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生态城市雕塑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态城市雕塑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生态城市雕塑论文

一、台州城市雕塑建设的瓶颈

城市雕塑建设缺乏前瞻性与时代性。目前台州的城市雕塑作品大多坐落于广场、公园、街道、酒店前,基本上是先有建筑,而后根据环境添加作品,这样作品与环境的和谐性就会大打折扣。作品的地域性不强,内容主题基本为纪念性或雕塑小品,教育性较为明显,缺乏平易近人、具有亲民互动、本土气息强的代表性作品,人们对台州城市的荣誉感与亲情感难以增强。

二、生态雕塑的基本特性

生态雕塑是在当代生态文明观念下产生的一种雕塑创作方式,体现了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共生、互融、统一。生态雕塑源于生态学理论,是多元化的综合雕塑实体,它将生态学、生态哲学等思想运用到雕塑领域。它是生态理念在雕塑领域的具体实践方式,无论从材料还是技术上都是十分开放和灵活的。

(一)生态雕塑设计的生态化

生态雕塑要求雕塑家具有强烈的生态观,这种思想观念会为雕塑家提供全新的方向和切入点。生态雕塑与其他雕塑形式一样,也要求雕塑作品构思巧妙、结构紧凑、雕塑语言强。不同之处在于它更注重作品的生态特性,更加贴近生活。雕塑家思考的重点因从过去对体量、色彩、空间、尺度以及与环境的适应性的关注,转换到雕塑如何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上来,所以在材料上要考虑可否利用废弃的旧物和再生材料,制作过程中如何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以及对人体、环境的侵害。生态雕塑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不仅仅局限在城市之中,广场、公园、湖泊、草地、河滩,都是创作者的领域。程连昆先生的作品《小岛的呼唤》,是在聚星岛的一处山坡上,利用岛内的奇花异草稍加处理,设计出各种有趣的图形与草丛形成对比,使山坡立刻变得生机勃勃,趣味十足。在台州玉环的大鹿岛上,洪世清教授因势造型,利用海边礁石雕刻了99件海洋生物形象遍布海岛各处。海豚、海龟、螃蟹与海浪、船、人、岛,构成了一幅幅静与动结合的美丽画面,大鹿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真实写照,是自然与思想、艺术的完美结合,造就了优雅、诗情画意的自然生态景观雕塑。

(二)生态雕塑材料的生态性

何为生态雕塑?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除了考虑雕塑内容的生态性外,还应该注重材料的生态性。生态雕塑材料大致包括三类:一是自然界现成物,如木材、泥土、水、沙石等,创作者只要对这些天然材质进行雕琢与组合,而不需改变材料原有的特性,即可彰显材质的原始魅力。台湾雕塑家朱铭先生以木材、石刻、青铜三大材质创作的“太极”、“运动”、“人间”系列,作品简练明快,充分发挥了各种材质的特性,创造出一批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佳作。二是生态环保材料,如陶瓷、玻璃、金属、水泥、软雕塑等。这类材料已经过加工,在雕塑选材时,要首先选用环保低碳无污染的优质材料,同时要严格控制在二次加工、生产时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与破坏。三是利用回收的废旧材料。这些被人们使用过并抛弃的“垃圾”、“破烂货”,经艺术家的构思、整理和利用,可变废为宝,向公众传达强烈的环保理念。著名的西班牙建筑师高迪,最具代表性的桂尔公园中的波浪形长凳,在采用适合人体工程学的凹凸曲线造型的同时,利用了各种废弃的碎瓷片、玻璃瓶、餐具等材质,进行混合搭配拼贴后,色彩活泼鲜艳,整个广场明亮欢快,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三)生态雕塑中的人文精神

生态雕塑不仅关涉着自然领域、社会领域,还关涉到精神领域。生态雕塑不仅要强调作品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还应注重人文精神的传达。好的雕塑不能只是表达艺术家自己的主张与意识,在设计、选材、内容上要有鲜明的自然生态特征,并引导民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获得人文关怀,进而增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视与关心。约瑟夫•波伊斯的生态雕塑《7000棵橡树》,创作活动历时5年,他用一种具体的“超时间”载体——橡树,唤起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其目的就是要用行动让人们知道环保是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它对全世界的环保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用生态雕塑塑造台州城市新精神

