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质公园论文: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建构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质公园论文: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建构的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质公园论文: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建构的价值

本文作者:郭婧 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经济管理系

恐龙化石地质公园的分布特征

板块运动、古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变化对恐龙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中生代各个时期我国恐龙在分布区域及其动物群方面有着显著的特征。依照中国恐龙化石分布图(图1)及时代特征来看,我国恐龙发展演化的地理轨迹大体由南向北推进,在发展后期向全国范围辐射,区域分布特征明显[5-6]。早期恐龙分布范围局限,主要分布在西部(西南部)的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等地,尤其以西南部最为集中,而且西南部也是我国恐龙的发源地[6]。晚期恐龙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东北部、北部地区,以辽西热河、内蒙古二连浩特、河南西峡、甘肃刘家峡、山东莱阳、黑龙江嘉荫等为典型代表。我国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就是以这些恐龙化石产地及珍贵的资源为依托而建立。

1西部(西南)地区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1)古地理环境

晚三叠世早期,在板块运动的作用下,川滇地区形成大型的近海盆地,为我国早期恐龙的生存提供了理想场所[6]。从侏罗纪开始,沿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两侧出现了显著的“东西分异”:东部为小型断陷盆地,西部为稳定的大型内陆盆地。到了晚侏罗世,我国东部形成高原地貌,西部多为盆地,比如川滇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7],西部地区盆地的发育为恐龙的生存与演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典型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西部地区(尤其西南地区)为我国恐龙的主要分布地与发源地,其化石时代以侏罗纪为主,涵盖了早侏罗世、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3个时期的恐龙化石[8-10]。化石丰富,包含了侏罗纪时期的典型代表恐龙动物群,层位明显。云南禄丰恐龙地质公园和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是早期恐龙化石的典型代表地质公园。云南禄丰恐龙地质公园是早侏罗世禄丰蜥龙动物群的恐龙化石主要分布地,自贡世界地质公园以中侏罗世蜀龙动物群和晚侏罗世马门溪龙动物群为主要恐龙化石遗迹。

2东部、北部和东北地区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1)古地理环境

与侏罗纪相比,白垩纪古地理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早白垩世起,东部地区活动带的主要沉积区和岩浆活动向东转移。受燕山二期运动的影响,东部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北北东向的大型盆地,与此同时,西部地区的盆地如四川盆地,范围逐渐减小。晚白垩世,随着我国西部的强烈隆起,川滇盆地进一步缩小,而东部的断陷盆地不断扩大,导致恐龙从西南地区向东部及北部地区迁徙[6]。

(2)主要的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

在我国东部(中东部)、北部、东北部地区(图1)发现了大量白垩纪恐龙化石,不仅有恐龙骨骼,而且有恐龙皮肤、足印及遗弃物化石。白垩纪我国有2个代表恐龙动物群,即早白垩世鹦鹉嘴龙-翼龙动物群和晚白垩世巨龙-鸭嘴龙动物群[11]。与西部(西南部)相比,东部(中东部)、北部、东北部地区这2个代表动物群的空间分布范围明显增大。基于恐龙化石分布区域较多,化石代表性强,研究价值高,在东部、北部和东北地区建立了多个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12-28](表2)。

