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采矿工程不安全因素分析(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采矿工程不安全因素分析(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煤矿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

摘要:阐述了煤矿采矿工程中矿井巷、开拓巷道和掘进工作面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国采矿业的发展。

关键词:煤矿;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

1矿井巷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措施

1.1弯道井巷施工中的曲率半径

在采矿井巷施工过程中,巷道的曲率半径为12m或者是15m时最适合井下七吨架线式防爆电机车的运输。但若施工过程中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运输,12m或者是15m的曲率半径不科学,而是以9m的曲率半径最适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井巷都采用6m的曲率半径,使巷道拐弯位置变大,导致耙矸机的钢丝往往会阴磨损加剧而出现断绳事故[1]。此外,当曲率半径过大的时候,爆破之后落下的矸石耙不到底,促使巷道的坡度增大,进而加大运输的难度。因此,在采矿井巷的弯道井巷施工过程中,曲率半径以9m或者是12m为宜。

1.2中部车场的巷道起坡轨

在采矿井巷施工过程中,采区中部车场的设计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巷道的起坡轨。巷道的起坡轨主要包括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单道起坡轨,该形式巷道起坡轨的施工工程量相对较小,另一种是双道起坡轨,该形式巷道起坡轨的建设要求相对较高,往往还需设置一付固定的道岔与弹簧道岔。近几年,在中部车场的设计中,矿区主要采用单道起坡,主要是由于这种方式能够节省资金的投入,并能够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下放空重车与材料车的时候,空重车通过简易道岔时往往会因倒掉问题而进入中部车场,为了防止该现象的发生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助推,而这则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设计采区中部车场的时候,应该采用双道起坡形式,这样不仅能够保障空重车与材料车顺利下放,同时还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开拓巷道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措施

2.1下部车场轨道间的安全间隙

在设计下部车场的时候,车场双轨间的安全间隙往往是1.3m,但是,在矿区实际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矿井的安全间隙仅有1.3m,一旦车场的运输任务相对较为繁重,特别是运输车出现变形或者是材料车太宽的时候,车场双轨之间就容易出现碰撞现象,进而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设计下部车场的时候,矿区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超宽运输车的情况,将安全间隙设置为1.4m为宜,能够保障施工的正常实施。

2.2巷道中线与腰线

在井下巷道施工过程中,中线与腰线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进程,保障施工的顺利实施。其中,中线主要用于指导巷道的掘进方向,其位置主要位于巷道的顶板或者是棚梁上方,数目大约为3~4个,采用正中或者是偏中线的方式进行展示,其设计是否合理主要采用激光光束等方法来检查;腰线主要用于控制巷道的标高与坡度,其设计是否合理的检查主要是将水平尺等工具延伸到掘进迎头的位置对腰线位置进行探测,设置腰线时往往每隔30~50cm便会采用测量仪设计一个腰线[2]。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煤层相对较厚的区域需要采用分层方式进行处理,方便开采,但在分层过程中会加大巷道的压力,促使支架变形或者错位,直接影响中线点的位置,导致中线点处于不同线上,进而导致巷道的施工质量下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位是不断变化的,因而需要将拐弯位置的曲线巷道半径与转角等转变为切线或者是弦线,从而保障施工质量。在此基础上,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严格遵守施工的安全规定,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3掘进工作面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措施

3.1掘进工作面施工中运巷道拔口位置的选择

在掘进工作面的施工过程中,运巷道拔口位置的选择主要包括了正反拔口位置的选择,应该将石门的一层煤两边开口位置错开。其中,外开口巷道的牛鼻子与内开口巷道刷大点之间的错开距离应该在8m以上,但若石门正穿煤层,则可以将一边作为巷道正拔口,而将另一边作为巷道的反拔口,保障两个开口巷道错开的距离,从而避免因巷道跨度过大而引发冒顶事故。

