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失地农民分享成人教育的路径选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显性特征,价值追寻快速推进的背后是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量值比例越来越大,解决他们今后的生活以及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遵循成人教育对人力资源提升的内在激励,以失地农民分享成人教育的视角,立足成人教育开展的现实挑战,以合作学习的理念探究失地农民成人教育之路,即打造“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四位一体的合作培训体系;构建多元化的具有合作属性的教学模式,增强师资力量;加强社会文化生活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合作共振方式实现失地农民的转变,以期更好地来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构建绿色、和谐与安定社会。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失地农民;成人教育;合作学习;合作共振
目前,城市化进程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经济快速发展的成绩背后却“孕育”了另一种特殊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且这种群体基数将会持续增加。据统计,当前失地农民人数在4000万到5000万人之间,并以每年200万到300万人的速度不断递增。[1]预计到2030年,失地农民人数将超过7800万人,占现有农民总数的10%。[2]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发展红利与特殊社会群体的人文关怀,俨然成为当下政学两界的应然之思。失地农民一般指那些原来在国家或集体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由于国家公共事业建设或商业开发需要而使其部分的或全部的失去了原本拥有的对土地的使用权,从而导致其身份、职业发生变化的人们。[3]从当前国内已有文献来看,针对失地农民的探讨多是从经济学、社会学与管理学角度着手,主要集中在权益诉求、社会保障、生活满意度、城市适应等方面,而真正从教育角度对失地农民进行分析的文献少之又少。如王佩(2013)从成人教育的角度出发,来探讨其在引导失地农民融入社会的重任;[4]宋立平等人(2015)认为对失地农民以进行再教育,通过成人教育来帮助他们克服市民化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5]赵传兵(2013)指出失地农民对教育的诉求主要表现在“市民化”、“职业化”和个人创业需求方面,并探讨了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举措。[6]此外,王晓君(2007)、霍玉文(2008)、刘奉越(2014)、孙文杰(2016)、夏秀梅(2017)等人也多是从成人教育的视角来探讨失地农民在市民化进程中遭遇的现实窘境,以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成人教育在失地农民再教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或者说发挥的作用如何,成人教育应如何重塑先进的合作学习理念,建构合作学习培训体等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清晰梳理与重新定位,唯此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快速融合,实现改革发展与人文关怀的双赢目的。
一、成人教育对失地农民的价值所在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教育大会和1985年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的最后报告指出:“通过成人教育,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7]可见,成人教育在失地农民城市化适应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失地农民进行再教育,是提升失地农民整体素养、提高职业技能和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1提升失地农民的整体素养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失地农民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都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失地农民一般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养不高,观念陈旧,导致他们城市适应性差,社会融入感不强,自我认同感低下。同时受根深蒂固传统思想的影响,他们一般不愿意主动地去和社会交流互动,更倾向依赖于政府的救济和扶持,而正是这种思维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他们人际交流的受限,长久生活在自己的狭小圈子里,形成“小圈子文化”。成人教育以一种合作开放的方式,打破圈子,融入社会:一方面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种形式,对他们开展内容丰富的课程,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提高失地农民的整体素养;另一方面成人教育可以依托社区开设基本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卫生保健教育课程以及维权意识课程等实用性课程,利用“课程学习———知识+能力提升———思维转变”来唤醒失地农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个人的社会融入感,从而带动社区的良好发展。以成人教育为牵引,营造出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合作学习氛围,形成合作共享的发展局面。
2提高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薄弱是失地农民失去就业机会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被城市化以前,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产资料是土地,主要从事第一产业,而今,他们被迫失去了土地,离开了世代赖以生存的基础也就意味着遭受失业窘境。成人教育是一项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职业技能的社会性教育,该教育形式通过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失地农民的个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多层次、多体系、多渠道的成人教育结构,使失地农民各尽其能,满足社会多方需求,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和学习效率。此外,大力倡导校企合作建立成人教育培训基地,实施订单式培训也是提升失地农民技能的可为方式之一。通过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形式多样职业技术培训课程为抓手,来满足不同层次失地农民的不同需求。在失地农民的社区开展各种适用性的职业技术培训课程,广泛开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让他们能拥有一技之长,顺利找到工作。