建立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的价值

1科学研究价值

(1)地球历史研究。恐龙自侏罗纪早期在我国出现到白垩纪末灭绝,有14亿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各个阶段并非都有大量的化石发现和产出。早、中侏罗世,我国只在西南部很小区域内产出恐龙化石,自贡是代表地区。自贡恐龙地质公园范围内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晚期的地层连续,出露完整,含有丰富的古脊椎化石,为系统研究恐龙的演化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化石材料,该地区也是地球演化史上侏罗纪陆相环境的代表性地区。白垩纪东部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盆地,为恐龙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基础。以白垩纪恐龙化石为主要地质遗迹的地质公园有多个,以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为例。它所在的区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恐龙化石挖掘点,在古生代是古代浅海区,即“古兴安浅海区”[29],从中生代到白垩纪后期,浅海区被新山脉阻断,变为内陆海,海洋逐渐变为湖盆、沼泽。公园内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及其他古生物化石为研究该地区白垩纪晚期恐龙的生存与灭绝以及其后的生物演化史、古地理、古气候等提供了珍贵详实的实物资料。因此,中生代含化石地层及其周围地质环境的研究,对追溯中生代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2)古生物学研究。由于我国恐龙的发展演化和区域的差异,在不同的地质时期有不同的动物群特点。虽然我国恐龙类地质公园有多个,有些也分布在一个省份或地区,但是各个地质公园所发掘的恐龙化石和其他动植物化石组合各不相同,这些珍贵的化石标本对于研究我国恐龙及其相关古动物的系统演化、生理特征、生活环境等具有十分重大的科学价值。

(3)地层学研究。在地质公园的分布区域,埋藏恐龙及其他古生物的某个特定的中生代地质时期的地层都较为发育,而且分布广泛,沉积较连续,层序清楚,这也是古生物化石形成与发现的基本条件[30]。例如,西南地区的侏罗纪陆相红色碎屑岩系,与其他地区的陆相煤系地层迥异[31],在四川盆地、禄丰盆地等广泛发育,厚度大,在公园区域内侏罗系赋存了大量的恐龙化石及其他类同期的古生物化石,是我国富含恐龙化石的侏罗纪陆相地层的典型区域。二连浩特恐龙地质公园所处区域也有完整的中生代地层,含恐龙化石的上白垩统二连组层序完整,上下接触关系清楚,是研究亚洲地区上白垩统晚期地层的典型地区,被世界古生物界公认为白垩纪晚期化石埋藏标准地质剖面。另外,许多公园内具有明显特征或有代表意义的含化石地层以当地地名命名,如“自流井组”、“禄丰组”、“二连组”、“义县组”,在地学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4)沉积学研究。对地质公园内赋存化石层位岩性特征的分析可以为该地区古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资料。分析含化石地层的沉积物特征及具有的各种沉积构造,对于分析特定时期某一地质公园范围内的沉积环境和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2社会价值

(1)教学与教育价值。恐龙化石遗迹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在恐龙化石分布集中、化石种类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既是保护恐龙化石的最好方式,也是实施古生物教学和教育的最好基地。地质公园内有典型的恐龙化石及其他同期发掘的古生物化石、埋藏现场、标准地层剖面和恐龙博物馆等,在这里不仅可以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而且可以开展古生物教学。此外,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也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古生物化石和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全民保护地质遗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科学普及价值。古生物遗迹资源是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迹和活动遗迹。它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特别是恐龙化石,科研程度高,学科专业性强,社会大众了解少,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地质公园的管理人员要充分掌握大众的这一需求,利用恐龙博物馆的展览介绍、就地埋藏馆对化石埋藏环境的展示、对外展览交流和网站介绍等,通过浅显易懂的方式对公众进行古生物科普知识宣传。另外,要加强地质公园导游员的培训与教育工作,在游客参观地质公园及博物馆时能够准确为游客讲解。

3经济价值

地质公园的建立,不仅能加强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而且能够使地质遗迹与其所在区域的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结合在一起作为地质旅游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恐龙化石以及神秘的恐龙世界一直是社会大众急切的向往,地质公园管理部门针对游客这一心理,开发以恐龙化石遗迹资源为主体,其他旅游资源为补充的恐龙文化特色旅游,使之成为当地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了这些区域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而且为该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结论

恐龙化石类地质公园是一类重要的古生物地质公园,它的建设和发展为恐龙化石的保护提供了保障。本文在恐龙类地质公园分类的基础上,依照恐龙区域演化的特征对我国18座恐龙地质公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该类型地质公园在科学、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对恐龙地质公园分布特征和价值的分析,不仅能够给恐龙类地质公园的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而且依托地质公园这个科普教育平台,可以让更多社会大众认识和了解我国恐龙类地质公园的保护对象和公园特征,推动古生物知识的普及,促进我国地质旅游事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