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城市雕塑的民族化创作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载体,成为调节城市空间和市民视觉审美的重要资源,对于提升城市艺术内涵和美育有着重要作用。从辛亥革命至今,中国经历了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巨大转变,而中国城市雕塑在发展历程中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本文从城市雕塑民族化意识起源入手,分别从民族化表现形式以及当代城市雕塑所凸显出来的问题研究当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雕塑的民族化创作方向,以期为推动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城市;意识;雕塑;民族化;创作
一、中国雕塑民族化意识起源与发展
1.民族化雕塑意识的起源辛亥革命之后,一批留学归国的艺术青年远涉重洋,学习西方雕塑,为中国雕塑开辟了新的创作空间和土壤。由此,中国城市雕塑逐渐走向良性发展道路,与此同时,中国雕塑教育也逐渐形成规范的教学体系,但受制于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一直并未有突破性发展。从这一时期的《孙中山总理像》《悲怆女人》等代表性作品不难看出,中国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是借用西式雕塑手法表现中国题材的简易形式。孙振华就曾把20世纪初到40年代这段时间段归结为“如何把西方古典雕塑样式学到手,在中国建立一个西方学院派教育体系”的过程。从长远角度而言,以李金发为代表的留欧艺术家对于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堆民族化问题及主题表现的创作热情,为中国雕塑民族化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20世纪50年代,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代表的美术院校在中国建立了一套苏式教学模式,中国雕塑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本质变化,中国雕塑在融合苏式雕塑的基础上,结合了西方写实传统。如这一时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与十大建筑相匹配的大型雕塑,融合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体现了中国民族特色,亦代表了当时中国城市雕塑的最高创作水平。王朝闻先生曾评价它是:“纪念性欲创造性的对立统一;雕塑形象的生动性与概括性的对立统一;吸收外国优良经验与坚持中华民族艺术风格的对统一;爱国主义与反对因循守旧的随礼统一”。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对于民族化创作意识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并在创作过程中付诸实践。2.城市雕塑民族化意识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标志着我国结束了十年动乱的混乱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的文化艺术活动进入了良性发展道路。进入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实施,外国现代艺术理念渐渐影响着中国美术的发展,对于个性化形式表达以及对个体意识的觉醒,影响着新生代艺术家的创作。85美术思潮之口,中国无论从以小众审美的架上雕塑乃至大众审美的城市雕塑,艺术家从创作理念上真正摆脱了为政治服务、为社会意识形态服务的局面,雕塑创作逐渐进入了艺术家认知个体价值和对哲学命题再思考的新环境,这种现象的形成,既包含有艺术家对以来创作弊病的控诉与反思,也包含着艺术家基于当代艺术革命的自我提升。与此同时,对于西方艺术和雕塑的多维介入,也促使中国雕塑家更多关注中国雕塑的内在品格,关于民族化创作的思考不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1985年由潘鹤、王克庆、郭其祥、程允贤的《和平少女》,整个少女的形象自然生动,给人以舒缓轻柔的阳光感。雕塑造型设计博采中西之长,既有西方雕塑对造型的严谨考究,却不拘泥于写实雕塑的创作手法,从形式上来看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此外,关于民族化创作的探索,诸如孙振华、杨建觉创作的《深圳人的一天》,以新闻纪实的方式展现了特定时间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为城雕创作开创了有益的创作方向。从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雕塑民族化创作意识逐渐成为雕塑创作的共识,越来越多的雕塑家认识到,在艺术风格日趋多样化的今天,民族化创作不仅是中国城雕树立独特品格的需要,更是中国雕塑未来发展的必然。进入21世纪之后,城市雕塑民族化的创作意识逐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现代雕塑的多样化形式影响了一大批雕塑家的实验性的创作实践,艺术家在寻求民族化语言构建的同时,注重个性表达,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
二、城市雕塑民族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创作概念化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日益提升。城市雕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定性为面子工程,成为城市装饰不可或缺的“产品”。据《人民日报》调查统计,上海在1989年到2001年的12年间,城市雕塑较解放后30年上升了20倍,而其中的优良品只占10%。而更多的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一味的套用“希望”“发展”等名词,脱离了城市历史及文化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近30年来,以不锈钢类“托球式”雕塑有数十万座。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对此曾评价:“几根柱子撑起一只球,名曰“开发区大有希望”,几束浪花托起一只球,名曰“长江明珠”,几只手支起一只球,名曰“托起明天的太阳”。近三十年来,全国有近20万只球升起来了。这种滑稽的社会文化现象全世界罕见。”这种概念化创作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体制是制约城雕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城市雕塑的形成分析,城市雕塑是由政府主导、艺术家设计并参与制作的。但从实际操作中来看,艺术家的创作通常并非是独立的,由于决策者往往直接参与作品风格以及构成形式设计,这极大的制约了艺术家的创作,固定价值需求以及形式的过多干预使得城雕成为多方妥协的产物。2.忽视环境关系优秀的城市雕塑是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传承城市精神和历史。城市雕塑的视觉表现并非是单独存在的,首先,从雕塑的形式内在而言,城雕作为完整展现一种价值诉求的作品,它包含自身的形式、尺度与空间。然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大众则是通过城雕的形式以及所处的整个环境从而对对象产生系统的认知。因此,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契合程度是审验一件城市雕塑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从国内的城雕来看,创作者往往痴迷于关注雕塑形式设计,而容易忽略环境对雕塑的衬托与制衡。例如南京市中心新街口曾建设一个《三把钥匙》的雕塑作品,作品以三把钥匙的形式,套用“科学”、“民族”、“法制”打开现代化大门的概念,但由于作品钥匙的形象感较弱,且与南京身后的文化积淀联系性较弱,被市民戏称为“三把菜刀”。最终这件饱受诟病的雕塑被迅速拆除,并重新设计了一座庄严肃穆的孙中山先生像,这一题材和作品形象较好的衬托了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遂得到了市民的认同。如果说概念化的创作模式是中国城市雕塑的体制问题,那么环境与城雕的协调性问题则是创作与设计的能力问题。从上述分析中即不难看出,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广义上来看,优秀的城市雕塑应当是包含了城市历史、文化、地域审美等诸多因素的环境思考。狭义上的环境对象则是包括雕塑周边视角、建筑物高度、对象色彩、光源等实际安装环境考量。如果忽略了城雕所处的地域及环境,那么创作只能沦为形式主义的附庸品,失去了作为城市雕塑的意义。
