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创业下的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传统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我国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艺术形态。我国为更好地传承传统工艺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高校为载体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方式开始登上舞台。然而,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在补足了传统工艺传承上的相对空缺之余,也存在一定可探讨的问题与不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弥补不足,本文试图将创新创业这一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相结合,研究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设立的名师工作室形式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机制,希望能为我国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高校
一、绪论
所谓传统工艺,是指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我国灿烂久远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艺术形态。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工艺,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高校为载体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方式开始登上舞台,通过现有的文献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有:组织成立社团为主的传统工艺传承教育;开设全校公选课;结合相关专业学科教学中,创新教学内容;开设相关专业,进行专业教育;以兴趣班的形式展开人才培养。通过多年实践,高校组织的这些人才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不足之余,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弥补不足,本文试图将创新创业这一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相结合,研究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设立的名师工作室形式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机制,希望能为我国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分析研究
高校拥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对传统工艺人才培养起到了以往靠单一的父子、师徒相授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和规模,也打破了以往传统工艺行业内知识共享的壁垒。中国第一位漆艺博士、工艺大师陈秋荣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更重要的是,要逐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进入大学,否则消失将成为必然的命运。因为艺人考虑更多的是自身或家庭的生存问题,只有在大学,才可能对一项文化进行全面的保存和延伸,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但是,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之后,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许多学者的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下我国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遇到的困境,以文献资料结合高校实地调研,当前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传统工艺教育的学科体系尚待健全
健全的学科体系是高校传统工艺培养人才的基础。目前,我国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仍然不够健全,师资队伍匮乏,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教学方法有待改进,教材建设等问题尤为突出。在师资队伍上,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理论上应该对其实际工艺水平、从事工艺研究的经历都有相应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则主要采用以专任教师为主,同时邀请社会相关传统工艺从业者,相关企业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的传统工艺学习和实践提供指导。这种师资队伍存在着专职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足,缺乏对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和科学研究,兼职教师缺乏约束机制,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在课程设置上,大部分高校传统工艺授课内容除了统一要求的文化科目以外,便是传统工艺专业课了。据调查,现阶段高校的传统工艺专业课主要围绕传统工艺的中国工艺简史、造型设计、设计概论、素描、色彩、图案等课程,基本都是偏于实际应用的理论内容,对培养学生艺术造诣和文化气息的工艺文化、美术文化等课程量安排不足,授课也以理论讲述为主,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造成专业课程多、文化课程少,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的局面,直接制约了高校传统工艺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方法革新上,近几年来高校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传统工艺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体验式、互动式的教学尝试。但是,由于传统工艺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它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实践练习,高校传统工艺教育在提升教学实操性面临着重大挑战。而且,随着新媒体时代学生获取知识渠道的日益多元化,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开始凸显出来,如何实现传统工艺教学的创新,也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在教材建设方面,由于我国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几千年来遵循的都是口口相传或面对面授艺的师徒或父子相授的形式,导致传统工艺教育的理论总结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加之现今传统工艺教育学科建设尚未完成,很多理论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直接导致了目前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中教材数量少、种类单一、针对性差。
(二)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尚待健全
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包括理念激发、文化熏陶、理论传授、实践操作等诸多环节,它的效果呈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由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在校四年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因此许多高校对其人才培养的评价往往受缚于此,停留在传统的考试层面。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评价主要存在三种导向:一是数据导向,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考试成绩或学分获得作为衡量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二是锦标导向,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成绩作为人才培养能力的体现;三是能力导向,认为素质和能力衡量人才培养效果的指标。这些指标虽然是一定的客观呈现,但是都片面化,因此高校需要建立一套实效性的评价体系来引导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科学发展,这种实效性的评价体系既要侧重于知识的掌握,也要侧重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不仅侧重于在校期间的表现,也要衡量学生毕业之后与传统工艺相关的发展。
(三)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联动系统尚未形成
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是一个由课程、学生、教师等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动态的,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构建一个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高校与社会联动系统,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传统工艺人才至关重要。即高校在培养传统工艺人才时主动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通过对行业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以及产学对接不断调整和明晰人才培养的标准,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和社会接轨地构建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高校标准,而企业、行业专家也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通过构建高校传统工艺实践教学体系,达到人才培养的最优化,为传统工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人才。但根据调查,目前由于政策、理念、社会支持力度等各方面的原因,高校、社会之间的联动机制还不顺畅,“九龙治水”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造成高校培养传统工艺人才效果不佳。
