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乡村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乡村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分析

[摘要]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广阔,研学资源丰富。从顶层设计、产品开发、服务管理三方面提出乡村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思路。通过分析具体案例雄安新区水乡白洋淀的研学资源、现有的研学产品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水乡白洋淀开发乡村研学旅行的四种产品类型,并提出深入挖掘白洋淀研学资源、加强推出精品研学路线、专业化研学队伍的发展建议,以期为乡村旅行发展提供参考,促进乡村研学旅行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研学;研学旅行;产品设计;雄安新区白洋淀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和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产品单一、主题模糊、旅研错位等诸多问题,导致研学旅行实际效果与教育初衷未能吻合。乡村研学作为研学旅行产品中的重要类型,起着乡土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等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乡村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的设计思路进行深入探索,以此来提升乡村研学旅行产品的质量,规范乡村研学旅行市场化运作,为相关机构开设乡村研学旅行课程提供参考依据。理论探讨后,本文还以雄安新区水乡白洋淀为例,对乡村旅行产品设计关键进行了案例分析。

1乡村研学产品设计要点

1.1规范化乡村研学旅行目标

研学旅行本身兼具教育功能与休闲属性,是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乡村研学旅行的健康发展,须以顶层设计为引领:一是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政府要统筹协调与乡村研学旅行相关行业发展的规范性,完善政策,调动各行业的积极性。二是要创新乡村研学旅行发展模式。在深入掌握乡村研学旅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内外成熟案例,从资源梳理、产品创意、体制机制等方面对乡村研学旅行进行全面创新,形成符合本土特征的乡村研学旅行发展的独特模式。三是要制定研学旅行行业标准。规范乡村研学旅行发展的各个环节,制定出涵盖研学旅行实施全过程、符合各方主体需求的乡村研学旅行行业标准,打造乡村研学旅行产品实施的完善体系。

1.2特色化乡村研学旅行产品

乡村研学产品的开发,一方面要根据目标客群的需求,打造符合不同群体特征的乡村研学线路。在乡村研学产品类型的选择上,以乡村特色资源为主导,重视对区域文化的再现,可借鉴国外相较成熟的以知识科普为主的乡村博物馆模式、以体验考察为主的开心农场模式、以自然观赏为主的森林探险模式、乡村休闲娱乐模式以及农业创意节庆模式等。另一方面,乡村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要符合研学主体特征的教育性。研学旅行相较于其他的旅游活动,其本质是教育。乡村研学旅行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容设计上要注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内容选择上要考虑乡村研学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实践性、体验性、目标与研学资源的适切性。

1.3专业化乡村研学旅行服务

乡村研学旅行要规范服务管理,深化研学旅行内涵,不断延伸研学旅行产业链。一是要不断完善研学旅行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是开展研学旅行的基础,乡村研学旅行在基础设施的打造上,可考虑与研学主题的相关性,与研学基地景观的协调性,为研学参与者带来沉浸式氛围营造。二是要组建乡村研学旅行专业化人才队伍。组建专业化的研学旅行人才队伍不仅仅是乡村研学旅行提高规范化运作的有效手段,更是拓宽旅游从业者的就业渠道,为研学参与者提供高质量研学产品的保障。专业的乡村研学队伍更要加强对研学导师、研学活动组织者、研学线路设计者等的培养。三是树立乡村研学旅行品牌化形象。乡村研学旅行要以规范的运作、创新的营销手段、高效的管理不断向研学旅行品牌化发展,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2案例分析:雄安新区水乡白洋淀乡村研学旅行

2.1白洋淀研学资源分析

水乡白洋淀隶属于雄安新区,区位优势独特、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白洋淀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华北之肾。具备开展研学旅行的丰富资源。一是白洋淀拥有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各具特色的动植物群落,是各类水生动植物的天然博物馆。同时,作为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白洋淀自然景观优美。芦苇纵横交错,园内的荷花占地136hm2,品种集天下之大成。三是白洋淀丰富的红色研学资源。既有嘎子村、白洋淀纪念馆等历史遗存,也有《小兵张嘎》、《荷花淀》等物质文化作品。四是白洋淀独特的民俗风情。放荷灯、捕鱼、白洋淀菜肴等深受欢迎。

2.2白洋淀乡村研学产品现状分析

白洋淀具有丰富的生态、自然、人文、红色类型的研学旅行资源,开展乡村研学旅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白洋淀当前的研学旅行开发仅限于红色资源参观,景区游览,品尝渔家饭菜等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产品,缺乏生态、自然、红色等系统研学产品。通过实地调研与网上查询,检索到7种不同主题的白洋淀红色教育研学产品(见表1)。总体来说,白洋淀目前开展的研学旅行线路较单一,多是与周围红色教育基地的串联;研学产品的设计未能很好的突出研学旅行的教育性,既缺乏与课程内容的深度结合,也没有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目标。多是一般旅游产品与研学的简单嫁接,研学效果有待评估。研学地点主要集中在雁翎队纪念馆、白洋淀文化苑、荷花大观园等;组织形式以参观教学、体验教学为主。实施方式上仍停留在观光旅游表层,没有满足研学主体探索式、沉浸式学习的需求。