3.2掘进工作面施工中改造眼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矿区设计改造眼时往往会忽视采矿施工中改造眼坡度应在30°以上,而仅仅将经济因素作为唯一标准。这就导致回采过程中因改造眼坡度相对较大,煤炭自溜时的速度较快,再加上挡煤板的高度不足,从而导致煤块冲出溜煤道的时候会伤害到行人,引发不安全事故[3]。与此同时,由于煤炭自溜的速度相对较快,因而自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粉,影响矿区的工作环境。因此,为了保障矿区生产的安全性,矿区设计改造眼过程中坡度不能超过25°,但若坡度必须超过25°则必须充分考虑改造眼的开口位置、局部地段的坡度等因素,从而达到改造眼的坡度不能超过25°的要求。

4结语

随着中国采矿业的快速发展,采矿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采矿业的发展,但在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不安全技术因素,导致采矿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不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障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确保采矿工程能够正常施工,就必须按照设计要求以及相关的规范实施采矿操作,保障采矿施工的安全性,提高采矿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龚建军.煤矿井巷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130.

[2]郑志勇.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2):84-85.

[3]荆利.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应对措施探析[J].知识经济,2014(5):79.

作者:吴宝银 单位:神华宁煤集团灵新煤矿

第二篇: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技术因素控制思考

摘要:安全技术是采矿工程中的核心,目的是维护采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消除过程中潜在的风险隐患。实际采矿施工中,潜在很多不安全的技术因素,增加了安全控制的压力,较容易引发工程事故,导致采矿工程发生了较大的损失。采矿企业逐渐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专门控制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用于优化采矿的工程环境。由此以采矿工程为分析对象,研究不安全技术因素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采矿工程;施工;不安全;控制

煤矿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是采矿工程,受到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干扰,采矿施工的效益和效率逐渐降低,特别是安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直接对采矿安全性造成影响。采矿工程施工中,考虑到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影响,积极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专门用于提升采矿的安全性,进而保障采矿环境的安全度,既可以保障采矿的安全进行,又可以保护采矿人员的安全,体现不安全技术因素的控制优势。

1不安全技术因素分析

根据施工实况,汇总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例举比较典型的因素,对其做如下分析。

1.1井巷设计中的不安全因素

井巷设计在采矿工程中,潜在诸多不安全的技术因素,影响了采矿井巷的施工过程,属于最大的不安全问题。例如:井巷设计不科学,没有调查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弯道、车场等位置的设计,有可能引起车辆事故,增加采矿作业的危险性。除此以外,井巷设计是一类系统、繁琐的工作内容,与工程安全存在直接的联系,既要考虑井巷设计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实践性措施,预防安全事故。

1.2巷道挖掘中的不安全因素

巷道挖掘是踩空工程中的安全项目,但是巷道挖掘中,最容易受到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影响[1]。巷道挖掘的技术性强,一旦出现技术问题,即会影响采矿的安全作业。例举巷道挖掘中的不安全因素,如:①轨道安全空隙不达标,空隙距离过小影响安全操作;②巷道腰线设计不准确,存有高度过度的情况;③巷道操作挖掘操作不规范,未按照巷道的设计标准进行,巷道挖掘完成后,隐藏着不安全因素。

1.3采掘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

采掘作业中的危险事故,主要体现在工作面施工项目上,结合煤矿企业采掘工作的进行,分析不安全因素。如:主斜坡数据偏差,坡度过小,达不到安全采掘的状态要求;改造眼设计不合理,拐弯处的坡度较大,影响了工作面的安全作业,增加了采掘施工的负担。采掘工作面,在煤矿作业中起到支撑的作用,如果采掘工作面出现不安全因素,即会影响采矿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进而降低了施工的质量。

2不安全技术因素的控制策略

针对采矿工程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提出对应的控制策略,在保障采矿工程安全进行的基础上,解决工程施工中的危险问题。

