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化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摘要: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面广、专业名词繁多、概念抽象难懂、理论性强,是大多数护理学专业教师和学生较为头疼的一门基础课程。为了改变生物化学“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增加生化课堂的趣味性,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文章通过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提出了几点具体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建议,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护理专业;实践

1注重教学内容联系与逻辑性

《生物化学》课程涉及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和调控规律等多个领域,包含蛋白质、核酸化学、酶化学与维生素、脂类代谢、氨基酸代谢、蛋白质与核酸的生物合成等内容,相对于护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来讲,生物化学本身内容就复杂繁多、抽象难懂,且存在较多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大多数护理专业学生较为头疼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保证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需要自己先形成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借助于框架式结构图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有效的保障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改革。具体而言,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先以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等内容为主线进行讲解,再从静态生化和动态生化两个方向分别开展教学,最后引导学生讨论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记忆,强化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师讲解“核苷酸代谢”相关内容时,可以将核苷酸的合成与分解作为结构图主干,然后从核苷酸的合成进行扩展,延伸出核苷酸的从头合成与补救合成途径,利用框架结构图加深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形成知识体系。此外,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坚持生化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教师要实时关注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资讯,及时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引用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例如,教师在讲授衍生物、酶的失活及细胞凋亡等相关内容时,可以将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加入其中,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展知识面,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2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正所谓“有法却无定法,教无定法是为至法”,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组织生物化学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可以应用以下集中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2.1问题教学法

教师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法来组织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基础,让学生成为问题思考与探究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析与讨论,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讨论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对“丝氨酸蛋白酶的催化特异性”这一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胰蛋白酶为什么会特定水解碱性氨基酸的羧基和其他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形成肽键?凝乳蛋白酶催化水解的是芳香族氨基酸的羧基与其他氨基酸的氨基之间形成的肽键吗?”借助于这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自愿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从而保障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2.2案例教学法

教师还可运用案例教学法来组织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选择真实生动的典型案例,并围绕案例设计相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分析问题,作出判断,从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实现生物化学教学的有效改革。例如,在讲授“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疯牛病的发生”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这一实际生活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探究疯牛病的致病机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和结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目的[2]。

2.3对比教学法

生物化学课程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复杂繁多,并且有些知识是相对亦或者是相平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利用归纳、总结、分析、比较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改革,将生物化学各方面内容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帮助学生掌握和了解各知识点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授课内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的相关内容进行对记忆;在讲授DNA分子组成与结构相关内容时,可以与结构组成相似的RNA分子一起进行分析讲解;此外,对于课本里出现的一些相似、相近的专业术语也可以应用对比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比如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辅酶与辅基、酶与酶原、核酸与核苷酸等等。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印象,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更好掌握知识点。

3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改革

相对于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模式而言,信息化教学手段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具有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数字、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为一体,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的完成教学任务的特点。借助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视觉化、形象化和互动化,可以有效的利用听觉、视觉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教师讲解蛋白质、核酸结构和功能时,可以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将这些物质的分子结构直观的呈现出来,也可运用动画或视频对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物质代谢活动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使重点、难点内容更容易理解掌握,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也日益丰富,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把黑板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整合,也要将微课、慕课、移动教学平台、校园学习平台、虚拟仿真软件等全新的、生动的信息化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教学中,合理规划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使学生轻松掌握教学内容,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胰凝乳蛋白酶三联体催化机制”时,内容复杂抽象,晦涩难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在平台上观看指定的教学视频,授课时再利用三维动画生动形象的直观展示催化机制,使整个催化过程在学生脑海中清晰明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复杂、多因素的系统,其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生化内容,为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终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教学成为了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过程,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本文通过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尝试,从积极注重教学内容联系与逻辑性、创新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希望几点浅见能够对以后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起到一点借鉴作用,能为培养出满足新时代需求的护理人才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荷,刘彩虹.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6,(11).

[2]王米雪.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7,(10).

作者:李晶晶 单位: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