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思考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思考探析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在这种形势下,文创产品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文化

创意产业是我国近几年来才逐渐兴起的新型产业。而文创产品,其实就是一种通过创意将文化符号与产品设计进行充分结合,激发消费者情感共鸣的产品。文创产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有效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美好体验,使消费者获得一份美好的精力和记忆。文创产业的发展,代表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体现了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以及国人的审美认知。对民间美术文创产品的设计展开研究,进而对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进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文创产品与民间美术的相关概述

1.1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是一种蕴含着丰富民俗特色、民间美术元素、宗教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等精神层面内容和商业价值的具体物品,兼具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有文创产品涌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对民间美术进行重新认识,并将民间美术融入到产品设计当中,可以让人们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并完成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2民间美术

1.2.1现代设计理论的影响所谓现代设计理论,其实是一种现代社会变革下的适应性理论。工业化的产品虽然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但是人们依然对手工情有独钟。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人们在发现掌握不了这些不确定因素之后,开始将情感寄托到了民间美术当中。各种民间剪纸、民间年画等的生命力之顽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剪纸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民间美术作品,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以婚俗为主的团花和喜庆剪纸(如图1所示);第二以春节装饰为主要的窗棱剪纸;第三以装饰为作用的彩色剪纸,可以烘托喜庆、热闹的氛围。另外,还有一种以传说故事和送病去灾为主题的精怪剪纸,已经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而逐渐淡去。

1.2.2现代工艺制品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背景下,现代化工艺制品也越来越完美、精制,且生产成本越来越低,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但是,在人力成本逐渐增加的形势下,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高。例如,布艺刺绣(如图2所示)是一种广受关注的民间美术作品,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主要是解决百姓的生活资料。但是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这种布艺刺绣已经日渐没落。即便是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风格的展览活动,也无法对其销售市场的低端性进行改变。只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有效的解决,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和市场的发展。

2基于民间美术的文创产品设计

2.1文创产品的简洁、简化、明确的设计发展趋势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的形势下,现代设计也越来越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而这与传统农业社会中慢节奏生活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几乎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信息,用于关注最新信息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用户产生吸引,就要对信息进行简化、将挂念信息筛选出来,并传达给用户。而民间美术文创产品的设计也不例外,设计人员不仅要优先选择出最具特色的图形、色彩、主题以及种类,通过提取、变形以及嫁接等方式进行表达,还要对现代化的快节奏审美需求进行兼顾。只有以最直观、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民间美术的审美特点,才能够满足当代人对文创产品的使用需求[1]。

2.2寻找全新的文创产品设计审美方向

随着现代工业的精细化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也日趋于精致和细腻,人们判断一件生活用具是否淘汰的标准,也已经由使用价值丧失转变为审美价值降低。分析人们审美情绪的变化规律,发现审美特质才是决定审美表达方向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与现代工业审美吓你,民间美术有着独特的情感性和差异性,如何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将这些特性进行放大,并将不符合时展的粗糙、落后感去除,是众多文创产品设计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由故宫设计出版的文创产品种类已经超过8700多种,实体店销售额甚至高达10万元/天,营业总额也已远超10亿元。分析其设计成功的原因,主要就是对故宫文化审美特点的不断提取和筛选,通过皇家气度与产品的深度结合,来设计出时尚、美观的现代化实用产品[2]。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在进行其他民间美术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对民间美术中的文化内涵、审美特点进行提炼,使其以特殊文化符号的形式融入到具体实物设计中。

2.2.1基于民间剪纸的文创产品设计利用插画、动画和玩偶等形式对民间剪纸进行设计,使之成为带有民间文化特点的创新视觉表现产品,可以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标准,有效吸引年轻一代的关注度。例如,以精怪剪纸为灵感来源进行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对插画设计和玩偶设计的二次元审美进行启发。因为精怪减值可以为现代化是审美认知提供大量的借鉴和启发,进而形成系列设计作品。设计人员在搜集精怪剪纸素材的是偶,可以抓住内心受到触动的那一点,将其作为灵感来源,结合当今时代的思想特点展开设计。这样一来,既可以提升文创产品的内涵深度,又可以与二次元审美进行契合,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好奇心理[3]。

2.2.2基于民间布艺刺绣的文创产品设计分析现阶段布艺刺绣作品的特点和布艺刺绣的销售市场,鉴于基于民间布艺刺绣的文创产品设计可以将重点集中在既具有审美特点,又具有实用特征的小物件方面,例如刺绣工艺扇、布艺刺绣香包、布艺刺绣手包以及布艺刺绣首饰等。在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对布艺刺绣素材进行梳理和分析,确保设计既可以保留民间布艺刺绣的特点,又可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其次,创新不是漫无目的、毫无标准的创新,而是要以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为切入点,对民间美术进行进一步的发展[4]。

3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实践

3.1设计理念

在进行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理念是最重要的理论依据。之所以称之为民间美术文创产品,其整个设计理念就要突出民间美术特点。对此,设计人员要对民间美术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努力挖掘民间美术中的深刻内涵,增加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价值,确保人们在使用文创产品的时候,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和使用需求。

3.2转换与融合

要想确保设计出来的文创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找好文化依据是关键。除了经典文化之外,民俗文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切入点。民间美术就属于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将民间美术设计进行转化,可以使之成为具有物质特征的文创产品。而将民间美术设计转化成物质化文创产品的关键,在于将民间美术放到全新的现实环境中进行使用。因为在现代人使用环境与使用习惯的影响下,物质化的文创产品带有了大众化特点。所以,只要转换和融合,才能够确保设计出来的文创产品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5]。例如,民间剪纸中,精怪剪纸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其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优先。但是其剪纸造型又非常独特,富含现代化的造型艺术特点,可以给到人们以视觉上的冲击。对此,就可以将这些精怪剪纸的造型作为现代化设计的灵感来源,将独特的精怪剪纸造型转化成现代设计中的视觉形象。首先,将剪纸形象与现代插画的角色造型结合在一起,使平面化的剪纸形象立体化。其次,将其放到现代化是社会生活场景中,然后再将其以现代化的插画画面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再将这些插画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产品进行结合,例如网页、手机壳等,就可以设计出一款极具有民间美术特点,又新颖独特的文创产品[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转换和融合的方式将民间美术变成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创产品,是物质化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而要想实现这一点,需要先对民间美术的使用场景进行转换,将民间美术作品创新成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文创产品。然后再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独特的设计和构思,使之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特点。

参考文献:

[1]刘少勇.阿坝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9):71-72.

[2]李典,孙敏.浅析沈阳故宫文创产品的品牌化创新设计[J].大众文艺,2020(07):77-78.

[3]邓芳.传统双关图形的设计思维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8.

[4]张海霞.宝鸡民间美术文创产品设计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9):5-6.

[5]孟涛.民间美术视觉符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8,31(09):171.

[6]张志雁.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5):46-47.

作者:田翎 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