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山茶油生产清洁冷榨工艺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山茶油生产清洁冷榨工艺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山茶油生产清洁冷榨工艺的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广西现有油脂加工企业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条件薄弱的状况,探索一种清洁和适度加工的生产工艺方法,通过从原料的选取开始,引入茶籽色选、清洗工艺,采用中低温压榨和高效过滤的技术,完成避免油色变深、变糊,减少山茶油特有香味损失,更好保留山茶油中有效成分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山茶油;冷榨;清洁

1引言

山茶油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山茶油的制取一般采用压榨法和浸出法。高温机榨茶油颜色深,反式脂肪酸和苯并芘的产生几率容易增加;低温机榨工艺生产效率低,会带出少量皂素到油中,易形成浑浊的状态,并且皂素味感苦涩、辛辣,食用性差,难以达到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严重影响其市场竞争力。

2引入清洁冷榨工艺的必要性

我区现有的油脂加工企业,大多是小规模加工厂或家庭式简易小作坊,且出油率低,品质参差不一,资源浪费严重,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远远不够,缺乏绿色、有机食品精深加工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寻找一种清洁和适度加工的生产工艺获取高品质的山茶油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通过从原料的选取开始,引入茶籽色选、清洗工艺,采用中低温压榨和高效过滤的技术,可以有效避免高温而导致的茶油色泽深、糊味,减少山茶油特有香味的损失,更好地保留山茶油中的山茶甙、角鲨烯、皂甙等有效成分。

3山茶油清洁冷榨工艺设计及其控制

3.1山茶油生产工艺流程设计

3.2工艺及设备控制

3.2.1杂质清理通过振动筛的振动,可以将混在茶籽中的断枝、果壳、碎石粒等杂物去除。为了保证清理效果,经常检查筛上物和筛下物中的杂质(壳)和油料(仁)情况,发现超标要及时调整解决;经常清理吸尘部位和管道,保持其畅通;根据茶籽质量调整进料流量,保持筛理负荷稳定,布料要均匀等。

3.2.2色选引入色选机,采用高分辨率全彩色CCD,以识别出细微的色差及瑕疵,通过高效的图象采集与处理系统,可以快速有效的将茶籽中的病斑、霉变粒、虫眼、黑点、不良品、杂质等异色茶籽挑选出来,尽可能的避免压榨的山茶籽中混入霉变籽,降低黄曲霉素的产生几率。压缩空气质量好坏影响到色选分离效果,要确保空压机中的废液排除通畅;要经常检查气路是否漏气,有漏气现象及时处理;检查振动器上的托盘、通道及分选室的玻璃表面、通道的上端是否有杂物或粉尘,如有则用静电气枪清除干净。

3.2.3水洗、烘干通过对输送带上的茶籽的冲洗,可以洗去茶籽表面附着的灰尘等,保证了原料的清洁。茶籽清洗机原理主要是利用箱体前部分设备箱体中注适量的水,原料在经过箱体时,会与气泡机和水的结合作用下做翻滚状态,并随网带不断向前推进,在出水面时,高端设有喷淋头,高压冲洗。气泡冲击波原理能够将茶籽表面冲洗干净,有效的杀灭有害细菌,分解残留农药,机器设有隔板,将清洗物与洗下的泥沙有效隔离开,清洗水循环利用率,可节约80%的清洗用水。清洗后通过振动沥水机快速脱去茶籽表面大部分水珠,使用强鼓风机吹干茶籽表面,最后通过平板烘干机实现工艺所需要水分的茶籽。平板烘干机为传导换热结构,刮板链条传动,使用介质为蒸汽,茶籽与平板平行运动,根据工艺要求的水分适时调整物料在机内的烘干时间和蒸汽压力;同时也要根据茶籽初始含水量适时选定最佳干燥温度,合理调节蒸汽压力,使其变成为达到干燥和预调质的目的。

3.2.4剥壳、调质经过去杂、色选、清洗和烘干的茶籽,进入剥壳机去除表壳,将茶籽仁通过输送设备运至调质机,使用蒸汽间接加热以保持适宜温度(60℃左右)对茶籽仁进行调质处理,然后才输入压榨机进行压榨。在壳仁分离时,要控制壳仁比例,对于一次性压榨取油的茶籽原料,通过我们多年的经验,以入榨茶籽仁中含有20-30%的含壳量为最佳入榨条件。其原因是在压榨时增加相互摩擦,避免成糊状,起到松散的作用;调质时起透气传热作用,使料容易蒸熟、蒸透;压榨取油时起毛细孔作用。剥壳及仁壳分离要求破壳率高、不漏籽、粉粒度小;仁中含壳率在20~30%之间;壳中含仁率不超过0.5%。茶籽的水分含量为8~10%时,油茶仁能保持坚韧而富有弹性,不容易破碎便于破壳。

3.2.5压榨、过滤通过螺旋压榨机将茶籽压榨出毛油后,使毛油流经过滤设备,过滤掉油渣等杂质后,放入暂储罐保存。压榨初始要调节好出饼端的缝隙,以饼厚度约8~10mm为宜,让料胚顺利通过榨笼,直至饼呈瓦状成形排出,才逐步加大下料门提升榨笼温度,逐步缩小和保持出饼端的缝隙至4~6mm。要经常通过检测胚料的温度及水分含量、胚料的外形、饼中残油等工艺指标,控制好榨油机,使其处于安全稳定的工作状态,尽量减少大起大落现象发生。叶片过滤机运行前应检查设备的安装质量,各叶片出油口与集油管的衔接要密合,滤网不应破损或堵塞,排渣蝶阀应关闭严密不泄漏;排渣时利用工作腔内剩余压力将油渣排出,如发现叶片排渣不净,可间断启动振动器排渣(切忌长时间连续振动),直至排净;经常巡视过滤油的清晰程度,发现挟带油渣,应停止运行,打开蝶盖拆卸叶片检查、修补损坏的叶片;定期清洗过滤叶片,以保证运行时过滤畅通。

3.3主要工艺参数

(1)色选机:压缩空气压力0.6~0.8MPa。(2)平板烘干机:蒸汽压力0.2~0.5MPa、出料水分8~10%。(3)剥壳机:仁中含壳20~30%、壳中含仁≤0.5%、调频器转速800~1000rpm、原料水分8~10%。(4)双螺旋榨油机:主电机电流≤65A、入榨水分6~9%、出饼厚度4-6mm。(5)叶片过滤机:过滤压力≤0.4MPa、吹饼空气压力≤0.4MPa、卸饼空气压力≤0.6MPa。(6)过滤后山茶油指标:水份≤0.2%、固体杂质≤0.2%。

4清洁冷榨技术的生产应用

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建设该条清洁冷榨生产线后,通过不断的测试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中,通过多次抽样发现,经由色选机之后,原料中的霉变籽含量低于2%(随机选取1天的色选机生产记录表1)。压榨出来的原油送到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品质基本达到GB/T11765-2018中压榨一级油的标准(表2)。

5结束语

通过公司的生产试验,使用清洁冷榨工艺进行山茶油的压榨生产,可以减少或不再对山茶油进行精炼生产(销往低温地区的山茶油需经过低温脱蜡及过滤工艺),有效避免常规精炼工艺中脱胶、脱酸、脱色等造成的化学物质与茶油直接接触及二次污染。利用该工艺生产出原汁原味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高品质山茶油产品,避免营养活性物质和油茶清香风味的丧失,显著提高食用山茶油的档次和价值,满足消费者的现代营养健康理念,提高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作者:杨开鸿 李川山 蒋良徳 单位:广西金茶王油脂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