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云存储技术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研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云存储技术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研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云存储技术下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研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云时代。云存储技术对当前智慧城市综合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更为高效地去进行数据分析。本文就结合云存储技术发展背景下,对智慧城市综合管理系统进行探讨。

【关键词】云存储技术;智慧城市;综合管理

随着附加用户的增加和用户的移动性的不断提高,网络数据库的访问负载将会增加。面对越来越多的数据,我们必须优化存储设备配置,扩展存储设备,提供历史数据适用性,并实现物理存储资源与数据逻辑资源的对应,提高数据查询性能,增强故障恢复能力。

1云存储技术概述

云存储是一种计算机数据存储模型,其中数字数据存储在逻辑池中。物理存储跨越多个服务器(有时在多个位置),物理环境通常由托管公司拥有和管理。这些云存储提供商负责保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访问性,以及物理环境的保护和运行。人们和组织从提供商处购买或租赁存储容量来存储用户、组织或应用程序数据。云存储服务可以通过位于同一地点的云计算服务、Web服务应用编程接口(API)或利用该API的应用来访问,例如云桌面存储、云存储网关或基于Web的内容管理系统。城市管理机构一般只需支付实际使用的存储费用,通常是一个月的平均消费。这并不意味着云存储更便宜,只是意味着它会产生运营费用而不是资本费用。使用云存储可以减少高达70%的能耗,使其成为更绿色的城市。在供应商层面,他们也在处理更高水平的能源,因此他们将更有能力管理能源,以降低自己的成本。组织可以根据补充初始直接成本节约潜力的相关决策标准,在异地和异地云存储选项之间进行选择,或者两种选项混合使用;例如,运营连续性(COOP)、灾难恢复(DR)、安全性(PII、HIPAA、SARBOX、IA/CND)以及记录保留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储可用性和数据保护是对象存储体系结构的固有特性,因此根据应用程序,可以消除增加可用性和保护的额外技术、工作量和成本。存储维护任务,如购买额外的存储容量,由服务提供商负责。云存储通过Web服务界面为用户提供了对另一个组织基础设施中托管的广泛资源和应用程序的即时访问。云存储可用于将虚拟机映像从云复制到内部位置,或将虚拟机映像从内部位置导入到云映像库。此外,云存储可用于在用户帐户之间或数据中心之间移动虚拟机映像。云存储可用作自然灾害防护备份,因为全球不同地方通常有2或3台不同的备份服务器。云存储可以通过WebDAV协议映射为本地驱动器。它可以作为具有多个办公地点的组织的中央文件服务器。总体而言,云储存技术在对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方面有如下的几大优势,第一点,避免硬件出现大量冗余,使数据存储更为安全。第二点,节能环保,效益显著。第三点,当系统需要升级时,其存储服务不会受到影响。第四点,拥有海量的横向扩展能力,强大的负载均衡功能。第五点,可以统一管理,因此管理效率非常高。

2云存储在智慧城市综合管理的实践应用

目前武汉的临空新城正在不断建设之中,建设的前端点位也越来越多,分辨率也从1080P逐步向400W、4K演变,存储空间需求激增。此外由于历史原因,武汉临空新城存储系统往往面临着,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存储混搭、标清高清混搭以及不同品牌不同架构设备混搭的局面。如何在有限的政府预算和投资下,尽可能的提升数据安全、广泛兼容利旧设备建造以及响应未来大数据共享、挖掘等应用需求,是各家存储厂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结合天地云存储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我们觉得云存储可为甲方带来丰富的用户价值。

2.1城市数字安全领域

智慧城市管理数据池是一个数据集,包括备份池,历史数据池,数据仓库,在线数据池。通过数据池管理层管理的各种数据池,可以动态迁移,监控和控制数据池中保存的数据,以防止池中的数据流失,实现数据的更多机密性,可用性和完整性。扩展到广泛区域的存储节点通过网络连接,网络是存储节点集。存储节点管理层是管理存储节点集的软件平台。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技术,我们开发管理软件来管理云存储节点,实现多个存储节点在云存储中协同工作,监控存储节点的状态,实现故障预警和自动维护,使许多存储节点为用户提供更强的数据访问性能。通过各种数据备份技术,我们将防止存储在云存储中的数据丢失,以保证云存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数据分布描述仓库记录存储节点中保存的数据的位置。应用程序接口层是应用程序服务接口;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公共应用程序界面从云存储系统获取数据。根据不同企业的服务需求,我们配置不同的访问类型的云存储和访问方法。在应用程序接口层,我们必须定义权限管理的方法,以保证存储在云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的安全性

