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成人教育校本培训创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成人教育校本培训创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成人教育校本培训创建

一、专业化——成人教育师资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园地将会荒芜,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今天,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强劲的思想浪潮,极大地推动了许多国家教师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的建立。

1、教师专业化的背景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随意化到专业化,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从现代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的建立、教师开始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算起,教师专业化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进程。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对教师“量”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从关注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和权利转向重视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在此背景下,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这就要求教师的培养培训机构,要求国家的教师管理保障制度,都实现相应的重大变革。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而成人师资专业化问题也日益被视为影响成人教育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环节。

2、成人教育师资专业化的内涵

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从专业职业的特征来看,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历程。而由于成人教育内容的多样化、教育活动的类商品化以及教学形式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成人教育的教师在思想素养、专业实践能力和处理问题的创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要求比普通教育教师更高,在专业化道路上面临的挑战更大。成人师资专业化的标准从广义上讲包括两大方面: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与客观环境。其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受过较长时间的专门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二是具有专门的成人发展与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三是具备教育实践能力,包括教育活动组织能力,教育反应意识,教育监控能力,对成人的行为、学习、交往、情感的指导能力,创设有利于成人发展的环境,特别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支持、互助性伙伴关系等;四是具有专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除教师自身发展外,良好客观环境的创设也是教师专业化标准的重要方面,如创建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严格而专门的职前训练;提供多途径、多形式的教师在职进修机会,以发展和提高其专业水平;为教师提供参与研究的机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鼓励其积极参与科研;建立教师专业团体;制定严格的教师选拔和任用制度;提高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等。在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中,其内外两方面标准都必不可少,仅强调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或仅创设良好的外界环境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化,只有这两方面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才能为教师专业化创造良好条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应看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校本培训——成人师资专业化的新的动力和方向

1、校本培训与成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一词界定的关键在于对“校本(school-based)”的认识。一般认为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工作时间,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一种理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意指从学校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展开的各类研究、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出学校的种种潜力。校本培训是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互教互学为基本形式,在岗业余自学的一种进修模式。其由学校发起组织,它既可以在整个学校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部分部门或某一科目上进行,同时还可以是两三所学校间相互合作。成人院校教师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成人学校教育改革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立足于本院校,立足于教师本人,立足于本专业特色的“三本”教师教育理念与模式。其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成人院校教师校本教育是针对本院校教师开展的教师在职教育,因为成人院校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校本教育的对象就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又由于成人院校教师有的来自不同的高校,有的来自科研单位,在理论和技能方面各有专长,他们在接受校本教育时就会体现出一定的互补性。

二是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与针对性。教育内容往往是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来确定的,由于教育目标的复合性,决定了教育内容必须是多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而教育对象的需求又各不相同,要求教育内容必须针对受教育的教师,充分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三是教育形式的灵活性和特色性。校本教育虽然是基于教师所在院校,但其组织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而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由于是对成人院校教师施行的校本教育,因而它的教学形式在灵活多样的同时,仅仅围绕“成人教育”这一核心,具有不同于中小学教师校本教育的独特之处。

2、成人院校教师校本教育的模式构建

(1)教育目标:更新理念、完善知能、学会创新

成人院校教师校本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完善的知识能力,以及创造精神的特色教师。更新理念是指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在信念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了解、尊重、并解放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其成为“人文型”教师;完善知能主要是通过校本教育,让成人院校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以及终身发展能力,使其成为“三师型”教师;学会创新就是要围绕培养教师创新能力的目标,将本校教师塑造成有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教学方法的“反思型”教师。

(2)教学内容: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

首先,以教师为本。以往的教师在职教育偏重国家的需要和学校的需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搞统一内容、统一要求和统一进度,忽视成人教师的个性发展与个体差异,不能满足教师自身发展需要。校本教育则以教师的需要为本,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精神,弘扬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其次,以能力为本。以往的教师在职教育偏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忽视成人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校本教育不应再以传授知识为导向,而应在完善知识的前提下,将能力培养作为校本教育的关键;第三,以发展为本。以往的教师在职教育偏重教师学历层次的补偿。校本教育则追求教师个体的发展,充分考虑教师的差异性,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需要和教师的能力水平选择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教育方式:多样性、特色性、灵活性

第一,名师导学式。名师可以是学院聘请的学科理论专家或技术人员,也可以是本院校在该领域内有特长的教师。这种模式是让有接受某方面教育需求的教师跟随名师学习或直接担任其助手,导学者与被指导者直接对话,在学习和协作中丰富教师知识和提高能力。第二,相长互学式。成人院校教师有的偏重知识理论,有的长于操作技能,各有千秋,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本校资源,让教师教学结对,教学相长。教师熟悉彼此特点,可以随时接受教育,又能随时施行教育,更利于因材施教,产生1+l>2的效果。同时,成人学员来自社会,有着丰富的工作和实践经验,也是宝贵的学习资源,这种独特的“教学相长”的优势是其它类型的学校不具备的。第三,科研治学式。成人院校教师应发挥成人学校的科研优势,挖掘科研潜力,借助科研课题的研究,既促进学校变革,又能培养出一批“研究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第四,网络教学式。借助于现有的网络教学的远程教育设施,让本校教师接触更多的成人教育信息,实现校际交流和个别化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个性化。

(4)教育管理:支持性环境、过程性评价

首先,营造支持性环境。在倡导“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时代,成人院校教师校本教育应形成一种支持性管理环境。所谓支持性管理环境,就是管理者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变“管制”为“支持”,在校本教育过程中主要起发动、维持、深化作用。其次,开展过程性评价。传统的评价多注重终结性评价,在确定教师评价标准时,往往又“以事为本”,重结果(成果)而不重过程,重物质而轻精神。这种评价机制忽略结果的成因分析,缺乏对效果的全面分析、考察,评价往往失之偏颇,很容易挫伤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校本教育的评价应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始终,而非活动结束后的一个环节,即采用过程评价。此外,校本教育要在重视领导、专家评价的同时,采用多主体评价,更多地接受教师的自我评价。对于评价结果的处理,应着眼于追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校本教育模式。今天,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国际化潮流,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核心途径的教师教育也从传统的终结性走向发展性,从机构培训走向校本教育。成人院校教师校本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师在职教育模式的局限性,顺应教师教育开放性发展潮流,突出成人院校教育特色,注重成人教师的主体性。这种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必然会推动成人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