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浅谈古建群建筑装饰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古建群建筑装饰艺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浅谈古建群建筑装饰艺术

摘要:户部山古建群坐落在徐州市区南部,地处南北交通要道,徐州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户部山古建群南承北袭的建筑风格。本文以户部山古建群装饰作为切入点,分析户部山古建群建筑装饰手法以及装饰纹样题材,挖掘户部山古建群装饰纹样的地域独特性。

关健词:户部山;古建群;装饰;徐州

户部山古建群是坐落在徐州户部山上的明清古建筑聚落。秦汉时期,一代枭雄项羽在徐州定都,在徐州户部山山顶构筑崇台,名曰戏马台,户部山由此得名。徐州坊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从这句坊间流传的话,就能看出户部山在徐州不一般的地位。户部山古建群建筑布局巧妙,别具匠心,传统庭院是户部山古建群建筑的主要形式,青石和青砖是其墙体的主要材料。户部山古建筑群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十分具有地域特色,既包含了北方民居的统一工整,同时又兼有南方院落的秀雅迂回,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一、户部山建筑风格形成的原因

1.地理环境的因素徐州地处秦岭淮河线上,独特的地理位置,是造就户部山古建群独特建筑风格的原因之一。户部山古建群属于明清古建筑群,属于典型的苏北建筑群。苏北民居既不同于北方民居又不同于南方院落,更像两者的融合之作。承南袭北、多元融合是户部山古建群建筑风格的特点,再加上徐州特有的地理人文环境,形成了具有户部山古建群独特气质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

2.多元文化的影响徐州具有丰富的汉文化资源,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就是徐州人丰县人,汉文化到今天为止一直影响着徐州的发展,户部山古建群建筑风格也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中原文化也是影响户部山古建群建筑风格的原因之一,作为中国传统主导文化的中原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原文化的精髓。荆楚文化也影响户部山古建群的建筑风格,荆楚文化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包含着丰富的浪漫主义色彩。多种文化对户部山古建群的共同影响,造就了户部山古建群的独特风格。

3.宗法礼教制度的影响“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中国传统的等级观念和伦理观念。中国传统等级观念中,实用性建筑在地位上要远低于宗法礼教性建筑。虽然户部山古建群的聚落形态的形成和商业贸易有关,但是整体来说,平面布局和院落组合还是遵循宗法礼教制度的。在平面布局上,户部山古建群的正房一般位于中轴线上,而且要比两旁的厢房高出几个台阶,通常长辈在此居住。从院落组合上来说,戏马台属于宗法礼教性建筑,户部山的院落都是以戏马台为中心向周围发散来的。这都说明了户部山古建群是依照宗教礼法制度进行规划布局的。户部山位于五省通衢的徐州,徐州地理位置独特,多元文化在此碰撞,相互融合,加上中国传统的宗法礼教制度,在他们共同的作用下,形成了户部山古建群独具特征的建筑风格。使其既具有北方建筑的庄重大气,又兼有南方建筑的精巧雅致。户部山古建群的建筑风格个性鲜明,在我国传统建筑的舞台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是我国传统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户部山建筑装饰手法分析

装饰一词早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当时编撰的《后汉书》中,装饰一词有修饰、装点的意思。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雕饰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装饰艺术重要形式的雕饰,通常指用刀进行加工的装饰手法,雕饰可分为雕刻、线刻、镂活等。雕刻按照材料的差异,可以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木雕、石雕和砖雕。这三种雕刻手法各有自身的优缺点,是我国古代传统民居装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三种雕刻手法也是户部山古建群用到最多的装饰手法,分别依据自身不同的特性,被运用到不同的地方。

1.木雕木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雕刻艺术,宋代的《营造法式》按照木雕雕刻技法把当时木雕分为五类,分别是混雕、线雕、隐雕、透雕、剔雕。透雕、浮雕和线雕是户部山古建群比较常见的木雕雕刻技法。不同雕刻技法的木雕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有各自的韵味。木雕的原材料是木材,可操作性强是木材作为雕刻材料的优点,同时,木材也有他的缺点:易腐朽、变色。木雕在户部山古建群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户部山古建群的承重结构主要以砖木结构为主,木雕装饰也是户部山古建群常见的装饰形式。户部山的木雕装饰艺术风格朴实无华,追求自然之美,这种装饰风格的形成是和当地的民风民俗是分不开的。

2.石雕结实耐磨是石材的主要特点,石材也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材料之一。石雕是雕刻装饰的一种,是以石材为原材料的雕刻,相对于砖雕来讲,石材取之自然。虽然石雕省去了烧制等多道工序,取料比较方便,但是石材较难加工,所以石雕应用的范围还是比较有限的。虽然石材在我国传统民居结构材料中的应用并不多,但是因为徐州的石材资源比较丰富,所以户部山古建群中石雕还是有一定比列的应用。户部山古建群的石雕材质上多选用当地的青石,比较耐磨。

3.砖雕砖也是传统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形砖和长形砖就被研制出来了。制砖技术和规模到了秦汉时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此后砖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在青砖出现之前,砖雕并没有被大范围的使用,这里所说的青砖并非普通的建筑青砖,而是需要专门烧制的青砖。砖雕是以砖材为原料的一种装饰,比石雕更为经济、实用。砖雕在户部山古建群中有大量的使用,徐州户部山古建群的砖雕不同于苏南砖雕的轻盈雅致,风格质朴实在,多采用浅浮雕。

三、户部山建筑装饰纹样题材分析

装饰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中国建筑的发展。户部山古建群的建筑具有大量的传统装饰纹样。户部山古建群的建筑装饰纹样种类很多,大多分布在斗拱、门窗等部位。经过实地调查取证及相关研究,按照装饰纹样题材将户部山装饰纹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几何纹样、动植物纹样、其他纹样。

1.几何纹样几何纹样是工匠们通过观察客观事物的规律,结合自己的主观意识,通过提炼、概括等一系列过程,形成的各式各样的装饰纹样,是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户部山古建群常见的的几何纹样有回纹和网格纹。通常几何纹样的雕刻技法简洁流畅,并且具有极强的秩序美。回纹是指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回环状传统装饰纹样,网格纹通常指直棂和横棂相交形成的形状类似渔网的传统装饰纹样。回纹装饰纹样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2.动植物纹样植物纹样是以生活中常见的植物为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形成精炼的装饰纹样。植物纹样通常有着人们的某种寄托,常被人们赋予丰富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人们的品格追求。徐州户部山古建群中多处有梅、兰、竹、菊的植物装饰纹样,还有一些兰草纹样、牡丹纹样,人们通过这些植物纹样寄托自己的情怀,使其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动物纹样常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像户部山古建群的“麒麟送子”,就反映出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愿景,对多子多福的期盼。

3.其他纹样人物故事纹样因为其具有情节性的特点,一直非常受人们的青睐。中国古代社会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孝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一直是维护中国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作为传统民居建筑的户部山古建群,与孝有关的人物故事纹样被经常用到,比如像卧冰求鲤、扼虎救父这样以二十四孝为题材的人物故事纹样在户部山古建群装饰纹样中的占比是比较大的。除了人物故事纹样,文字纹样在户部山古建群中也会被用到,文字纹样通常是通过吉祥的文字进行变形处理,表达吉祥的寓意,常见于隔扇、影壁等地方。总之,传统建筑装饰是我国古代传统民居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户部山古建群的装饰,不仅记载了户部山及徐州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习惯,还反映了当地的宗教礼法等,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研究户部山古建群的历史地域及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吕立胜.徐州户部山传统民居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2]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构·绘·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作者:张森 邸贵玉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