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老粗布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工艺生产棉老粗布和现代工艺生产棉老粗布在工艺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些工艺是如何保持棉老粗布生态健康的特点?各工艺过程对单根棉纤维的影响是什么?……不管是传统工艺生产的老粗布,还是现代工艺生产的棉老粗布,都保存了棉老粗布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透气吸汗,本身的凹凸感起着天然按摩作用,能够健美肌肤、防止失眠、防紫外线。这些老粗布共同的特点把传统老粗布的性能能够保持和稳定下来,说明现代工艺继承了传统工艺的真髓,是成功的继承和传承。
传统工艺生产老粗布的生产方式
老粗布的传统工艺是从棉花脱籽成棉纤维,到棉纤维纺成纱,再到把纱染色,织成老粗布,全部口口相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借助一些古老的简单的工具和手摇木制纺车、木织布机加工制作出来并一代一代祖传下来。改革开放以前,在渤海黄河流域一带,每年的春秋冬农闲时,4~5个农村妇女一起,把自己家留下的种子籽棉50~60斤,棉花品级都是1~3级的棉花,用手拔出棉籽和棉纤维分离。这是获取生产传统老粗布所使用原料的第一步。这些棉纤维长度在27mm~30mm,马克隆值在3.9~4.9,棉纤维断裂比强度在29cN/tex~30cN/tex。她们在家用木棍子不停地轻敲棉纤维,使其蓬松和舒展,起到对棉纤维开松、除杂和梳理梳直的作用。然后用高粱秆把棉纤维搓成长20厘米长、粗0.5厘米的棉条,用手工手摇纺车纺出12支左右的棉线,这样纺出的纱线捻度低、粗细节较多、竹节较多,类似现在的竹节纱,常见于传统工艺生产的棉老粗布坯布。棉老粗布坯布经纬纱线的粗细不均很严重,粗节很多,细节也很多,看纱的捻度很低,大的棉结、棉球不少,形成了老粗布典型的坯布特点。棉纱线用小麦或玉米、高粱、地瓜面粉调浆上浆,用草木灰或有机染料给棉线染色,穿经上轴,上木织机,人工在白天、晚上老式织机一梭一梭地织出老粗布。这些老粗布颜色以白、黑、灰为主基调,有简单的直条色织和黑白印花产品。由于纺车纺的纱线捻度低,刚上的浆退浆还不彻底,老粗布在做成成品后,刚使用的时候肤感有些硬冷,但水洗后因为纱线逐渐退浆,这时纤维逐渐恢复天然转曲,中腔也越来越大,纤维的柔软性和透气性越来越好,时间越长,感觉越舒服,亲肤感和柔软性越来越好,这也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怀念老粗布的根本原因。这是上千年来延续至今的传统的纯棉老粗布生产工艺方式。从开始棉纤维到最后织成老粗布,到成床单、被褥的面料,做成衣服、鞋面布料,参与的人员大都是自己的家庭成员,中间在染色、整轴最多找一到两个帮手。
现代机织纯棉老粗布的生产方式
现代机织纯棉老粗布的生产方式是大机器化生产,有独立专业的生产工序。首先棉纤维的获取,棉花加工企业把从棉农手里收购来的籽棉,用锯齿轧花机把棉籽和棉纤维分离,这个过程是由大型棉花加工企业锯齿轧花机完成的。以前是80吨压包机,后发展到200吨打包机,现在是400吨打包机。每包棉花由80公斤到现在的每包200公斤。一天24小时一条棉花加工生产线可加工300吨籽棉,生产出原棉100吨。生产的棉花颜色级白棉11级、21级、31级和41级,棉纤维长度在25mm~31mm,马克隆值在3.6~4.9,断裂比强度在28cN/tex~31cN/tex。与传统的老粗布工艺获取棉纤维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效率高低的问题,对棉纤维质量的影响只是在棉包打包时在压力作用下,棉纤维中腔受到挤压变窄。但在以后工艺中,棉纤维经开松、清弹,棉纤维又恢复原状。因此在获取原料的第一个工艺过程中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是没有区别的。现代机织老粗布的第二个工艺流程是棉纱的纺成,是由棉纺企业连续的工艺流程加工生产的。包括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后纺络筒六道工序。尽管工序很多很复杂,但最终结果是把棉纤维纺成各种支数、各种用途的纱线。纯棉老粗布主要使用的纱是21支和32支双股纱线。比较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这个工序的异同,传统工艺生产的纱线粗细节多,像竹节纱,并且捻度较小,单根纱毛羽多,纤维梳理效果不是很理想。现代工艺生产的纱条干均匀长片段和短片段都好,单纱断裂强力高,捻度大。纱线上单根纤维伸直的程度和方向一致性都要好于传统老粗布的单根棉纤维,毛羽少,单根棉纤维梳理效果较理想。接下来的工艺工序是对纱线进行染色,而传统老粗布只有很少部分纱要染色,颜色是浅灰、黑或红。
