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干热气候条件下的传统建筑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干热气候条件下的传统建筑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干热气候条件下的传统建筑论文

1传统建筑形态中的低技术语言

我国西北干热地区干热气候主要分布在南疆塔里木盆地、东疆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范围内以及甘肃敦煌地区。该地区范围广大,存在着地理环境、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但在应对共同的干热气候方面,其传统建筑形态却存在着很强的一致性。择地选址在干旱少雨、炎热多风沙的气候条件下,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着对水的强烈渴望。稳定充足的水源是聚落选址的首要条件,人们沿水渠周边建造房屋、耕种和畜牧,逐渐发展成绿洲。实现近水的基础上,躲避风沙灾害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在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人们会将村落隐蔽、穿插于高大树木之中,对外封闭的同时营造舒适的小气候。

2群体布局与建筑形式

2.1密集的建筑组群与狭窄的街巷

纵观世界各地干热地区的传统人居环境,无论是我国新疆的喀什市老城区,抑或是伊朗的亚兹德城区,都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为密集的建筑组群和狭窄的街巷。这种密集、紧凑的布局方式是干热气候下的典型产物。布局紧凑而形体简洁,能够有效减少太阳辐射并创造丰富的阴影空间,提供室外活动场所。

2.2封闭厚重的形体与内向的庭院

干热地区强烈的太阳辐射、频繁的热风沙等恶劣的气候条件要求建筑将人们庇护其中不受侵扰。建筑通常外观封闭,对外墙体厚重高大,外墙上很少开窗甚至完全不开窗,表现出了很强的内向性和私密性。这种空间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抵御外来的不利气候因素,另一方面实现良好的热工性能,调节室内温度,缓和昼夜、夏冬温较差大的问题。

2.3灵活的布局与生活方式

西北干热地区远离政治中心,且地处少数民族聚居的气候严酷地带,其传统建筑没有严格遵循的空间规律,一切从满足实际需求出发,正如王小东先生对喀什民居的评价———“与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以及空间的构筑手法有共通之处”。无论是建筑群体还是单体的平面布局,均根据具体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空间大小和使用需求进行自由灵活的布置。其传统建筑中的室外连廊、绿化庭院和屋顶平台等均是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

3材料选择和结构体系

在干热地区广袤的荒漠中,长期的干旱导致植被稀疏,林木与山石较稀少,土坯是最为常见的材料。这并非完全因为生土材料的低廉和易得性,事实上,土坯建筑有很多优点。生土作为建筑材料具有优良的蓄热和传热性能,正符合干热地区对于隔热和保温的需求。其营造便利、经济节约、结构性能好,在资源匮乏,经济相对落后的干热地区极为适用。而常年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保证了生土建筑不被侵蚀破坏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广泛使用生土的基础上,人们还常常采用红柳、芦苇等当地可产的枝条、石灰石、砂岩等普遍材料,配合生土共同用于建筑营造活动,发展生土和土木结构。其中大致包括酷暑地区的生土洞穴式建筑,生土垒筑、砌筑式,以及绿洲地区的木构密梁平顶式建筑。

3.1洞穴式

西北干热地区大部分土质坚硬,通过在地面或山体上掏挖而成的建筑形式得到了广泛使用。分为垂直地面下挖的“竖穴”与水平向前挖的“横穴”两种。竖穴多作为地窖和地下室使用;而横穴除了居住的窑洞形式外,还常为宗教建筑使用。我国古代佛教在西北干热地区遗存的大量“千佛洞”、藏经洞,都属于这种类型。

3.2生土垒筑、砌筑式

当地常见的孔性土粘度大,潮湿时极易塑形,干燥后硬度和强度则大大增强,因此存在大量以黄土加工筑成承重墙体的操作方法。垒筑法是指将黄土直接加水、沙子、植物纤维混合后,干垒或湿垒筑成下宽上窄的承重墙体。也可将生土掺水后加工成土坯,晾干作为砌块砌筑使用,这种方法稳定性差,但可灵活造型满足不同需求。也可下部夯土,上部砌筑。有石材的地方还可选择石块筑成底层墙体,其上再筑生土以增加强度和稳定性。

3.3土木混合式

事实上,在树木出产相对较多、人口聚居的绿洲地区,最常见的依然是采用如杨、柳等当地产的细木材作为梁、柱,与生土混合使用形成平屋顶的结构形式,如气候稍温和的喀什地区常出现木构密梁的平屋顶形式。包括和田、吐鲁番在内的大部分绿洲地区中,其平屋顶住房均属于土木混合的结构体系。

4构件形态

4.1阴影空间构件形态

在干热的气候下,有效遮阳的阴影空间可以大大改善人体的热舒适度。因此,诸如高架棚、廊和露台、阳台等各种有效营造阴影空间的建筑构造措施应运而生,还可配合绿色植物起到更好的效果。

4.2透风构件形态

干热地区传统建筑为了实现保温、隔热和防风沙的目的,其整体形态通常比较封闭,因此更需要室内外空气的流通,以缓解空间的闭塞感。

(1)透风墙、高窗、花格窗。透风墙是指在围护墙体的砌筑过程中,在其高处以不同的拼砌方式留出的图案式孔洞。这种形式在西北干热地区的传统民居中除了在各种围墙中使用外,还常配合在依傍房屋搭建起来的高架棚出现。高窗多用于室内房间的围护墙体,阿以旺式建筑是典型代表,高起部分可以使热空气上升,通过高窗实现对流。而花格窗是世界各地干热地区传统建筑中经常出现的构件,实现通风的同时可以遮挡阳光与视线,满足私密性需求。

(2)晾房。晾房是新疆南部水果盛产是吐鲁番地区特有的一种构件形式。晾房置于屋顶之上,用土坯砌成四周通透的围合空间,顶部盖以棚架。

5结束语

在没有机械设备调节气候,没有现代技术进行支持的年代,西北干热地区的人们以其可选择的最经济、最实用、最低消耗的资源和建造方法,形成了最契合当地自然环境与经济水平的传统建筑模式,实现了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人及人工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通过建筑物营造活动本身,以被动式的应答思路来解决气候问题。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传统低技术具有很强的生态性。它们不仅仅是结构与构造体系意义上的技术,还蕴含了建筑形体与空间形态层面上的技术。实现了技术措施与形态语汇的融合。其回应气候的基本原理在解决现代建筑面临的种种能源与环境问题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将这种基本原理与新材料、新工艺结合起来,它们可以重新获得当代的适宜性。这对于极端气候地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实现其当代建筑形态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作者:徐英杰 臧文静 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航空规划建设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