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研究

0引言

“渗透”一词比喻一种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也指水文地质学、物理学等专业方面用词。本文吸收以上词语诠释中的某些意项,提出“建筑渗透性”,即建筑学范畴的专门术语,由“渗透”“渗透性”概念引申而来。具体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在邻接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强调相交界面处的软化。在传统建筑中,渗透性通过多种中介(实体或虚体)来实现,构筑手法多样,层次丰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渗透性手法,形成一种有实践意义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借鉴,于中国建筑的传承和创新都具有积极意义。

1实体上的渗透手法

实体上的渗透主要通过内外环境的相似来实现,具体可以从色彩及材质、构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低纯度的色彩。众所周知,自然界中的色彩以低纯度为主,人类对建筑的色彩属性趋向以自然为主,故普通民居以及寺庙、书院、祠堂等民间建筑都呈现朴素的色彩,朴素淡雅。只有皇家建筑以及孔庙是红墙黄瓦,即便如此,其室内陈设也为灰色调。这种装饰方式充分体现人们的意愿,使人们获得与在外界自然中相近的感受,实现色彩上的交流,也和环境相协调。

2)自由的形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依赖自然。自然界中的物体几乎都带有自然曲线纹理,由于人类对周边环境的依赖性,自然而然易对造型柔和质感丰富的物体产生亲切感。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造型要素———线条来分析,即可以发现对自然环境的顺应:曲线元素体现在屋面、屋脊装饰、窗棂、园林小径、池塘岸堤等方面,这些曲线不同于西方的几何形的曲线的理性,比较自由,自然的形态在其中得到了良好的渗透。而在建筑构架,门窗等部分体现出的直线元素与曲线适当结合,共同烘托自然的外部环境。

3)源于自然的材料。传统建筑材料大多取自自然。例如民间建筑采用的泥土、茅草、木材等;官式建筑采用的陶筒、青砖等。在某些山地环境中,由于当地石材丰富,传统建筑对外墙材质的处理显得尤为细腻。上述做法体现了人类建筑行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保持了室内外材质的一致性。

2虚体上的渗透手法

虚体上的渗透即空间视觉上的融合,可通过廊道和门窗洞口的设置来实现。

1)廊道的使用。廊指建筑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性空间,是传统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形成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中介空间,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例如檐廊,可使室内外空间形成柔顺的过渡,立面效果亦显得更加丰富,加上檐廊的深度,也为通透立面的设置提供了可能。在园林中还可利用廊道与单体建筑穿插组织,形成虚实结合的整体。这样的布局使建筑能更好地跟自然界融合,形成室内外的空间渗透。例如石林小院中廊道“静中观”,随着两侧空间的互相渗透,每一侧空间内的景物都互为对方远景,从内至外空间渗透,层次丰富。

2)透雕隔扇。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为梁柱承重,隔扇可做对外的门、窗,也可以做内部的隔断,中间一般透雕各种图案,雕刻的疏密程度决定了界面的通透性。在需要空间上完全连通的时候,将隔扇打开即可。建筑这样透空窗口的大量使用使得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其效果非常显著。室外空间透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了室内,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3从传统建筑渗透性手法中得到的启示

吴良镛院士在《建筑学的未来》中谈到建筑学发展的若干基本战略时提出“人需要与自然相互依存”,从传统建筑渗透性手法中得到启示,将对未来建筑与环境的创造提供新的思考,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沉淀中寻找精华作为建构未来的基础。

1)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建筑尤其是山地建筑,应尽量减少对地面的开挖和平整地面的土方量,以错层、台阶式等形式与地表联系,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底面,加强与自然对话。

2)建筑形态尽量贴近自然。大型建筑一般容易对原有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可以利用建筑顶部空间进行适当造型。通过退台、挑台等方法形成建筑相对自由的形态,从视觉上达到与自然的互相渗透,还可采用与自然材料相似或相近质感的材料进行装饰。

3)空间渗透。院墙设漏窗、空窗,可与墙体另一侧的空间发生交融,扩大两侧的空间感知,形成丰富的空间渗透。如严迅奇的九间堂别墅使用片墙、隔扇等方式分割空间,让空间随着使用者的活动,真正地流动起来。

4建筑渗透性实例分析———以东莞南山溪谷项目为例

2014年笔者参与了东莞南山溪谷项目的工作,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一个投标方案。基地西南为城市绿线保护的延绵山丘,在基地处理时需最大可能地利用山体同时不对其形成破坏。主轴及水带将小区分为三部分,北面的小高层区、东面的小高层区和西南角的别墅区。主轴线沿地势形成,别墅轴线借山谷走势形成溪谷空间,山体形成了对建筑的保护。小高层建筑底层架空,与庭院连成一片,共同组织成一个生动的自然空间;会所外形借用地形,形成跌落式的屋面,再加上通透的景墙,与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别墅区通过山水的结合同时引入并延续外部空间,将基地西南角的自然小峡谷引入山水交界处,整体呈“凹”字形平面,表现了良好的渗透性,并为序列性空间组织提供了基础。小区建筑外表采用淡雅的素材,使用了岭南建筑常用的一些材料。

作者:吴冬瑜 单位: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