2.1井巷设计不安全因素控制

不安全因素的控制中,主要以实际情况为主,确保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由此才能控制设计中的不安全因素[2]。提出三点控制井巷设计不安全技术因素的策略,分析如:①井巷中的巷道设计,应该尽量降低设计弯度,准确的设计曲率半径,以12m为控制标准,精确设计巷道弯度,控制采煤的运输线路,降低巷道运输的危险性;②车场设计的安全控制,先要准确的选择车场位置,再勘察车场周围的环境,防止车场位置影响采矿的效果,特别是采矿工程下部车场的位置,不能影响司机的视野,保证信号的安全发射,而且要采取直线行车设计,预防视野不清楚的问题;③中部车场的安全设计,完整设计车场路径,缩小中部车场的线路长度,尽量降低中部车道的停车时间,以此来预防飞车事故。

2.2巷道挖掘不安全因素控制

采矿企业在巷道挖掘的过程中,提出了几点安全控制的方法,专门用于解决巷道挖掘中的危险问题,进而提高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水平[3]。例如:山西霍州煤电集团,2013年在三交河煤矿的巷道挖掘作业中,存有安全隐患,巷道在采矿井下已经投入使用,由于巷道的违规作业,某支架发生事故,导致采矿工人1死3伤,所以霍州煤电集团在后期采矿工程的巷道挖掘中,提出了安全措施,首先改进车场轨道的间隙,一般在1.4m,确保运输车的安全通行,预防车辆引起的安全事故;然后改进巷道的挖掘高度,需根据采矿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禁止出现违规操作;最后是巷道腰线的合理设计,选择大概40m的距离,做为检测的标准路径,每隔40m安装测量仪器,既可以控制腰线误差,又可以预防中线偏位,纠正巷道腰线中的设计缺陷,近期霍州煤电集团在巷道挖掘中,引进分层开采的方法,注重挖掘因素的合理性控制,同时保障巷道挖掘的规范性。

2.3采掘作业不安全因素控制

采矿工程针对采掘工作面施工,提出了严格的控制方式,一来规范工作面的施工过程,二来排除工作面中的不安全因素,积极落实安全措施[4]。分析不安全因素的控制,如:①切眼操作的安全控制,注意长度、方向等属性,按照设计的参数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参数都符合安全的要求,始终保持正倾斜的状态,其可提高三角带采矿的安全性,维护采煤柱的稳定度,有效降低三角带采煤的危险系数;②坡度的安全控制,采掘工作面中的坡度设计,过大、过小都有安全影响,尤其是急倾斜的煤层,必须维护坡度设计的准确性,工作面坡度设计准确,才能规范工作面的施工标准,充分利用煤炭的自重力,在提高采煤效率的同时,控制工作量的大小,体现坡度安全控制的优势;③科学的选择出运输巷的拔口,不论是正拔口,还是反拔口,都要达到准确的设计标准,而且外开口巷道与内开口的安全距离,控制在8m,适当考虑改造眼的设计影响,消除不安全的设计,便于提升工作面的安全性。

3案例分析

以丰峪煤业有限公司为例,其为山西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分支,改公司运营中,采取安全管理的方法,控制采矿施工中的危险因素。为了提高采矿工程施工的水平及安全性,专门选择了煤业运营中比较典型的几起事故案例,以案例教育的方式宣传安全技术,促使丰峪煤业的全体人员,都能意识到采矿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是要性,该公司在采矿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三点方法,具体如下:

3.1案例教育宣传片

丰峪煤业有限公司将案例教育宣传作为重点的项目,提出“事故案例教育不断线”的宣传方针,同时引起采矿工作面的安全管理方法,制作成案例教育宣传片,以周为单位,发放到采煤工程施工的各个区域,通过讲解事故案例以及安全管理措施,在施工群体中树立安全控制意识。该企业还安排了抽查工作,第一检查案例教育讲解者的技能水平,第二检查培训者的执行能力,全面落实安全控制。

