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雕塑建设问题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在城市设置的雕塑,其实不仅可以增强市民对城市体验的强度和深度,激发被统一、枯燥的体制化所压抑的好奇、赞叹和探索等感觉意识,让市民在欣赏美的雕塑作品时,对周围场所也注入感情,在观念上对空间领域加以扩充,把街道、城市看作是自我的延伸,缓解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矛盾,让市民学会自觉爱护自己的城市。此外,城市雕塑的设立还可以让一个城市变得更加富有人情味和历史感。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有着大量的历史遗迹以及各种典故,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很多真正体现人情味的环境都被破坏殆尽,一个模式的城市建设不断清洗、重构人们的价值观念,工作的重复化、生活的表面化和文化的碎片化以及城市的标准化,让城市变得严重雷同,缺乏各种新意,现代人的心灵也失去了畅想的空间,迷失了对美的追求。为了寻回遗失的美好,通过在公共空间设置雕塑,有可能形成一种陶冶性情的精神空间,使我们生活、工作的环境既客观存在又能够让我们的认识、审美和心理功能向更高层次演进。所以说,一件经典的城市雕塑可能会成为国家、民族和整个文明的象征。例如,当我们提到丹麦时马上会想到坐落在朗格宁湾的《美人鱼》雕像,这座诞生近百年的雕像象征着青春、美丽、善良,是丹麦的国之瑰宝,丹麦人将每年的8月23日定为美人鱼的生日,每到此时,人们会自发地来到朗格宁海湾为她庆祝,这座雕像让每个丹麦人都为之自豪。
国内城市雕塑现状
20世纪50年代,城市雕塑开始正式进入公众视野。90年代以后受市场经济影响,雕塑的功能和意义发生了重大转变,之前集中在烈士陵园和革命英雄纪念馆的雕塑,开始走进市民的生活,进入城市的街区,雕塑的设计逐步摆脱过去的“高”“大”“红”,转而回归到对城市文脉的关怀和建构中来,各种顺应时代表现城市的故事、生活和习俗的雕塑应运而生。反映都市生活的雕塑,是对普通市民生活的一种精炼,在情感上更贴近市民,能使大家在平淡无奇的世俗中,有意识的通过“美”的力量来恢复城市的人情味和人文性。可以说,优秀的城市雕塑如同“悦耳的音乐,能够帮助人们恢复疲劳。悦目,则可以增加美的享受。美的雕塑也就是悦目的乐音”。我们期望通过艺术来美化城市的愿望固然是好的,然而,现实中,城市雕塑的现状却是不容忽视的。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媒体上关于中国城市公共雕塑的争议频频出现,城市精神的缺失直接导致城市中出现许多让人摸不着头脑和如出一辙的雕塑。这些在题材或形式上粗制滥造、千城一面的生活景观雕塑,对市民产生不了任何精神引领的作用。
关于城市雕塑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中国城市雕塑的数量虽遥遥领先,却少有精品,如果继续放任我们的城市将被这些没有个性的雕塑包围,那么我们的家园将变得毫无诗意可言。因此,针对目前城市雕塑创作的平庸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追求城市雕塑的经典化
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和居民智慧的代表,笔者认为,它的存在主要分为两个层次,最基本的一个层次,它是一个视觉的焦点和调解者。现代都市到处充斥着直角的钢筋水泥,在生硬且单调的直线中,我们需要用艺术来美化生活,从视觉上享受到美。像意大利梅迪奇宫前的海神像,其垂直的形象与它背后高耸的建筑角部线条相呼应,两者的结合,如同空间的转轴,造成了有趣的视觉错角,雕像明快的色与自然的曲线,很容易抓住人们的视线,从视觉上缓和了梅迪奇宫墙角高而锐利的边缘线带来的压迫感。所以说,作为视觉环境的调解者,雕塑能在枯燥无味的环境中带动我们的情绪。遗憾的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很多城市都设立了各种各样的雕塑,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但是结果却让人失望,究其原因,首先是雕塑过于平庸。过于标准化的城市生活与盛行的大众消费文化,使得市民的视觉追求变得庸俗且单调,雕塑艺术家们如果单单从“好看”的角度来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的话,则很难创作出饱含灵性的作品,如何能发挥出其更高层次的作用呢?城市雕塑的第二个层次应作为城市人文精神的一种见证,要体现城市的精神品质、城市性格,甚至是更高层次,即一个时代的智慧。例如,新加坡的《鱼尾狮》和布拉格的《牛》,通过雕塑的形式将城市的古老品质和优良传统融入到整个城市的精神空间之中,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丰富的思想和元素,可以给城市雕塑的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的灵感。所以说,城市雕塑“其内涵必然是超越世俗、超越平庸、超越个体的,它是以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认同感来实现的”。它所要告诉人们的,不光是城市的故事、习俗,还承担着建构城市的人性空间,唤起人们憧憬美好感情和理想生活的作用。雕塑家必须从朴素的生活为原型,抱着对美的强烈欲望和美学追求,才能把“真”“善”“美”的普遍价值和谐地融入到作品之中,发挥雕塑作为精神支点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让人摆脱物欲的束缚,关注精神上的深层需求。正因为此,城市相关的管理者在对待雕塑设置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要结合城市精神以及历史底蕴来设计创作雕塑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现代城市雕塑的建设更加合理,创造出更多精品。
