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城市雕塑艺术性的失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城市雕塑是西方雕塑引进以后,在中国社会城市发展进程中约定成俗的一个专业概念,它属于雕塑艺术的门类。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曾在《中国城市雕塑50年》一书中提到关于城市雕塑的概念,“他认为城市雕塑并不是一个很确切的概念,它是相对室内雕塑而言的。”因此,城市雕塑的概念主要是区别于室内雕塑。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雕塑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也日渐走向成熟,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英文化,体现了一个城市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但在城市化快速进程的大背景中,城市雕塑泛滥制作,其自身艺术性的定位也变得模糊起来,并逐步失位。本文从城市雕塑艺术精神的失位、雕塑语言的失位、公共性的失位等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批判,探究城市雕塑艺术性失位的根源。
一、艺术精神的失位
艺术精神是雕塑艺术的灵魂,是城市雕塑的文化意蕴所在。“艺术品的存在,能以无形之力创造精神氛围。所以,艺术以精神境界为上,有精神境界,则自有高格,自成良品。”我们在评价当下一些城市雕塑的好坏,艺术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条件。首先,城市雕塑艺术精神的失位体现在其艺术思想。艺术思想是城市雕塑创作的源泉,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其艺术思想必须来源于城市文化,从而引导和提高市民文化。而艺术思想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不仅不能反映城市文化,更可能会误导市民文化。在2012年网络上有评价出十大丑陋雕塑,其中有郑州市“流氓猪”这件城市雕塑作品。从艺术思想的角度分析,这件城市雕塑作品和市民生活脱离了联系,不能够代表城市的精英文化引导市民文化,也就说这件雕塑作品没有积极的思想,会误导市民文化,甚至会玷污了城市文化和面貌。因此,艺术思想是衡量一件城市雕塑作品的重要标准,它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作品没有积极的意义和艺术精神内容。然后,城市雕塑艺术精神的失位也体现在艺术品格方面,艺术品格是不同艺术种类特有的艺术格调,它包括艺术门类的特性和不同时期呈现的审美品格。当下城市雕塑艺术品格的失位,不仅体现在雕塑三维空间特性和城市文化特征的失位,还表现在当代大众艺术需求下形成的审美品格的失位。因此,一件具有艺术精神的城市雕塑必须具有雕塑特性和城市文化特征,并形成满足市民艺术需求的审美品格。雕塑特性的失位让一件城市雕塑沦为一个三维的物体或模型,而城市文化特征的失位使一件城市雕塑变得空洞没有内容,如“插花艺术”,它不属于这个空间的艺术产物。同时,审美品格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与市民的艺术审美需求背道而驰或与这个时代、地域的艺术特征格格不入。所以,艺术品格的失位使城市雕塑不再成为雕塑艺术,也让城市雕塑和市民文化脱离了联系变成空中楼阁,从而致使城市雕塑艺术精神的失位。
二、雕塑语言的失位
雕塑语言贯穿于城市雕塑创作的整个过程之中,通过创作思想的设定,表现形式的展现和最后材料、颜色的运用来表达城市雕塑的精神内涵。当下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是雕塑自身失言的一种表现,使市民无法领会到雕塑创作的精神内容。“雕塑建设暗含着一个城市的文脉,通过雕塑人们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品格和气质。”城市雕塑代表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是城市文化中的精英部分。首先,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体现在文化语言方面。文化语言的失位让一件城市雕塑不能代表城市的精英文化,也就说这件城市雕塑不能展现城市的地域特征、历史特征和社会人文特征。从文化语言失位的地域特征角度来看,一件城市雕塑地域特征的失位是因为雕塑本身没有和当地的自然、地域环境相结合,没有充分的尊重地域文化,失去了城市雕塑的个性部分,让文化重生无法和城市雕塑相融合。那么,从社会人文特征的角度分析,城市雕塑文化语言的失位主要体现在人文性和引导性两方面,雕塑设计者在雕塑创作的时候,脱离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对城市雕塑与市民情感的交流考虑欠缺,城市雕塑作品不能对市民文化进行引导和提高。