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方乡村成人教育定位与功能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乡村成人教育定位与功能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方乡村成人教育定位与功能分析

【摘要】本文对乡村振兴与乡村成人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定位与功能,即:助力技术农业,促进产业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文化道德素养,实现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成人教育;乡村治理;乡风文明

从1982年到2020年期间,我国相继了22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些文件主题都聚焦“三农”问题。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正处于发展停滞期的乡村成人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

一、乡村振兴与乡村成人教育关系分析

(一)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成人教育的全面发展带来机遇。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对新时期我国乡村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要求。建国之初,乡村成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扫盲,经过几十年发展,这个目标已经实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向前推进,农民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阻碍了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成人教育的目标转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乡村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为基础,以满足各地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创业创新能力。乡村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可以为农业现代化输送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这也有助于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成为必然,乡村成人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农村三产融合带来了很多新变化,农村会出现很多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成人教育需要发挥引领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具体来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贴切的主题培训教育,让农民认识到农村经济结构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为了能够发挥三产融合对农村结构的优化作用,需要通过乡村成人教育提高农民的各项能力,例如农业技术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成人教育的政策制度基础得到了保证。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地方乡村成人教育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很多成人教育学校名存实亡。借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各地政府开始注重发展乡村成人教育,并且投入了一定资源,使得乡村成人教育焕发了生机。

(二)乡村成人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价值。一是乡村成人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农民的基本文化素质,通过教育可以提升他们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乡村成人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宣传讲解项目普及党中央的扶贫政策,进而激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意识的脱贫。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主要体现在经济贫困与思想意识贫困,并且意识贫困会导致永久的经济贫困。因此,通过乡村成人教育的科普宣传教育对他们进行意识扶贫,让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民深入了解党中央的各项扶贫政策,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二是乡村成人教育可以起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其中乡村文盲数量的持续减少就是佐证之一。通过开展乡村成人教育,使得农村地区人口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心与道德修养都得到了提升,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文明。三是乡村成人教育助推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创新,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开展乡村成人教育,引导农民选择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促使他们远离陈规陋习与低级趣味。通过培养一批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者与管理者,使得各具特色底蕴浓厚的乡村文化发扬光大。通过先进科学技术、规范管理方式与乡村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创新乡村文化的方式与内容。

二、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现状分析

2017年吉林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数为3560人,在校生数为7429人,毕业生数为5948人。其中农民高等学校招生数为346人,在校生数为673人,毕业生数为444人,分别占比重为9.7%、9.1%、7.5%。2018年吉林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数为4690人,在校生数为8392人,毕业生数为3709人。其中农民高等学校招生数为441人,在校生数为787人,毕业生数为327人,分别占比重为9.4%、9.4%、8.8%[1]。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培训的主要机构,农广校在吉林省范围内下设9所市级分校,44所县级分校,969所乡镇教学班。自从2016年以来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吉林省农广校以培养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培训工作,为吉林省农业现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吉林省在乡村成人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是为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2016年吉林省正式实施“1231农民培训工程”。选送一百名农民到国外学习;派遣两千名农民到国内进行教育培训;组织三万名农民开展省内教育学习;在冬春两季开展一百万名农民的教育培训活动。经过近四年发展,吉林省共有450名新型职业农民在日本、荷兰等国家学习,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二是吉林省各地区开展各具特色的乡村成人教育主题教育培训学习活动,提升了吉林省各地区农民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例如,2019年11月吉林市农广校组织了为期十五天的水稻产业教育学习活动。八十名学员通过系统集中理论学习与实际参观学习两种方式,参加了专业的教育培训学习。三是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提供教育培训服务。为了满足农民对于农业信息与专业技术的学习需求,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方式多元化且具有创新性。例如,在今年受到肺炎疫情影响的春耕时节,延吉农广校通过微信群开展线上农民教育培训与指导,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这种教育培训方式突破了时空限制,从而确保该地区农民顺利进行春耕生产。

三、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定位功能分析

(一)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定位。当前,只有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明确自身定位,才能进一步持续健康地发展并且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乡村成人教育占有重要位置,它对我国的中高职教育和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起到补充作用。它是我国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它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国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决心与目的。众所周知,教育需要为社会服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乡村成人教育也不例外,它必须要为乡村发展服务,为乡村地区的农民发展提供教育资源,为农村农业现代化服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需要立足吉林省乡村实际情况,为一千一百万吉林农民的幸福生活服务,引导和帮助吉林农民凭借自身的智力资源与体力资源,找准方向勇于拼搏,创造属于吉林农民的小康生活。因此,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的定位:以吉林省农民为主体,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培训方式,满足各类农民群体的现实教育需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现吉林省“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梦想。

(二)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具体功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二十字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依据二十字总要求,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需要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1.助力技术农业,促进产业增值,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优化发展,大力推进三产融合,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养、推进农业科技化、发展现代农业。这些都是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需要实现的经济功能目标。一是农业生产经营中,农民素质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需要注重提升农民的农业科技技能水平。具体可以通过各地区农广校的定期集中培训学习、针对各种农业机械操作开发网上微课、组织全省范围的农业科技应用比赛等多种方式,加大吉林省农民的农业科技技能应用水平。实现农业吉林省农业种植良种化、加大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普及农业机械化。二是针对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经营管理类知识培训,重点聚焦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管理、品牌化发展、市场营销环节等领域,利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方式提高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效率,争取打造一批具有吉林特色的名牌农产品,例如食用菌、甘草、人参等,这些吉林省特色农作物的深层次加工以及市场化运作与品牌化管理,非常需要培养一批懂农业、善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吉林省的农业产业结构,结合特色资源进行三产融合。2.提升农民文化道德素养,实现乡风文明。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通过提高全省农民的文化和思想道道素养,全面发展吉林省乡村文化事业,传承、发扬并创新吉林白山黑土的特色乡土文化,实现吉林省乡村文化振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吉林省乡村人口基本以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群体为主,这部分群体受教育水平较低、思想保守、法制观念淡薄,对于先进的精神文化需求较低。因此需要因地制宜采用各种恰当的教育方式,提高老年人和妇女的文化素质,帮助儿童群体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引导他们参与到本地区的乡村文化建设中。另外,现在吉林省一些乡村种出现“富了口袋空了脑袋”的现象,一些农民参与各种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乡村青少年群体受到低俗文化活动的荼毒,奢靡攀比风气抬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需要定期及时开展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教育宣传活动,并且调动农民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参与到正能量的文化学习活动中,丰富农民的业务文化生活,繁荣乡村文化事业。3.推进乡村治理,建设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吉林省乡村成人教育在推进乡村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在吉林省一些经济落后的乡村中,智力和体力条件优越的农民进城生活,乡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各地区的农广校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开发各种主题培训教育项目,提升乡村基层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进而提高贫困乡村基层自治工作的效率。二是很多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并且为了进行农业生产,增加个人家庭经济收入,基本上不会参与到村集体的公共事务中。乡村成人教育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让农民明白他们具有的权利。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到乡村政治事务中,推进乡村基层共同治理进程。

【参考文献】

[1]孙世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发展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18

[2]李国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J].中州学刊,2018,1

作者:杜冰冰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