三、中国雕塑民族化创作方向
1.寻求民族传统雕塑的创新形式重构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民族的价值信仰所在,民族之内所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丰厚的传统雕塑遗存。从传统雕塑出发,回归中国本土雕塑创作语言及形式构成,是当代雕塑民族化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国传统雕塑的学习,包含两方面。一是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雕塑历史悠久,在对民族传统雕塑形式的学习应当是系统而全面的,古代雕塑起源于中国画,而魏晋时期的石刻艺术则吸收了传统纹样的装饰形式,并在后世得到了发扬。可以说中国古典雕塑的形式特征是与中国画和民间艺术是分不开的。因此,将古典雕塑作为单独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显然是片面的。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在认识应当以科学、系统的方法,划分历史时期对古典雕塑中具象的塑造方法、可识的具象、抽象符号进行归纳分析。其次是要从艺术构成对古代雕塑进行形式解构,从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言,中国雕塑虽然如中国画一样以塑“意”为先,但这种意象表现是与西方雕塑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雕塑经历了由简洁概念化的抽象造型发展为造型严谨、具有严肃创作法则的艺术活动。从形式入手,不难发觉,中国雕塑的构成形式都是有章可循的,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写道:“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谓之吴装,雕塑之家,亦有吴装。”由此可见,画与塑是相通的。从文化和历史发展角度而言,中国传统美术基本经历了一个从简洁概念化的抽象造型趋向严肃生活化的过程,艺术家只有对此进行潜心研究,才能完整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加强对传统文化表象符号下所蕴含的精神内核。2.构建城市雕塑与古典哲学文化溯源无论是雕塑或是绘画,谈及中西差别,有一个普遍为学界和大众接受的观念是:中国艺术是传神的,重写意。西方艺术是科学的,重写实。细究这一共识得出的原因,其差别并不在形式,而在于文化,通俗的来讲,大的文化环境决定了民族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决定了造物美术活动。中国书画数千年来尊崇有统一的美学思想,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长久以来形成的哲学观是分不开的。简而言之,即是以老庄哲学为基础,衍生出以“虚、明、静”为审美特征的价值标准,从长远来看,中国雕塑民族化创作倘若要走向良性发展之路,必须从中国古典哲学出发,构建现代城市雕塑法则与古典文化的溯源关系,从文化中寻求形式与哲学的文化同一性。如果仅仅立足于象形象意等形式主义追求,中国城市雕塑民族化的改革只能停留在表层的方向性改良。真正的民族化改革需要艺术家树立时代雕塑实验性创作尝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转变以西方雕塑价值审美和创作形式主导的误区,树立以民族文脉精神为依据的创作意识,。吴为山是研究现代雕塑与传统美学精神的践行者,他力倡“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主张雕塑应当体现中国山水、自然的气韵,为中国雕塑民族化发展提供了先验循迹。整体而言,城市雕塑民族化创作应当追本溯源,从中国哲学和文脉中出发,在汲取传统雕塑与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现代有关现代雕塑及视觉传达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灵活变通地在对象题材中寻找创新表现方式,才能实现城市雕塑在民族化进程中形式和表现语言及内涵的共融统一。3.提升城市雕塑作者的创作能力伴随雕塑产业的发展,在城市雕塑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雕塑的立体化艺术形式,通过艺术价值的传承,积极引导欣赏者通过不同角度提高对雕塑文化的认识。通过研究发现,在城市雕塑的过程中,对于同一个作品,在不同角度都存在着不同的艺术价值,其感染力十分明显,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对创作者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通过民族化创作理念的融入,可以充分展现城市雕塑的艺术性及民族性特点,为文化内容的传承及创新提供保障。因此,对于中国城市雕塑的创作者,应该认清民族化的文化价值,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在创作手法、创作空间空间等方面融入民族意识,并借鉴多种形象塑造方法,提高作品塑造的价值性,实现作品艺术的有效传达。同时,在作品形象艺术传达中,其整体的设计需要充分展现艺术的拓展性及融合性,并通过对情感价值内涵的展现,升华作品创作的整体形象,从而充分展现出城市雕塑的民族化艺术理念,提高作品创作的延伸性及魅力性,为现代文化的传承以及艺术价值的升华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城市雕塑民族化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中国雕塑中的民族化内涵,明确雕塑发展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进行文化传承理念的构建,以保证中国城市建设中,雕塑民族化的全面体现。通常状况下,在中国城市雕塑民族文化完善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民族传统雕塑的创新、与哲学文化的融合以及作者探索能力的提升,进行雕塑艺术的整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雕塑创作的价值性及艺术性。
参考文献:
[1]陈少峰.中国雕塑史[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
[2]施惠.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3]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4]蔡增杰.中国城市雕塑的现状及改进[J].城市问题,2008(05).
[5]白•巴干.论城市雕塑的民族性和现代性[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01).
[6]马天羽.中国城市雕塑发展与实践的契机[J].装饰,2003(05).
[7]刘骧群.中国当代城市雕塑的形式特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作者:郑志杰 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