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为了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文章首先介绍了“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然后阐述了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优化,最后分析了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签署的“一带一路”合作开始全面实施,高等院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在采矿工程专业学科背景下,积极探索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1-2]。

一、“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

“M+I”(Mining+Internationaltalents)为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之一,是在我国高等院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融合国际优势教育资源,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采矿工程人才,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和服务“一带一路”的人才需求。开展“M+I”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教育多样化和整合不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优化

(一)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应提倡“厚基础、宽专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厚基础”体现在掌握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与素养,能够在固体资源开发领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井设计、矿山建设、资源开采与管理、矿井通风与安全等工作;“宽专业”体现在兼修第二课程体系,拓宽专业知识面,能够在矿业经济领域从事矿业权评估咨询、融资投资与管理、矿业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工作,能够在地下工程管理领域从事地下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国际化”体现在具备外语交流能力与人文素养,掌握国际前沿的采矿理论和新进的采矿技术,能够与国外矿山技术人员进行语言交流,并且解答和指导相关技术咨询。

(二)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优化

实施“M+I”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对现有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优化。现有的采矿工程专业一般设置了大学英语、采矿专业英语等少量的英语课程,总学时少,课程知识面比较窄,限制了国际化人才培养[3-4]。强化全英文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是培养采矿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措施,在原有大学英语课程基础上,再增加英语口语基础实践课程,并将跨文化交流作为学科基础必修课程,将矿业国际经济贸易等设置为全英文专业选修课程。采矿学科前沿技术、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可由外籍教师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授课。

三、采矿工程专业“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

实施“M+I”国际化人才培养,除了需要进行课程设置优化外,还需要加强国内外有采矿工程专业高校的合作与人才联合培养。以武汉工程大学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国际人才联合培养为例,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武汉工程大学充分借助两校优势学科,明确“厚基础、宽专业、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两所学校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进行整合与优化,开展了“M+I”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开展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2+2”国际联合培养,学生前两年在武汉工程大学培养,主要采用本校已开设的课程进行教学,同时,加大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使学生达到留学的外语水平要求,强化学生对国际环境的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后两年到科廷大学学习后续课程。第二,深入开展短期境外交流学习和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训,鼓励学生融入国外开放式的教育环境,接触和了解采矿科学领域的前沿和动态,不断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交流能力和竞争力。第三,组织学生参加国际高水平实践作品和学术竞赛,通过国际大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和国际人文素养。

四、结语

“M+I”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模式以“厚基础、宽专业、国际化”为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国内外高校人才联合培养,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服务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贾金龙,柴修伟,康钦容.采矿工程专业“M+”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159.

[2]李宁,叶海旺,吴浩,等.采矿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18(4):157-159.

[3]庄莉,房红.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0):11-12.

[4]李学华,万志军,朱清.国际性采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9(4):67-68.

作者:贾金龙 柴修伟 刘德峰 单位:武汉工程大学兴发矿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