然而从历史特征的角度思考,历史特征体现了城市的时代性,它的失位是因为雕塑设计者忽略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没有反应城市特定的时代特征。其次,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也体现在造型语言方面。“判断艺术形式的得失,不只是考虑它所体现的思想或情感如何,还要考虑它与广义的社会生活的联系如何。”城市雕塑形式的失位是因为自身和市民生活脱离了联系,无法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如网上热议的桂林市“扶老”雕塑作品,这件城市雕塑在表现形式上缺乏美感,与市民生活脱离了联系,因而不被市民认可。可见雕塑形式的失位会使一件城市雕塑的创作思想和精神内涵无法表达,甚至还会丑化了雕塑的内容。最后,城市雕塑语言的失位也体现在材料语言方面。“在艺术作品里,除掉在本质上与内容相关的并且能表现内容的东西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东西了。”能表达雕塑作品的内容除了通过雕塑作品的形式还有材料和颜色的运用。材料语言的失位会降低了一件城市雕塑艺术性的传达质量,导致材料美的缺失。同时也会对市民审美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给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带来了负面作用,给城市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材料语言的失位还体现在作品的颜色上,“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最醒目的部分,色彩能有利的表达情感。”正所谓色彩辅助造型,色彩语言的失位不利于弥补雕塑造型和材质不足,使城市雕塑作品丧失增色的可能。导致城市雕塑作品与公共空间文化不能有机融合,让市民审美失去了色彩文化的认同感。
三、公共性的失位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交流的艺术,精英文化的载体,代表了城市的灵魂。其公共性的失位主要蕴含在市民与雕塑、雕塑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中,使市民文化、精英文化,公共空间文化之间变得有了距离。首先,城市雕塑公共性的失位体现在城市雕塑代表城市的精英文化与公众文化脱离了联系,不能对公众文化进行引导。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城市雕塑是市民公众意识中先进意识的体现,代表了市民先进的意识形态,它不是雕塑设计者个人创作的主观意愿。城市雕塑与公众意识脱离了联系,是忽略了公众意识的表现,它不能折射出市民先进的精神观念和丰富的情感内涵,不能对市民公众意识进行引导和提高。其二,城市雕塑作为精英文化的载体,蕴含了公众文化中的精英部分,它不是舶来文化的代表者。城市雕塑与公众文化的脱离,是导致精英文化不能引导市民文化的根本原因,使城市雕塑无法让精英文化再度重现。其三,城市雕塑也和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也代表了市民生活中积极向上的部分,反映了市民生活中优良的品格和作风。城市雕塑与公众生活脱离了联系,致使雕塑作品与市民生活格格不入,不能弘扬市民优良的生活作风和优秀品格。然后,城市雕塑公共性的失位也体现在城市雕塑和公共空间文化脱离了联系。城市雕塑作为城市的精英文化,其作用是对公共空间文化进行引导和提高,赋予公共空间文化新的生命。“城市雕塑的设计必须从空间环境出发,它不仅是为人们营造一道视觉艺术的风景线,一个适宜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必须作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组成部分,达到协调与统一。”当下很多城市雕塑建设不注重与城市公共空间文化的关系,雕塑设计者缺乏对公共空间文化的认识,致使城市雕塑和公共空间文化脱离开来,城市雕塑不能对公共空间文化进行引导,使公共空间文化缺乏生命力。例如在城市雕塑设计时体量的过大或过小、构图的空间占有不充分、劣质材料的运用等,都会使城市雕塑的效果大打折扣,最终导致城市雕塑不能引导公共空间文化,甚至成为公共空间文化的垃圾。因此,城市雕塑的设计还必须和公共空间文化有机的融合,才能引导和提高公共空间文化。四、结语当下城市雕塑艺术性的失位就是关于艺术审美的问题,其根源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冲突。城市雕塑作为精英文化,有自身的文化立场,其作用是引导和提高市民文化。雕塑设计者在雕塑创作的时候对城市雕塑的文化定位就非常重要,这同时也取决于雕塑设计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格调。城市雕塑艺术性的失位也表现在市民被动接受的态度,缺乏和雕塑设计者的互动与交流,对公共空间文化的意识还存在不足。
作者:周彪斌 单位: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