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普通本科产品设计专业向应用型转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普通本科产品设计专业向应用型转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普通本科产品设计专业向应用型转变

摘要:本文从当前局势出发,深入分析了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在向应用型转变过程中,存在的设计学科本质认识偏差、地方院校设计专业先天不足和对应用型认识不足等问题,并提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产品设计;应用型;全面改革

2015年10月21日,国家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严重,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急缺。地方高校应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其主要转变思路为: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2016年以来,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积极响应文件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和凝练各高校在新形势下的处境,并提出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2013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新增产品设计专业,其目标宗旨为为“中国创造”“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服务。[1]根据官网查询,截至2019年,我国开设产品设计的本科院校349所,其中教育部直属、“985”和“211”院校26所,其他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多达323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这323所中近20年由专科升本科的地方普通高校的产品设计专业。产品设计至今只有三届毕业生,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以及人才市场情况等各方面还在摸索阶段,且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产品设计专业的办学条件在软硬件方面一般不够成熟。[2]以下就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设计学科认识的偏差纵观我国20多年的设计教育及事业发展,设计行业内外对设计学科本质误读的现象不少。特别是在设计学科发展的初期,将其划入“美术”学科属下,用“艺术设计”统领几乎所有当时设计行业的专业领域,[3]且其本科毕业生学位授予的是文学学士,这些对设计学科的认识偏差及其尴尬处境或许是中国的设计教育问题和设计产业发展受限的病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之父柳冠中教授的设计事理学说指出,“设计”属于一门开放的、可与各学科门类“跨界”融合并创造新事物的“科学”,而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带有“视觉娱乐”特征为主的“艺术”学科,[3]“艺术”只是“设计”学科中的一部分。随着认识的升级,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作了改进,新增第十三个学科门类“艺术学”,授予艺术学学士,而不是之前的文学学士。但是笔者认为还有不足之处,就是目前设计学仍在艺术学学科门类下面,生源来源是美术生,毕业生授予艺术学学士。对于设计学科来说,没有真正在本质上把艺术和设计的方位颠倒过来。

(二)专业办学思路不够清晰,培养方案大同小异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多是各校原设计相关专科专业升本,或由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等专业转变来或新设的,办学的思路基本照搬或者模仿原专科办学或别的高校的思路,专业办学都是面向全行业、面向全国等。这样培养的学生同质化严重,而且有的课程可能适合重点高校生源,如研究和高科技类型,但是不适合地方高校,即使都学了,地方高校的学生专业水平在理论和高科技方面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在一、二线城市就业,而到普通城市,其特点和行业人才需求又各不相同。[3]这样就造成总体上的学生就业困难而地方企业招不到人才的双输局面。

(三)服务地方办学思路的认识误区有些政府部门、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对于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有一定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除了在四年的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服务地方外,学生毕业时也要尽量多地留在地方就业才能真正算是为地方服务,把毕业生数量留在当地比例的高低作为评判该专业的办学效果的好坏。这样的思路容易造成学生的创新度、思维灵活度不够,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潜能,也不利于地方的发展,不利学校发展。

(四)课程教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新专业、新时期及应用型转变的新要求,由于地方院校的软硬件较弱,导致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没能及时调整或改进,主要存在课程教学大纲陈旧、课堂教学方式固定、课程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首先,是课程教学大纲陈旧。主要体现在按照旧的通用的设计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没有体现新专业的方向性、新时期的知识更新和应用型培养的课程目的性;其次,是设计综合实践与地方服务结合的两极化现象,一个极端是设计实践完全没有结合地方服务,造成应用型能力培养空谈。该类设计实践没有真实依托载体,设计的要求和设计的目的以及设计的应用都是假象,纸上谈兵的多;另一个极端就是设计实践只为地方服务,破坏课程培养体系,而丧失了教育的本源———培养人。

二、产品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及成效

龙岩学院是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2018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学校坚持立足龙岩、面向全省、辐射全国、服务区域发展,以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服务。产品设计专业前身是2004年创办的家具与室内设计专科专业,2013年升本以来,根据新形势,进行了多轮的广泛调研和改进。以下主要就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说明:

(一)统一思想,找准定位,制定科学、可行的培养方案1.统一专业思想认识自2015年以来,专业重点提炼“设计非艺术设计”“设计是涉及到所有学科的交叉学科”两个学科本质重要观点,为相关决策定基调。执行上,每学期在期初、期末和制定培养方案时,反复向所有专业老师宣扬和巩固对设计学科及产品设计专业本质的认知,使教师以此思路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2.找准专业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该校产品设计专业在明确办学定位和制定培养方案时,以设计学专业国家标准为依据,围绕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向地方特色和行业情况作出相应的倾斜,[4]在立足行业现状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前瞻性。在原专业基础上,把产品设计定位为培养家居产品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的两个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地方服务方面,围绕龙岩市的家居设计(主攻龙岩市的全屋定制家具设计)和文创产品设计(主攻红色、客家、绿色生态等具有龙岩特色的文创产品设计)两大产业。家居产品设计方向是在原家具设计办学基础上,适当加大全屋定制家具设计的比重,重点围绕龙岩市的全屋定制家具设计开展地方服务。龙岩市家居设计(主流是全屋定制家具设计)的行业特点是市场大、人才需求多。另外,家具设计行业为常青行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家具设计人才中科班出身的非常少,整体人才市场需求一直比较欠缺,所以,继续保持原家具设计的主方向办学,把家具设计类的服务区域范围放大到整个福建省,乃至全国。同时,未来趋势方面是智能化,应适当增加一两门智能家居的课程,保持专业前瞻性。文创产品设计方向是以龙岩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其他文创产品设计服务需求为主,进行相关产品设计开发。该培养过程服务了地方,并实现了学生的文创产品设计应用型能力的培养。龙岩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初步形成“红色之旅”“客家之旅”和“生态之旅”等一批特色旅游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相关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我校成立了客家研究院、苏区研究院,为客家和红土文化创意设计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持和研究便利。课程设置时区别于纯平面类型的文创设计,重点放在了立体类的产品设计。

(二)强制、精确落实办学定位和培养方案好的办学定位,产生好的培养方案,但是如果没有贯彻执行到位,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该校产品设计专业通过以下几项措施和行动,来贯彻实施办学定位和培养方案,具体为:1.机构和平台构建,责任到人首先,是机构设置。建立一个产品设计系,所有专业教师和人员都归属该系。院系层面设置一个学科带头人、系内设系主任和副主任各一名,下设家居产品设计和文创产品设计两个教研室,设两个教研室主任,设实践教学管理岗位一个。其次,是平台建设和服务地方。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调研地方的设计服务需求,把相关的设计实践需求安排到相关的实践课程中,同时安排相关的任课教师对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并以院校的名义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共建合作和实践平台,以任课教师为主抓手,把该平台的重点任务放到课程中来。目前,家居产品设计方向已经和龙岩市家装协会、部分定制家具设计公司和周边市的家具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已经进行了数十次设计服务和横向课题合作,涉及5门课程和6名老师;文创产品设计方向已经和龙岩市文旅集团等3个政府和事业单位、4处著名旅游景点、3个乡镇和4个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了数十次的设计服务和横向课题合作,涉及5门课程和7名老师。2.全面调整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是具体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产品设计系已经组织两个教研室,根据地方服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了三轮的教学大纲修订。每一轮都是任课教师先编写,然后教研室集体研讨、修改,然后在全系会上逐门汇报研讨,再修改,系主任审核,最后学科负责人审核并实施。教学大纲最主要的调整内容是,每门课程根据产品设计的家居、文创等方向和地方特色资源,调整相应的案例和实践内容。另外,为保证实践类课程真正做到培养学生和服务地方,我们从大一开始实施导师制,根据导师主攻的设计方向,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大二开始,每学期有一门创作实践课程,结合导师制实施工作室制度[5],真题真做,一直延续到毕业设计。导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同时系统地服务地方。为确保制定好的教学大纲能被严格执行,系和教研室在期中和期末都会检查任课教师落实教学大纲实际执行情况,并把检查情况纳入年度考核细则。

三、结语

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信息化时代,地理位置局限的弊端越来越小,社会呈多元化特征,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产品设计专业办学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何晓佑.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现状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7:53.

[2]许平.设计教育盲目扩张之忧[N].中国文化报,2013-02-26(008).

[3]童慧明.要“设计”,弃“艺术设计”[J].装饰,2009(12):38-40.

[4]钱峰,张军.地方本科院校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设计,2016(5):91-93.

[5]陈江.“工作室课题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以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为例[J].装饰,2013(3):125-126.

作者:赖惟永 陈祖建 于再君 李光棚 叶博雄 林乙煌 单位:龙岩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