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健康促进城市设计教学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经典著作与实践,获取不同建筑师、规划师应对健康挑战的先驱性探索。设计过程中,利用相关技术指引与导则引导学生构建促进公共健康的基础城市设计策略。尽管整个过程是教学团队回应疫情的初次尝试,但学生的状态与呈现的设计结果令人满意,教师亦有新的教学体会与思考,不失为一次回归学科初心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公共健康;城市设计;教学探索
1缘起:
重大公共健康突发事件催生城市设计教学新视野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公共健康”概念出现在国人面前,而公共健康并非医疗卫生部门能够完全解决,人居环境学科也应该有所担当与作为。扬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大四下学期开设了13周的城市设计专题。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初期,教学团队开设了题为“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设计思维”的讲座,学生们反响强烈,深刻感受到城市营建过程中公共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学团队适时提出,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教学,是对既有城市设计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经典著作与实践,获取不同建筑师、规划师应对健康挑战的先驱性探索;设计过程中,利用相关技术指引与导则引导学生构建促进公共健康的基础城市设计策略。
2案例解析:融入公共健康观念的城市设计实践
2.1为健康而设计的田园城市
霍华德122年前提出的“理想城”影响深远,其原版著作值得学生们深入体会其精髓。通过研读《明日的田园城市》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鼻祖的霍华德所提出的这座“理想城”,本质上是为了健康地生活和工作而设计。导读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审视具体空间安排与其深层逻辑;另一方面,深入特定时间的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对工业革命的认识,以及他对公共健康的思考。
2.2以城市美学改善巴黎公共健康
19世纪中叶,巴黎市中心拥挤不堪,塞纳河沿岸有数量众多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巴黎改造计划的背景即在如此恶劣的城市环境中展开。该计划拆除了大量旧建筑,开辟出数条林荫大道;规范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与形式,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重视公共绿地建设,新规划建设了数个大型公园,使之成为“城市之肺”;改造完成后,巴黎形成了单中心、放射状交通网、主轴线与塞纳河平行的城市格局。城市美学,实际上就是有关城市空间的艺术设计,包括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公共绿地、重要建筑物的布置。通过巴黎的改造案例告诉学生一个重要的城市设计原则———经过个别设计的公共建筑物毕竟有限,为了更为有效地运用这些建筑物,有必要集中地、有重点地美化一个地区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依据城市规模,应集中地、有重点地设计一条或几条轴线干道,强调其与公共建筑、门户地区的相互联系。
2.3关注通风的香港城市设计导则
2003年香港SARS疫情爆发,作为世界闻名的高密度城市,疫情对香港社会的危害远比其他城市严重。此后香港政府开始重视城市建设中的通风问题,根据空气流动的科学研究与评估成果制定了《城市设计指引》的“空间流通”专题(图1)。借此案例,学生能够获取高密度城市为实现健康的通风环境,在城市总体布局与建筑群体不同层次可资借鉴的设计手法。
3策略构建: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方法
3.1采用小尺度街区与密路网模式
据调查,在街区连通程度更高且适宜步行的街区环境中,居民选择步行作为出行方式的频率更高。此次疫情也看到小尺度社区的优势———有效减低了传播的风险与防疫的难度。学生在充分理解小尺度街区与密路网模式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长、宽在100~130m左右街区单元模块(图2),其中设有社区组团绿化提供休憩交流空间,街角设置口袋空间形成居民活动节点,社区相关配套布置在底层裙房。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基础空间单元成为居民就近参与公共活动最频繁的空间,也是市民日常活动的第一圈层。
3.2设置多尺度通风廊道
通风廊道对于城市公共健康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已证实风道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遏制作用;同时,通风廊道也有利于疏散街道峡谷与密集区域的污染物,防止污染的聚集。基于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城市规划方案阶段预留多尺度的通风廊道:就总体布局而言,以主要盛行风方向开辟通风廊道,并结合慢行系统延展廊道,使空气能够有效地流入场地,从而驱散热气、废气和微尘,以及改善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就群体布局而言,建筑群的高度朝着盛行风的方向逐级降低,利用高度轮廓带来的气压差异去引动气流,让风透入建筑群(图3);采用梯级式的平台设计,将气流从上空引导至地面的行人路。减少平台的上盖面积,在地面提供更多休憩与空气通道(图4)。
3.3塑造界面、尺度友好的街道空间
友好的街道环境更有可能吸引居民进行步行或骑行等健康活动,目前的街道环境设计正在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从强调交通效能向促进街道与街区融合发展转变(图5)。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公共健康,结合街道环境在界面与尺度的主要控制要素(表1),引导学生进行街道空间的塑造。
3.4提供多层级的公共空间体系
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有利于人们参与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从而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解读与应用凯文•林奇提出的,检验城市空间品质的基本指标———活力、感受、适宜性、可达性、管理。基于不同的尺度与功能需求,学生提出三个层次的公共空间体系。第一层级包括:中央绿色长廊—中央生态空间—中央商务区广场;第二层次包括:线性滨水绿道—南部滨水公园。第三层次包括:邻里开放空间通廊—邻里公园(图6)。
4结束语:
教学思考与展望通过本次的城市设计教学实践探索,教师团队形成了如下的思考与展望:(1)通过重读经典理论与实践的方式(而非追逐学术热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并非一个新的课题,不同时空需要结合差异化的健康诉求进行城市设计实践。例如巴黎改建计划以街道轴线-广场为核心的城市美化,是为了驱逐贫民窟,改善巴黎中心区的卫生环境。而香港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则源于高密度地区对传染病疫情的忧虑。在这些经典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空间控制手段,已经成为今日城市设计的基本手法,而且,以重读、再探经典的方式启动设计,契合本科阶段强调设计基本素养的培养目标。(2)通过成熟的,已经普遍运用的技术导则作为支撑,保证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策略构建。本次教学的难点是,在设计过程如何控制学生方案的走向。对此,教学团队认为在引导学生提出某个相关策略时,需要技术方法的支撑。例如“设置多尺度通风廊道”方面,《香港城市设计指引》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技术手册;在“塑造友好的街道环境”方面,《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中的图示化语言,能够很好地被学生接受。相关技术导则或指引的运用,可控制学生方案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不至于太过“天马行空”。(3)在教学基本框架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例如某学生从增强交通方式可达性的角度,提出促进公共健康的规划设计策略(图7),试图将公共空间设置在地铁、公交等主要线路周边;进行站点布置时,将办公和居住建筑的入口朝向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快速到达公共空间;加大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接驳,在轨道站点附近布置公交枢纽站。(4)如今,口罩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不戴口罩出门似乎比不带手机还不自在。可以说,人类的行为习惯被突如其来的重大健康事件彻底改变了。那么,城市设计观念是否会随之更新?当下14亿中国人对公共健康议题的重视程度在历史上都未曾有过,这种趋同的社会共识当然也会体现在城市设计观念及其具体空间营建之中。通过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出发,教学团队已初步构建了教学框架,但仍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在城市设计教育的维度回应“后疫情时代”的集体诉求。
参考文献
[1]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3]李煜,朱文一.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世界建筑,2013(9):130-133.
[4]杨瑞,欧阳伟,田莉.城市规划与公共卫生的渊源、发展与演进[J].上海城市规划,2018(3):79-85.
作者:许皓 张建新 李胜才 单位: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