两种生产方式对产品的影响
传统老粗布的经纬纱都是单根的,所以为使纱线在织造老粗布的过程中增加强力,减少断头,绝大部分白色纱线需要上浆,浆料成分是地瓜面、小麦面和高粱面混合熬好的。传统老粗布制造时经纬纱各是一根,而现代老粗布经纬纱都是双根,有的经纱在4~6根,并且现代工艺生产的老粗布纱线是不上浆的。这是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生产老粗布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机织老粗布和机织印染布的最本质的区别。上浆纱因不退浆,直接上机织布,纱线上的毛羽在浆料的作用下,都粘缠在纱的中心轴上,因棉纤维中腔是空的,在浆料的包裹和干燥后,给每根纤维一定的压力,棉纤维体积减小,单根棉纤维成了实根棒状的纤维,天然转曲变得弹性弱了,脆性变强了。这也是手工老粗布刚使用时给人感觉是硬邦邦的不舒服的原因。等水洗几次后,浆料洗掉了,纱线的毛羽和纤维都恢复以前的蓬松状态,中腔又舒展恢复到原先的状态了,棉纤维的天然转曲又逐渐恢复了,棉纤维的弹性和透气性都回来了,所以这时的老粗布产品与身体接触就舒服多了。现在的机织老粗布直接把筒纱在缸内染色,没有上浆工序。纱线中的单根纤维,虽说在捻度加力的作用下,纤维之间也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互相缠绕在一起,但是纤维的天然转曲和中腔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人们在使用现代的老粗布时,老粗布的亲肤性和透气性感觉都没有变化。因此,现代工艺制造的老粗布一开始使用就感到很舒服,没有传统老粗布刚开始那种硬邦邦的感觉。穿经整轴工艺工序发展到现在,都是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在做,现在的机织老粗布各种各样的设计都是在这个工序设计出来的。为满足现代人的不同审美需求,老粗布的设计图案更加丰富多彩。技术人员,把需要的各色筒纱,根据设计方案,编排好位置和数量,然后牵引到织轴上,制成织轴。手工织机是把经纱穿在织轴上,把纬纱放在木梭子里,人坐在木织机的头这边,手脚配合,把木梭一梭一梭穿过经线,重复动作,织机靠来回的力量把经纱和纬纱交织成老粗布。机器织机和手工织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把手工穿梭、手脚配合开经口变成了机器带动,手工一人一天8小时能织布一米,机器同样的时间可以织36米,可见老粗布在织造的工艺和原理上没有区别,区别是提高数倍的效率。还有区别是手工老粗布纱线要上浆,机织老粗布纱线不上浆,但经纱和纬纱都是双股线,不加捻度。传统棉老粗布幅宽是50~60厘米,现代织机在140厘米有梭织机和200厘米的剑杆织机都在用,满足了客户对多种幅宽老粗布的需求。最后的工序是剪裁和缝制。传统老粗布产品是以家庭为单位,一个人独自完成。现在的老粗布产品是在缝制车间,多人协作完成。不管是传统老粗布,还是现代老粗布,之所以保持了老粗布的舒服、生态健康的特点,都是因为老粗布用的原料是成熟的棉花,棉纤维呈天然转曲,并且有弹性和透气性,所以亲肤性好。但是,现在的老粗布原料却有的掺入化纤涤纶,还有大量使用棉短绒、不孕籽回收棉和纤维性下脚料等。使用这些原料,老粗布的价格有越来越低的趋势,并且对老粗布的质量信誉造成的严重影响。这样的老粗布,没有了老粗布生态健康的特点,失去了老粗布棉纤维天然转曲和中腔的特性。都不具备老粗布的亲肤性、透气性。而且由于纤维短,易起毛起球,人们在使用时感觉浑身不舒服,有的还起过敏反应。
结语
传统工艺加工的棉老粗布和现代工艺生产的棉老粗布使用的原料是相同的,传统工艺是手工和原始手摇纺车和木制织机,现代工艺是大型的棉花加工设备、棉纺设备、染纱设备和织机设备和缝纫剪裁设备。不论是手工制造还是大机器织造,原理是相通的。不同点是传统的老粗布纱是上浆的,现代的老粗布纱线是不上浆的。上浆的纱在几次水洗后,浆料脱离棉纤维使其恢复棉纤维的天然转曲和中腔的特性,而不上浆的棉纤维保持了棉纤维的天然转曲和有中腔的特性。这是传统手工棉老粗布和现代机织棉老粗布都共同具有亲肤性、透气性和舒服的原因。
作者:盖文桥 单位:山东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