3.2职业化的团队管理

致力于构建职业化的团队,由专业的教授人员,领导管理团队,定期开展专题讲座,直接目的是控制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该企业每周都会以例会的方式,宣传安全技术管理的方法、内容,发挥职业化团队管理的优势,最主要的是利用职业化的团队管理,实现采矿工程施工的安全控制,改善施工的环境,排除危险因素的影响。

3.3闭环式隐患排查

闭环式隐患排查,是丰峪煤业有限公司独特的管理方式,即允许采矿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但要由相关的复杂人、企业自行解除,如果发现隐患并解决,改公司不追究企业及个人的责任,相反则会受到较大的处罚[5]。丰峪煤业专门安排监督机构,监管采矿工程的施工过程,一旦发现不安全的技术因素,严格执行惩处条例,要求采矿工程施工企业立即整改,加强安全管理的力度,力求标准化的安全管理,发挥闭环式隐患排查方法的作用。

4结束语

煤矿建设中,非常注重采矿工程的施工过程,重点控制不安全技术因素,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在此基础上优化采矿的环境,消除不安全因素的干扰。采矿工程企业积极找出不安全技术因素,提出相关的控制策略,同时收集采矿工程的施工案例,总结控制不安全技术因素的措施,排除采矿生产中的危险隐患,以免引起安全事故,在最大程度上加强采矿工程的安全控制,维护采矿工程的安全施工。

参考文献:

[1]荆利.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应对措施探析[J].知识经济,2014(5):79.

[2]韩翠利.刍议采矿工程施工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3:98.

[3]陈文伟.采矿工程施工工程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对策解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3):89.

[4]李武军.浅谈采矿工程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61.

[5]悦智宇.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152-153.

作者:王竹亮 单位:山西省霍州煤电集团丰峪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第三篇:采矿工程不安全技术因素解决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各领域对于煤炭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采矿的施工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是各工程单位都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提高生产效率要以施工安全为前提。在我国的采矿施工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安全技术因素,以下论述了采矿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和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煤矿工程;施工安全;解决策略

采矿工程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一些问题也逐渐地出现在人们眼前。大多数工程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没有严格地按照生产规则进行操作,因此找出影响采矿施工安全的因素并提出解决策略就十分必要。规范工作人员的技术操作,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保证煤炭的生产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对于煤炭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1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

(1)井巷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井巷施工是采矿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中不安全因素包含:弯道井巷曲率半径的更改;弯曲巷道中车场设计位置不当;起坡轨运用单道起坡。这些不安全因素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采矿施工。

(2)在开拓巷道施工中,不安全因素包括:巷道高度设计过低;车场双轨间隙预留过小;急倾斜的煤层主倾斜坡倾斜度过低;切眼开口方向不正确;反眼的双向施工等。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注意,尽可能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在采矿工程采掘工作面施工中,存在着眼改造反眼坡度的设计问题,这些问题影响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对不安全技术因素的对策剖析

2.1井巷工程施工中不安全因素的应对策略

2.1.1弯道井巷曲线半径设计

曲线半径的规格要求是在12m到15m之间,一些工作人员由于操作不当更改曲线半径,使机器在弯道较大的井巷工作时磨损变大,从而发生事故。这样不但影响施工进度,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曲线半径在12m到15m之间,不可随意更改曲线半径的数值。

2.1.2弯曲巷道中车场设计

由于巷道是弯曲的,这一特殊性要求工作人员在车场的设计中要全方位考虑上山和下山两种情况。如果只考虑上山的情况,就会使车在下山时过多的处在弯道之中,司机的视野不够开阔,进而视线出现盲点,当信号变化时,司机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状况,从而影响司机和工作人员之间信息传递,极易发生运输事故。因此弯曲的巷道下部车场的设计要尽量保持直线。

2.1.3起坡轨设计

起坡轨在巷道的设计中占很大比例,通常包含单道起坡和双道起坡两种形式。单道起坡相对双道起坡,所用材料会加以节省,在建造时更加省力、方便,所以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会使用单道起坡。但是在使用单道起坡时,当车的重量到达一定限度,因其需要的力量不够,这时就会需要其他的工作人员加以施力,进行助推,这样在发生意外时,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在起坡轨的设计中必须采用双道起坡。

