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石材的现代表现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郑雅心 单位:东华大学
挖掘石材的力量的手法
叠砌。石材以其特殊的重量、厚度以及稳固性常给人一种沉稳厚重的力量感。而最早的石材运用则出现于洞穴或洞穴的结构当中———如土耳其的Cappadocian大峡谷和意大利的CumaeanSibyl山洞。不管这些空间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建造的,都运用到一种在今天看来在常规不过的施工手法———叠砌。当许多相同或者不同的石材通过叠砌手法组合起来的时候,总会给人一种沉积的力量感,而这些叠砌的石材在历经岁月的冲刷之后,其石材本身的肌理会使人产生一种时间流逝的生命美感,此时,叠砌的阵列感会让石材的生命美更加得以强化(图2)。
照明。照明能使硬质石材视觉上的软化效果。当石材与光联系在一起时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涵义:光源改变了石头本身的坚硬、粗矿,使其变得柔软、温和。瑞士StPius教堂(图3)外立面墙采用PenthelianDionyssos大理石,巨大的石材是以钢柱作为支撑固定的。板材的元素使建筑看起来更加深远,在表面洁净且带有纹样的大理石上产生了富有跳跃式的节奏感。室内的支撑住被石材隐藏了起来,大理石在灯光的照明下散发着神秘的光辉。
石材就应呈现出本质美。每一种材料都有属于自身的特性,有的材料就应该事光滑的、唯美的,如瓷砖、玻璃;有的材料就应该是质朴的、复古的,如木材;而石材,我认为它就应该是粗犷的,自然的,无过多雕饰的。倘若把它表现得精美,难免会显得诡异。人们应该充分尊重每种材料的本质性,让它发挥出真实的魅力。当代的石材建筑,越来越多呈现的是石材的装饰作用,而并非承重构造功能了。暂且不评价其好坏,但当代的石材已越来越不像石材了。石材装饰不再以体量大为美,而是以薄为美;不再以自然纯朴为美,而是以精致装饰为美。我们在材料市场随处可见的石材,已经变成了板、片,每一件都是一样的模具,没有一丝自然,没有一丝土地的气息,这还是石头吗?如果这样,那么石头作为一种天然的物质的优势已经没有了,它和人造的玻璃、地砖等是同等的,没有特殊性。因此,石材就应该有石材的样子。或许它就应该是笨重的,大体量的,自然的,而不应该把它与其他材料一致对待。我认为,石材是有气质的。传统的石材就像《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一样,纯粹、自然、不加修饰,生命力顽强;而当代的石材就好似林黛玉一样,雕琢、精致、小心翼翼、脆弱。如果当代的石材发展趋势如此,那为什么那些惊为天人的作品,哪些伟大的石材建筑,都是古老的,传统的呢,而适于当展的现代石材的贡献又是什么呢?
传统石材的现代案例表现。案例一:艾恩瑞奇建筑师事务所———温室和花园石材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块状,灌进了铁丝网状的石笼结构中,由于石块的不规则使得堆砌过程中产生了或大或小的缝隙,空气能在石头之间自由穿梭。这样的墙面就好比一个调温器,能够在全年内产生一个特定的小气候:空气穿过石笼并且停留在玻璃屋顶与石笼墙之间(图4)。由于这个原因,夏天内部变得凉爽了,冬天内部也变得相对暖和了。案例二:塞萨鲁兹-拉利坎戈斯联合事务所———人种学博物馆低矮的玄武岩石墙在整体性上表现出一种原始、自然、质朴的情节,它们形成了一个景观基座(图5)。博物馆室内非常质朴,是以一系列规则的直线形混凝土拱顶为组成,拱顶是由黑色的玄武岩石砌成,它们在承重承的同时兼顾展示自身本质的特质。
结语
在石材的内在含义被不断改造的今天,石头的未来会在一种什么状态下存在。现今的欧美建筑,石材应用的越来越少,只有在现阶段的中国,基于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和低价的人工费用,石材才得以大量应用。随着能源的危机与人力成本的提高,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在石材未来的应用领域,石头的本身内在气质需要被重视。我们应从另一些角度看石头,它的色彩、形式、纹理都将被赋予新的含义,在不同的环境下,在不同的光线下,与人们的心里有新的交流。这种材料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得到不同的阐释,有历史的,也有文脉的,但不管如何它的魅力依然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