三、创新创业理念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研究
通过上述对现今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高校传统工艺教育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创新创业理念给了我们启发。
(一)创新创业理念的阐释
所谓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概念基础上整合而成的综合概念。创新教育即指“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完善创新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创业教育则是“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培养具有开拓性的个人”,“创业教育通过开发、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必须的知识、精神、能力和心理品质”。但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上述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它表达的是在以往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基础上,通过理念渗透,融会贯通形成的一种与现今时展相吻合,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新理念。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说明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达成共识。
(二)创新创业理念和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
创新创业理念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创新创业理念为高校完善其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评价体系、联动体系提供思路和实践经验,这就为在创新创业理念下开展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提供了合理性和可能性。1.创新创业理念促进高校传统工艺学科体系不断建设完善创新创业理念是推动高校传统工艺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其完善传统工艺学科体系的重要载体。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不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以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传统工艺学科建设中,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建立以传统文化素质的养成为基础,以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关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学科体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2.创新创业理念促进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不断健全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传统工艺人才评价机制中,首先有助于确立正确的评价取向:既看到对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帮助,又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创新思考的精神;其次,有助于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创新创业人才评价的标准,在评价过程中突破以往高校数据化、锦标化、能力化的片面束缚,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再次,有助于确立长期的评价机制: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高校传统工艺人才评价现行机制中大学四年的时间知识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冰山一角,引入创新创业理念的纵向评估指标,将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细分为几个时段,每个时段分别评价不同的内容,以便准确地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效果。3.创新创业理念有助于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联动系统确立从近几年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来看,高校、社会、家庭等要素的联动系统并不健全,创新创业理念的融入,促使高校加强与社会、家庭等之间的联动,一方面企业为高校提供市场导向、实践岗位及技能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高校也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而高校、企业、家庭等之间的联动也有助于高校在传统工艺专业培养过程中不仅是传承旧有的传统工艺,更是根据社会、家庭的联动,不断满足现代化经济建设,满足当代文化的需求,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培养创新独立的传统工艺人才,继承和发展高校传统工艺。
四、聚焦:钱江学院刺绣名师工作室彰显的创新创业理念下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自2015年引进杭州市杭绣唯一传承人赵亦军为起点,建立杭绣名师工作室。三年来,刺绣名师工作室成为传统工艺企业与教学界有影响力的创作与实践团队,培养了一批对刺绣工艺产生研究兴趣,掌握其基本技能并立志要从事相关产业的学生,而杭绣这一传统工艺也扩大了其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钱江晚报》、浙江在线等媒体以杭绣传承、工作室建设等为内容加以报道。钱江学院刺绣名师工作室这一使传统工艺焕发新的活力并有效保障其传承的举措,正是体现了在创新创业理念下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其做法值得研究和鼓励,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举措:
(一)创新传统工艺学科建设体系
工作室模式是一种灵活的人才培养方式,反映在学科体系建设上,首先,它打破了高校传统教学的束缚,而是采用了模块教学。目前,钱江学院刺绣名师工作室的模块教学分为“传统人文美术教育”、“工作室专业基础教育”、“工作室专师专项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教育”四大模块。各模块在教学中结合校内外的创作任务,在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促使学生在掌握传统工艺创作和操作技能的同时,又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在师资建设上,除了高校专业师资外,名师工作室特聘赵亦军大师到校成立工作室,实行小班化教学,一方面赵老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到学校传授技艺,指导学生,另一方面,在校内布置工艺名师工作室本身对学生也是一种专业教育;再次,工作室以模块化教学,案例式教学和项目引导的个案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并且注意在完成项目步骤的关键节点处,传授相关技艺知识,帮助学生实践操作中不断进步。
(二)创新传统工艺人才评价体系
工作室模式的人才评价体系也秉承创新创业理念,学生除了要求须修完工作室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的所有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学分之外,还鼓励学生到相关行业企业实习和访问,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对接,尤其是工作室的对接企业,学生可以接受工作室的培养,毕业合格后进入企业工作,以在行业的持续发展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
(三)创新传统工艺联动机制
工作室从建立初期就与钱江学院、杭州市教育局、杭绣传承人赵亦军大师签订了协议,建立了联动机制。根据协议要求,市教育局落实工作室项目扶持经费,并加强对工作室的指导和监督;赵亦军老师提供人才培养的专任教师师资保障,并明确各阶段项目制教学的落实,组成杭绣工艺技术学习队伍,开展一系列杭绣阵法、技术训练;学校作为工作室的责任主体,有计划地建成杭绣专业实践性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和推进杭绣专业教学,培养杭绣工艺人员。三者联动,保障了工作室模式进行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通过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以刺绣名师工作室的形式开展传统工艺人才培养的个案,借助对创新理念的梳理,我们发现在高校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中,现有的模式已不能满足行业、社会、学生的需求,传统工艺人才培养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以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传统工艺人才培养中,突破束缚,以期更好地实现传统工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大陆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之传承方式困境与创新.观察与思考.2001(1).
[2]叶圣燕、贾礼民.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5).
[3]张澍军、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光明日报.2013-03-14(11版).
作者:成睿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