(一)以生态雕塑的自然之美突显台州城市的自然性

回归自然是艺术永恒的主题,现代城市居民远离自然,迫切须求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因此,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艺术家应该顺应并满足民众的诉求。好的雕塑家善于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发现自然界中的创作元素。亨利•摩尔从树根、石头、贝壳、骨骼等生物形体中寻找造型,领悟空间、形态的虚实关系,作品与环境浑然一体。雕塑《王与后》在自然环境中创造出和谐、自然、惬意的生态气息空间,这使得生活在嘈杂的现代都市中的人们,回归心灵的宁静、安详,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台州作为海滨新城,只有深入挖掘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与地方文化,从台州的海洋文化、温岭石塘的石屋、黄岩的橘文化、三门的石窗、天台的山海文化、仙居的无骨花灯等地域文化特征中提取创作元素,创作出具有台州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才能打造出独特的台州城市雕塑

(二)以生态雕塑材料之美突显台州城市建设的环保性

生态雕塑在注重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同时,合理的材料选择与技术运用也同样重要。生态雕塑的材料语言能准确地传达出雕塑家对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在中国粗放型经济发展的阶段,环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生态雕塑建设自然成为改变我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生态认识的又一途径。降低能耗,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废弃物、旧物的再利用等,将为成雕塑家追求的方向。在比利时的春天艺术节,每年五月份,政府会邀请雕塑家到当地创作,但有个条件就是必须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主题内容不限。作品完成后,被安放在城市、公园、街道、树林、田野之中,这是一个全开放性的生态雕塑创作,地域性明显,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要利用台州各个地方的特色产业材料进行创作,创作出一批个性鲜明、地域特色强的环保性雕塑,走出城市雕塑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台州特色产业,如玉环的阀门、家具,路桥的塑料、机电与小商品,黄岩的模具,临海的医药与户外休闲用品,仙居的工艺品等等。加强台州本土生态材料的开发运用,对台州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生态雕塑的精神之美

突显台州城市建设的人文关怀面对物欲横流、道德观念多元的现代社会,人们在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生活的建设。要思考艺术如何为人服务?如何解决出现的精神危机?艺术家创作的每一件艺术品,要尽可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为人们创作积极向上的精神产品,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代城市雕塑不应该仅仅是城市建设的附属品,要改变人们对雕塑可有可无,或认为雕塑只是城市、公园的装饰物,对城市建设影响不大的肤浅认识。生态雕塑将更多地考虑人对作品的心理感受,这种形态语言更为真实直观,同时艺术家可以准确地传达自己的艺术主张,实现作品与公众的对话、交流与互动。那瑞•沃德的《怒江巨像》构思来源于旧货市场的捕鱼器,小船、旧木头、金属烟囱、铜鼓、家具、树脂玻璃、薄膜等,直白地阐述着人与海洋的生态关系,唤醒人们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伦敦加的夫海湾的“鸟巢”墙,为各种海鸟开凿了大小不一的洞巢,供鸟儿栖息。这幢特别制作的建筑体,将人类和鸟儿区隔开,保护了加的夫海湾的环境,人与鸟和平共处。这类生态雕塑不仅用美的形式给人以美的感受,更重要的是用它特有的语言形式向人们传达一种生态理念,从而对环境和生态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有益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达到雕塑与环境的真正共赢。用生态雕塑形式,积极挖掘台州的地域与人文文化,使其符合人的视觉、心理和精神需求,调节生活节奏,使台州的城市雕塑作品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结语

台州城市建设完全可以以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为目标,以生态雕塑创作为契机,创作一批高质量的生态雕塑精品,使之成为台州城市雕塑特色性的语言符号。我们应以生态雕塑为名片,扩大台州文化在全国与世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台州民众打造一个幸福、快乐、环保、低碳的生态和谐生活空间。

作者:刘爱武 吴晓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