2.2城市管理数据容量领域

根据查询城市管理数据的时间,系统可以判断用户在在线数据池或历史数据池中查询存储的数据。历史数据池历史数据池存储历史数据。为了增强存储设备的使用率,降低存储成本,数据经常迁移到历史数据库,这将减少历史数据以影响系统性能。对数据仓库和备份池,数据库系统都提供创建数据快照的功能,数据快照存储数据静态副本集只读,根据一定的时间间隔,创建数据快照集,并形成数据仓库。从数据仓库中收集历史数据,这为城市未来的存储开发提供决策。并且容易确定存储容量的数量何时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线数据池,备份池,历史数据池和数据仓库的存储容量开始滚雪球效应,数据池存储空间不足将导致数据存在丢失。通过监控数据池的存储容量,当存储容量接近存储容量的阈值时,执行监控性能策略可以及时自动部署存储容量。第一个策略:定义历史数据和备份文件的年龄,将年龄超过时间限制的数据迁移到磁带,并完成脱机保存的数据。第二种策略:定义存储容量的阈值,当存储容量接近存储容量的阈值时设置性能警报,自动迁移备份文件和历史数据;调用StorageAdministrator,添加新的存储设备,以便为新数据提供更多存储空间并确保系统适用性。第三种策略:定义存储性能标准,在服务器性能明显降低时监控服务器性能,调用Administrator,分析系统配置并重新配置系统存储空间。通过上述应用可以看出,云存储存储管理控制优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减少大规模数据存储管理的工作时间。结合存储设备和控制管理软件将提供系统数据共享和系统高适用性。通过应用云存储管理控制机制,城市管理效率也会提高。

3云存储技术在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方面潜在的危险

3.1管理数据存在位置过多

以武汉临空新城为例,它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分发数据后,数据存储在更多位置,增加了未经授权对数据进行物理访问的风险。例如,在基于云的体系结构中,数据被频繁复制和移动,因此未经授权的数据恢复风险急剧增加。例如在处理旧设备、重新使用驱动器、重新分配存储空间的情况下。复制数据的方式取决于客户选择的服务级别和提供的服务。

3.2管理数据访问人数增加

以武汉临空新城为例,随着其建设的逐渐推进,能够访问城市管理数据的人数急剧增加,这些人可能会受到贿赂或胁迫。一家云存储公司将有许多客户和数千台服务器,因此有一个更大的技术人员团队,他们可以通过物理和电子方式访问城市管理中心的几乎所有数据。与服务提供商不同,服务用户保存的解密密钥限制了服务提供商员工对数据的访问。至于与多个用户共享云中的多个数据,大量密钥必须通过安全通道分发给用户进行解密,还必须由用户在他们的设备中安全存储和管理。存储这些密钥需要相当昂贵的安全存储。

3.3城市管理数据通过网络数量增多

它增加了城市管理数据通过的网络数量。存储在云上的数据不仅仅是局域网(LAN)或存储区域网(SAN),而是需要一个广域网(WAN)来将它们连接起来。通过与许多其他用户/客户共享存储和网络,其他客户可以访问您的数据。有时是因为错误的行为、有缺陷的设备、错误,有时是因为犯罪意图。此风险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存储,而不仅仅是云存储。

4结语

云存储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管理中的各个领域,智慧城市的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存储池,所以离不开云存储技术的发展。所以应当一方面大力解决云存储技术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将云存储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中,使智慧城市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诸葛肖瑶.云储存服务模式下的私人复制法律问题探析[J].法制博览,2017(13):216-217.

[2]仇新红.云存储中数据完整性保护关键技术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1):51-52.

[3]唐明双.探究云存储对于当今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6,7(18):84-85.

[4]湛泳,李珊.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智慧城市建设——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6,42(02):4-15.

[5]李德仁,姚远,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06):631-640

作者:王莹 马井松 向阳 单位:武汉临空经济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