3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更重要。[8]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仅仅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生产的决定因素已经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劳动力质量的改善。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9]成人教育可以帮助失地农民丰富知识,增加就业能力,直接地促进了失地农民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全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因此,成人教育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失地农民的生存现状表现来看,主要集中在就业与生活两个层面。在就业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是失地农民数量多、就业率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量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的数量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鉴于货币安置的方便性,大多数政府都比较青睐于使用一次性货币补偿政策来打发失地农民,而不提供其他的就业安置政策。农民失去土地以后,被迫投入复杂的劳动力市场,自谋生路,在就业大军中,失地农民显然处于弱势地位,就业率低。二是就业渠道少,难度大。由于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性,失地农民不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没有接受过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所以就业面十分狭窄,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工作。三是工作收入低,稳定性差。由于失地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他们从事的行业一般都具有脏、累、差的特点,不仅质量不高,而且这些工作具有临时性的特点,极不稳定。失地农民随时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四是就业意向不明确。失地农民大多数受教育程度偏低,观念比较落后。失去土地后,对于竞争激烈、种类齐全的劳动市场,他们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该做什么。导致现在许多失地农民找工作存在“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现象。另外,他们大多数不愿意背井离乡,对一些低层次行业存在偏见。五是就业意识薄弱。由于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思想保守、信息闭塞,缺乏主动提升自己的意识和长远的眼光。一方面,失地农民在得到政府给予的土地补偿款之后,往往不知道怎样利用这些财产来提升自己。政府提供的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由于没有强制性,许多失地农民并不愿主动参加类似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失地农民也不主动地去了解和获取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相关技能。此外,失地农民在生活领域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一是经济水平有所下降。一方面,失地之前农民依靠种地有着稳定的经济来源,征地后,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也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劳动技能,由此产生的种种就业问题,使他们的经济来源十分不稳定,经济水平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失地后农民被集体安置在城镇区,被市民化以后,他们要承担市民所承担的一切费用,比如物业费、水电费等等,然而,他们却没有享有和市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待遇。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与为他们及其后代提供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和法律援助等体制不健全,使失地农民失去了安全感。二是身份认同感缺失。长期以来的城乡结构性差异导致失地农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模式与城市生活不同,失地后他们的身份徘徊在农民和市民之间。与此同时,外来群体的加入也使得原来的市民对新入的失地农民的排斥心理,会对失地农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一定的冲击,他们认为城市人不愿意与他们打交道。所以,失地农民一般像往常在农村一样,与同村人之间进行交往,而不与城市人交往,导致失地农民社交圈狭小,文娱方式比较单一,他们没有像城市居民一样参加一些兴趣组织,也没有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三是城市适应性差。由于失地农民多半属于“被城市化”,其身份和心理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全转变,基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使得面对新环境、新身份的失地农民一时还无法去适应城市化的生活。
三、对失地农民开展成人教育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对失地农民开展成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要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资金的投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参与。成人教育机构的设立、师资的配备、教学模式的变革等各方面都面临着种种困境。
1政府保障机制与政策关怀缺失
第一,政府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政策还不健全。除了住房安置和资金补偿之外,健全的就业安置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失地农民的高失业率可以反映出政府在就业安置政策方面的缺失。第二,政府监督机制松散。一些地方政府确实给予失地农民一些成人教育培训,但是由于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和培训制度,一些失地农民不愿主动地参加成人教育培训,但也没人督促和监督其完成培训学习。第三,评估体系的短缺。由于政府没有就业培训质量的相关评估政策,所以一些地方政府提供的失地农民成人教育只限于形式,而不关注教育质量,至于失地农民通过培训到底学到了什么,技术达标与否、无从得知。
2成人教育投入不足