2注重城市雕塑的形式美
美,从来就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即便我们不了解贝尼尼、米开朗基罗等大师作品背后所包含的宗教寓意,但我们还是会被其形式所呈现出的节奏和韵律所征服。虽说雕塑作品的背后需要有主题来支撑,但内容却不是产生美的首要条件,对于视觉艺术而言,比例、材质、块面、线条以及色彩等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才是产生视觉美的必要条件。目前,大部分人对城市雕塑的解读,还停留在看图说话的阶段,更多吸引大众目光的是作品的叙事性,其实对于艺术品来说,材料、姿态、色彩本身就具有美感。以材料为例,雕塑的选材多种多样,每种材料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属性,如金、木、石三者光泽各异,质地不同,所代表的品格和引起的审美体验也大为不同。海地现代美术馆草坪上的“花床”,完全由藤蔓、花卉所构成,比起用无生命的材料建造的作品,生意蓬勃的植物显然更具灵性,它通过植物生长、变化、消亡的过程向人类展示了生命的崇高美。近几年,废弃的材料也被艺术家们赋予了独特的美学价值。在巴黎,有艺术家将丢弃的瓶子、手袋堆砌起来,塞进透明的玻璃箱或堆成一座小山,赋予这些废物以崭新、深刻的内涵,以此向人们展示现代文明的理想与辛勤、物欲与污秽的一面。还有一些利用带有残缺、划痕的废金属,将冷、硬、破损等材质特征与主题相融合,既表达了对机械文明的感慨,又透露出对工业文明下人际关系隔离、冷漠的某种抗议。鉴于此,艺术家在雕塑材料的选择上,要注重材质肌理的美学价值与雕塑精神意义的契合,挖掘材料的多样性,尽量选用与主题、功能和环境相协调的材料,力求让雕塑的意义和材质属性达到了深刻的一致,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材料的美学价值。
3发挥城市雕塑的审美教育价值
我们的城市在美学上的发展和老百姓审美培养的不平衡,使得官员的审美情趣在城雕建设中占据着霸权地位。正因如此,加强民众的审美教育成为了城市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初即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认为艺术之美可以陶冶情操,令人赏心悦目。事实上,直到今天我们都还没有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个目标。公众的审美知觉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我们每天所累积的视觉经验中日渐形成的。我们日常看到的东西越丰富,越精彩,我们的审美感受力也就进化得越发达,雕塑只有让市民产生认同,愿意驻足观赏并产生审美情感,这样其作为公众艺术品的审美教育价值才算是体现了出来。因此,设计师在设计一个雕塑时要增强雕塑的可看性、可读性,通过雕塑赋予寻常的场所别样的美感。我们的公园最常见的就是儿童嬉戏的组雕,商业区最多的是结伴购物的美女雕像,这些类型化的雕塑无疑会造成审美上的疲乏和迟钝。为了发挥出雕塑提升审美知觉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城市雕塑中借鉴一二。在巴塞尔布留古林根植物园的步道上,耸立着由布鲁诺•列乌斯设计的一排行道树般造型的木雕,这些被切断、剥去皮的“树”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像濒死挣扎的人一样在狂舞,它们的存在似乎和人类的生命有着某种联系。当人们经过这组奇形怪状的“树”下时,难免会感叹时光飞逝中,有的人听凭自然,有的人直到最后还在为生存而挣扎,经由这种抽象的美,我们体会到了对待不同生命的态度。又如,在法兰克福的大街中心,有一座体积庞大类似日晷的青铜塔,它像一个黑色的墓碑一样矗立在繁华的商业街区,象征着德国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反思。
总而言之,为了引导市民审美情趣的多元发展和敏感度,城市雕塑的构思和建造不能急于求成,决策者要做什么样的雕塑,意义是什么,采用哪种风格,运用哪些元素,为什么要放在这个环境,事前都要告知市民,这个沟通、交流的环节,是体现真正人文关怀、提高广大市民的艺术涵养的关键一环。通过双方的互动,市民对雕塑理解了,学会欣赏了,雕塑才能在展示美的同时,完成塑造及培养公众审美知觉的任务,这比我们仅通过装点一两个雕塑来美化城市的意义还要深远。(本文作者:李文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