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育教学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育教学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育教学探析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识。在小学美育教学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是不可缺少的,要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美育课程进行充分结合,教育工作者要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小学美育教学,有利于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并带动小学美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小学美育;融入

当前,中华传统文化对历史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美育课堂教学相结合,对教育领域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绽放出新的文化生命力,并充分展示出中国人民的人文精神和思想面貌。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也是炎黄子孙对本民族文化的一份传承。借助“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创新”这个主题,意在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育课程教学之中,使课堂具有传统中国文化的特色风格,并以此展现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新风貌。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美育课程教学之中,不仅能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文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迸发出新的艺术成就和生命力,还能更好地展示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传统文化元素包含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范围广泛,种类繁杂,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十分丰富。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不断发展,经过现代文明的洗礼,其越来越显得韵味悠长。在原始社会,人类就会将兽牙串起来佩戴,缝制兽皮衣物,将武器磨制得精巧美观。在进一步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明诞生了以彩陶闻名的仰韶文化和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龙山文化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工艺方面的技能更加精进,其中所表现的文化元素也更有深意。在这个发展脉络中,历代的一些文化产物到现在还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代表。例如,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皿,秦朝盛行的陶俑;汉朝的汉赋,魏晋时期的书法,隋唐的诗歌,五代两宋的词,元的杂剧、散曲和明清的小说等;汉朝的壁画,南北朝的石窟艺术,盛唐的唐三彩和著名的青花瓷,这些都是不同时代文化和艺术的体现。另外,在传统文化中,不同学派的文化审美和传统元素符号也是不同的,就像看见太极图就会想起道家一样。各个民族的文化也是各有千秋,各具时代特性,每个民族的节日、服饰、乐器和饮食等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比如看见马头琴就想到蒙古族,看见手鼓就想到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如今普遍存在并传承于不断沿袭的民族文化和民俗当中。传统文化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使用的语言文字、民间手工艺、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以及特色国风建筑、健身的中华武术、出行穿戴的衣冠服饰、寄托信仰的宗教哲学和戏剧节目等,这都是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体现。再如仁、义、礼、智、信可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准则;而琴棋书画、农业工艺、四大发明等更是我国古人科技智慧的结晶,这些都充分体现出古人的文化和思想特征,也是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表现。在直接和美育相关的方面,包括中国的书法艺术、印章镌刻、中国结、脸谱文化、皮影、中国武术等,还有威武的陶俑、轻巧的折扇、大气的瓷器、精致的玉雕、高级的漆器和漂亮的灯笼等静态的传统观赏艺术,这些内容都很适合应用到小学美育课堂当中。

二、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在小学美育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现如今,国家正大力支持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传统文化在我国众多民族之中的传承,凸显出了各民族的独特性和多样化,并在各民族中形成了各具特色、形态各异的优秀民族文化。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元素符号应用到小学美育课堂教学设计中,可以迅速适应本土化,满足各地不同学校的教学需求,并且能够增强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意识和认知,提升其文化审美,使传统文化从孩童时期就得到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美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绪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开展美育,有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在这一过程中陶冶情操,洗涤身心,提升审美,也能缓解平常的学习压力。传统文化在沿袭发展的过程中,本身也蕴含着审美教育的理念,其衍生的符号元素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传统文化与小学美育的结合,以及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元素,能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文化中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同时也能提升小学美育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到美的价值所在。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使其元素符号能够在开展美育的同时,也对学生展开多方面的启迪,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工作者应当注意到,这是我们开展教学实践探索的一个主要方向。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育课堂中的体现

(一)传统美术色彩在小学美育课堂中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美术色彩经历了千年的传承,每一种颜色都美得让人心动,都有着丰富的寓意。中华民族是最早确立色彩结构、懂得运用色彩的民族之一,经过古人在漫长历史中对颜色孜孜不倦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风采的独特审美搭配。如美育课堂里学生绘画的京剧脸谱,学生描绘脸谱时调配的每种颜色,都有一定的寓意,是色彩美的独特表现。

(二)传统书法艺术在小学美育课堂中的体现

书法的精神也在于内心。“见字如见人”,语言文字也代表着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汉字是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书法更是华夏文明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艺术。书法艺术是美育课堂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起笔运笔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到文字之美、文化之深,最终深化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三)吉祥图案在小学美育课堂中的体现

吉祥图案是中国人生活中常见的内容。它是一种典型的符号,它将文字的读音和意义与图案中表现的内容相分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一个特殊的类别。美育课堂中,小学生所画的三阳开泰、一帆风顺、步步高升等都是吉祥图案的体现。

四、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与校园环境塑造

在小学美育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形式,将传统文化的图形、文字等进行展示,在色彩、版式、背景乐与提示音处等方面做文章,使传统文化元素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这是一条有效的教学实践策略。对这些可被学生直观感受到的元素进行设计创新,最终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审美观及意义等融入教学之中,使小学生获得深刻的教学体验,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元素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当中,在校园的一些场景、建筑中,也可以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符号。通过校园环境的塑造,以及校园建筑在装饰风格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让小学生在校园环境的视觉体验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美感。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审美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在审美中学文化,在文化中感知美,增强小学美育教学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积淀。

(二)情境化教学的应用

在小学美育课堂中,创设注重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符号的情境化教学也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创新策略。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以小学生为教学主体,在情境构建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并发挥传统文化元素的教学效应,在潜移默化中展开渗透式教学。开展情境化教学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情境的构建更加活泼生动,进而使小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当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启发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挖掘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相互交流的形式,使学生自发地对这些内容进行学习。譬如教师以“假如我是诗仙李白”为情境主题,通过声情并茂的诗词朗诵和教学视频进行场景构建,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会主动进入诗人的角色,感受诗人的生平,进而体会古诗词的创作深意和文学美感。这种创新性的美育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文化内涵和深度,还能一定程度地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促使小学生自觉地展开学习互动,减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畏惧感,提升其学习兴趣。

五、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美育教学中的融入和应用,不但能增强美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小学生审美水平,而且能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重新引领潮流、焕发生机,得到应用和创新发展。对于传统文化元素我们要追根溯源,了解深层次的含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继承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实现创新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小学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增强传统文化的底蕴,为其增添现代的实践价值。在未来发展中,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当下的流行文化和儿童的审美变化,针对不同年龄段分别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融合,在教学设计中碰撞出新的火花,做到“传统而不乏味”。美育课程设计的教学主体是小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既不能缺失文化内涵,也不能缺失教学趣味性,两者要并驾齐驱,使传统文化在小学美育教学设计中得到最佳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煌.从生活方式看视觉传达设计[D].清华大学,2007.

[2]柳沙.设计艺术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相豆 单位:山东省平度市同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