第一,资金不到位。一个国家是否重视成人教育的发展,经费投入状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当前,成人教育投入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统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用于成人学习和教育的费用还不足其教育预算的0.1%。第二,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成人教育老师的资质不高,成人教育培训的老师一般都是外聘来的兼职老师,即使是专职老师,针对失地农民的成人教育培训也显得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成人教育老师的数量不足,每个领域的培训都需要对应专业的老师来指导,而不是由一个老师来承担多种课程。第三,补助体系不太健全。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补助性政策有所欠缺,大部分失地农民只得到了相应的住房安置补贴,却没有就业安置方面的政策规定,大部分失地农民无力支付成人教育培训的相关费用。这种安置政策只在表面上补偿了失地农民的经济损失,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缺乏本土化成人教育模式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同,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就业程度也有所不同。对失地农民开展的成人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本土化的教育模式,它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成人教育模式,也不同于普通成人的成人教育。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在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都要重新思考,要根据本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失地农民的真正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失地农民进行特色化的成人教育;而事实恰恰相反,大部分对失地农民开展的成人教育一般都是照抄照搬学校正规成人教育模式,课程繁杂且不适用,内容不易理解,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
4失地农民学习意愿不强烈
失地农民受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他们一般习惯性地去被动接受社会给予的一切,不懂得如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甚至不愿意去获取知识。具体表现在:一是失地农民对成人教育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成人教育,也不知道成人教育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二是学习兴趣不足。他们认为即使参加了成人教育培训,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期望值普遍较低。三是竞争意识薄弱。当前劳动力市场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失地农民往往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劳动技能有限而被淘汰。自身意识的缺失导致他们无心去了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因而也就难以感受到真实的竞争压力,逆来顺受的心理状态屈服了现实的要求,再加之培训再教育费用的支出,失地农民也就无力再去从根本上提升自己。
通过对失地农民分享成人教育的困境进行系统分析可见,以失地农民分享成人教育的视角,立足成人教育开展的现实挑战,以合作学习的理念探究失地农民成人教育之路,即通过观念转变、体系建设、教学模式变革与师资配备以及社会文化生活与情感培育等方面,使失地农民能够真正快速融合与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
1转变观念,明确教育目的
一方面,要转变成人教育的观念,清楚认识到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以全面提升失地农民的整体素质为指导。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在市场化过程中逐渐倾向于学历层次教育,而成人教育对失地农民来说,应以合作学习观念为主导,遵循素质教育为主、学历教育为辅。在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时,不仅要关注其对知识的需求、学历的需求,而且也要关注其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需求以及角色转变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培养失地农民的自主学习意识、能力与兴趣。面临新的环境和挑战,原来的农耕技能已经丧失其主要作用,失地农民要重新学习市民实践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待人处事,学会承担一个市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成人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学习活动。与此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合作学习的内在属性,作为受教育者的失地农民,也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高学习动力,积极配合成人教育学习活动,这样才能相互促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赫尔巴特的兴趣观指出:“所谓‘兴趣’,是心理上的积极活动,也意味着自我活动,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换言之,兴趣具有积极主动性,使人们具有主动探索的欲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当人的某一层次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更高层次发展,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因此,对失地农民开展成人教育,转变观念是关键,不仅要转变成人教育观,还要转变失地农民的学习观,只有这样,成人教育才能顺利开展,教育质量才会有效提高。
2突出职业能力,打造“政府+企业+社区+学校”四位一体的合作培训体系
首先,政府要重视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制定发展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具体表现为:一是鼓励成人教育学校、社区学校的参与,允许企业、私人机构开设职业技能培训班,保证培训质量。二是成人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失地农民成人教育培训基地,根据企业的需求,形成订单式的就业培训,满足企业用工需求。[10]三是要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由于失地农民大部分被安置在一个小区之中,所以,要以社区为依托开展成人教育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而且更加贴近失地农民的生活,为失地农民打造一个良好的社区学习环境。由于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对象的交叉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使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协同发展,必然会产生1+1>2的倍增效应,成为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新模式。其次,采取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形式。成人教育的培训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也包括全脱产教育、半脱产教育、全业余培训、订单式培训等。为更好地促进失地农民对知识与技能的快速掌握,培训方式必须要灵活多变,要结合失地农民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例如网络远程教育学习等形式。同时还要加强多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破连续教育模式,采取教育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实现“做中学”、“相互学”,以增强失地农民对知识与技能的了解、掌握与运用。最后,拓展实用性强的培训内容。成人教育的培训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当前急需开展的是实用性强、见效快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应根据市场需求,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培训制定有效的培训内容。例如,以非学历为主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时间短、见效快,能够提高教育效率。另一方面,开设本土化的成人教育职业培训课程。成人教育的开展,不仅要关注失地农民自身的特殊性,更要关注失地农民所在地的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特色,根据社会环境及当地文化,适当地更新课程内容,使之更符合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精准定位、补其所需,才能够更好地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3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增强师资力量