2.2巷道施工中不安全因素解决措施

针对开拓巷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加以关注,为采矿工程提供安全保障。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2.2.1巷道高度设计

为防止安全事故频发,煤矿安全规程第21条对巷道高度有明确规定:(1)主要运输巷和主要风岗的净高,自轨面起不得低于2m.(2)采区(包括盘区,以下各条同)内的上山、下山和平巷的净高不得低于2m,薄煤层内的不得低于1.8m。因为巷道形状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半圆形,一些单位为获得更大利益,在设计初期缩减施工成本,使巷道的高度不足2m,有的地方设计的巷道高度只有1.8m。这就大大增加了发生事故的概率。比如在巷道中需要架线时,由于巷道的高度不够,从而加大了施工人员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在巷道的设计上要按照规定严格控制在2m以上,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2.2车场双轨之间间隙设计

车场双轨间间隙有明确规定,安全间隙是在1.4米左右。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间隙进行施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与安全事故,影响工程施工进度。

2.2.3急倾斜的煤层主斜坡倾斜度

由于地球的万有引力定律,所有物体在自身重力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都会向下运动。所以在煤炭的开采中会使用溜槽进行溜煤,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操作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使急倾斜的煤层主斜坡倾斜度过低。这样在溜煤的过程中,煤会出现滞留状况,在利益驱动下,煤炭企业往往不会从源头解决这种危险因素,通常采取的解决方式就是让工作人员进入其中进行作业,这样就增加了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工作人员在施工的时候应使急倾斜的煤层主斜坡倾斜度和设计的数值相一致,防止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2.2.4切眼开口的设计

对于三角形而言,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稳定程度不如直角三角形,所以在切眼开口的设计中,切眼开口与煤层的关系应是正倾斜方向设计,有些施工单位在进行切眼开口和煤层的关系设计时,不是采取正倾斜方向,或者沿正倾斜方向所设计的长度不够,致使煤柱的三角带发生垮帮,易发生安全事故。

2.2.5反眼头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当巷道在煤层底板时,会运用反眼头,如果双方向施工,在多次放炮过程中会产生多次震动,顶端的面积较大,容易产生坍塌,不利于维修。在施工结束时,煤柱不会保留其中,这样会给下次的回采和通风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反眼头施工中只能单向施工,这样才会为下一次的回采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回采顺利进行。

2.3采掘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应对措施

2.3.1改造眼坡度设计

各行业对于煤炭需求量的增加促使煤炭的开采量增大。在这种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出现复采情况。对于那些薄、硬以及不想浪费而进行复采的煤层来说,设计改造眼一定程度上保证采矿安全。对于改造眼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它的方位、坡度和位置。

2.3.2更改改造眼

有些工人在施工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益,私自更改了改造眼的坡度,这样就使煤自流时速变快,无形中增添了许多安全隐患:挡煤板不能承受如此大的冲击力;高度不足,不能阻拦住快速下落的煤;煤快速下落的时候会产生一定量的烟尘、煤粉,这会阻挡工作人员的视线,使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等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工作,更甚者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因此工作人员在设计改造眼时要使其坡度在25度以下,如果有其他因素与困难,可以通过改变改造眼的位置等方法使其达到要求。

3总结

在采矿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尤为重要,各地方的采矿工程会针对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加以改变,但是有些规定不能更改。在采矿工程施工中,以上所述的不安全技术会造成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带来严重的损失,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各地区要根据具体情况,在施工中进行合理的设计予以实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危险因素要尤为注意,及时发现并排除,更好地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及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荆利.采矿工程施工中不安全技术因素和应对措施探析[J]工程技术,2013,35(13):99-100.

[2]孙立安.项目信息化管理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12):76-77.

[3]段长锋.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措施[J].科技风,2011,06(34):45-46.

作者:钟权伟 单位:福煤(漳平)煤业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