3雄安新区水乡白洋淀乡村研学产品设计

3.1水乡白洋淀乡村研学产品开发分类

根据白洋淀的研学资源属性以及参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研学产品的分类,白洋淀研学产品类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励志拓展型:白洋淀现有的研学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红色教育类,以参观历史遗存为主。白洋淀应在现有产品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不同阶段的研学主体的知识结构,从教育目标、内容选择、组织方式上打造符合各学龄阶段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化产品。同时,还可注重区分自身与周边红色教育景区的不同,将本区域的特色红色文化如影视形象小兵张嘎、雁翎队的故事以更加鲜活、更易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独居特色的白洋淀乡村研学产品。(2)自然观赏型:白洋淀河淀相接、芦苇荡漾、荷花别样,形成了独具风情的水域风光。白洋淀在开展自然观赏型乡村研学产品时,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参观游览。一方面,要注重研学内容与所学语文、科学、生物课程的结合,研学前要进行知识梳理、提炼,研学中要发挥研学导师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关注研学主体的反馈,研学后要进行及时总结评估。(3)知识科普型:依托白洋淀丰富的水生动植物群落、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泊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可开展生态、地理科普类研学旅行,形成生态保护基地。培养研学主体的实践能力、区域认识理论,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达到运用综合思维去认识地理、生态环境的目的。设计中将所见与所学密切联系起来,及时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4)体验考察型:白洋淀可将独特的民俗文化与人文景观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利用渔家空闲房屋或现有渔家乐建立白洋淀民俗文化风情基地。在满足研学旅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开展如做一日渔民,泛舟白洋淀、放荷灯、品白洋淀水乡菜肴、观白洋淀民俗演出等系列体验活动。

3.2水乡白洋淀乡村研学产品开发建议

3.2.1整合白洋淀研学资源,打造特色品牌。白洋淀拥有丰富的乡村研学旅行资源,但当今研学产品类型单一,没有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效应。究其原因,白洋淀在研学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缺乏对研学旅行资源的深入挖掘与有效利用。在研学旅行产品开发初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优势研学资源,遴选出突出区域特色、满足研学旅行实施原则的优质研学资源(如红色文化、生态研学资源),同时全方位、多角度整合研学资源。并树立研学旅行品牌意识,统筹开发白洋淀乡村研学旅行资源。

3.2.2分主题设计精品研学路线,精心运作管理。白洋淀目前研学路线内容单一,特色不突出。白洋淀精品研学线路的设计,应与学校形成合力。在突出白洋淀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设计出内容上相互补充的研学主题,形式上灵活有趣,符合各个学龄阶段需求特征的层次化、精品化研学线路。白洋淀内容设计可参考以下步骤:研学前明确研学目标,实现研学资源勘察与设计,完成研学旅行课程手册的编写;研学中以研学导师的教学安排与学习安排为核心,精心运作;研学后完成研学成果的加工、展示与评定,并最终形成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线路。

3.2.3组件专业化研学队伍,注重效果评价。专业的研学旅行队伍是影响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要素。白洋淀应在现有旅游专业队伍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吸纳人才,组建一只专业化研学团队,实现从研学产品开发、营销、实施的独立运作体系。在此过程中,加强对研学导师团队的培养,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提升研学导师的专业化水准。在研学旅行的全过程中,建立科学的研学教学评价,加强对研学导师的教学方式、效果等的评定。白洋淀还要注重吸纳具有教育背景的教师,共同完成研学团队的建设。

4乡村研学旅行产品设计要点总结

通过对理论及案例地白洋淀的研学旅行产品研究,我们发现高品质的研学旅行产品设计要点,一是要有清晰的研学目标,通过对服务对象知识结构的了解,制定教育性目标,将旅和研有机结合,既要利用原有的旅游产品又要避免与原有的旅游产品重复;二是要有系统的资源整合,对乡村旅游地资源进行系统分类,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设计乡土特色研学产品,并形成自有品牌;三是要有过硬的师资和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研学导师的引领作用,严格研学过程管理和研学后效果评价,通过反馈,不断修正和提升产品质量,成为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辅助形式。

[参考文献]

[1]黄丽,吴肖淮.海南研学旅行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9(36):201-202.

[2]彭其斌.研学旅行课程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

[3]郝红岩.白洋淀红色资源保护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8.

作者:曾磊 张蕊 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