因材施教在对失地农民开展的成人教育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特殊教育群体的失地农民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对象的类属特性。由于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在对失地农民进行分班时,应将班级设置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等不同水平,方便把失地农民纳入不同的班级,进行不同的教育内容。另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需求,应根据各自的职业需要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科设置尽可能地符合多样化。师资力量强大与否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的高低,一支好的师资队伍,是维持教育质量的保证。应制定成人教育教师的师资培训制度,建立成人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体系,确保成人教育教师的质量。为鼓励成人教育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提升科研素质和专业能力,英国教育与就业部专门设立了“最佳实践研究奖金”(BestPracticeResearchScholarships)和“专业奖金计划”(ProfessionalBursariesScheme)。[11]我国也应搭建平台,通过师范大学专业人才培养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加强对成人教育方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力度,为失地农民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结构稳定、调配灵活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保证失地农民的学习质量。
4加强社会文化生活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共振,提高社会认同度
失地农民市民化的价值实现需要的不仅仅是以户籍变更为呈现方式,更多的则是需要在理念、心态以及价值观念上的认同。虽然寄希望的愿景是失地农民能够快速调整失地之后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状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失地农民与城市居民在经济收入、文化水平、心理状态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很难在短期内缩小。心理文化适应是失地农民最高等级的适应,只有失地农民完成了心理层面的适应,才算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适应过程,完成了农民市民化的过程。[12]为此,成人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的育人机制,从社会文化生活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对失地农民进行教育,具体表现为:一是帮助失地农民主动去适应,以自我开放的心理来融入社会大环境之中。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是失地农民难以快速接纳的,以主流话语与社会认识为例,多融合的城市文化,势必要吸纳来自不同地区人们的话语方式,形成一种新型的话语体系,如“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等网络话语的使用,更是背离了失地农民原始的文化认同,使其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因此,必须要引导失地农民改变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思想上走向开放,通过参加健康的、有益的社会文化活动,主动去适应城市发展的节奏。二是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失地农民可能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以及社会认识上的局限性,对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难以透过表象看清本质。所以,要引导失地农民提高思想认识,帮助他们形成对挫折、困难甚至不公平待遇的正确认识和客观态度,引导其正确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得与失、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136.
[2]刘英丽.GDP诱惑与失地农民[J].新闻周刊,2003(48):24—26.
[3]王晓君.失地农民市民化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施[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7.
[4]王佩.成人教育促进失地农民社会融入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3(24):42—45.
[5]宋立平,马海洋.成人教育促进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154—156.
[6]赵传兵.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教育需求及应对[J].成人教育,2013(7):43—45.
[7]高志敏.“成人教育”概念辨析[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1):5—10.
[8]李伟林,吴望春.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区教育开展策略研究[J].成人教育,2012(7):74—77.
[9]王颖.论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D].长春:吉林大学,2004.
[10]杜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困境与出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2):31—36.
[11]董显辉.英国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策略及其启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12(3):95—99.
[12]王晓君.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及成人教育的因应举措[J].成人教育,2007(2):56—58.
作者:周小云 单位:新余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