓展有好处,而且对于学校的文化建设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但是要如何传承茶文化,做好茶艺的教育,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这需要学校各个部门做好保障工作,合格的教师力量做好有力的支撑,才能真正做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第一,普及茶文化。首先要让学生能够接触到茶文化,才能了解茶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的茶艺课程应该普及到各个院系和专业中,不仅仅是只局限于学校的某个专业,某个院系中。在教务指定课程计划的时候,其实可以让茶艺课程作为学校的基础课程,从而扩大茶艺的学习覆盖面。让同学们在观念上认识,其实学习茶艺的重要性。只有接触了,重视了,学生才能真正地学习好茶艺,才能走进茶的世界,感受茶的魅力,以及文化的魅力。第二,师资的准备。教师作为茶文化传播的重要环节,一定要保证教师的自身的专业技术过硬。目前学校中有许多的赛课的活动,增加茶艺赛课的环节,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能锻炼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是增加一种学习氛围。第三,赛学相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将课程和比赛相结合,在学校营造学习的氛围,以赛促教,组织相关的比赛。目前在高等教育的院校中,教委基本上没有与茶艺相关的比赛项目。目前高职学校的比赛项目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大赛上。在整个就业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学生毕业后就业所面对压力与日俱增,社会要求毕业学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的文化素养,和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所以需要我们的学生多方面发展,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技术。第四,组织茶艺社团。将茶艺扩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自己去探索茶的魅力和文化。社团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例如组织“无我茶会”既可以作为一种交流,又可以互相探讨经验,增加知识,也可以学会分享合作。还可以做一些茶话活动,还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让同学们的凝聚力更强。第五,茶艺研学。与茶艺方面的企业合作,让学生到实地考察学习。亲自去茶厂感受采茶的乐趣,制茶的艰辛,切身感受到每一片茶叶的来之不易。这种研学既是对茶文化的探究,更是对生活的一种体验和感悟。然而目前重庆有很多茶厂,但是真正和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所占比例还是比较低。通过这一活动,也能拉进企业和学校的距离,达到共同培养好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浩.非遗与中国传统文化[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7):203.

[2]李萍.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研究[J].教育实践,2020,(5):233-234.

[3]闫炎,李长民.茶道中的文化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J].历史文化,2017,(12):35.

[4]向燕玲,李国成.茶艺与新时代高职校园美好生活建设融合研究[J].职业技术,2020,(9):106-108.

[5]高小芹,易慧铭.谈茶艺对高职学生的教育引导作用[J].技术应用,2017,(3):32-35.

作者:韩静 陈迪 单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