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研究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很多都深刻展示了时代变化、刻画了人们不同时代的价值追求,弘扬了强烈的生命意识,体现了对人性的客观审视和拷问。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社会文化发展并没有得到同步升华。人文精神教育上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围绕着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容进行研究,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方面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了利用中国现当代文学,深入推进人文精神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字: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文精神;教育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高速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瞩目。国家和社会发展遇到了良好契机,但是社会群体,人类个体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缺失等问题也日渐凸显。在金钱至上、速食文化等肤浅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变得日益实用、功利,道德感的下降导致很多人丧失了精神和信仰,国民整体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迫切需要得到改善。人文精神是影响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等重要因素。从概念上看,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对个体的价值、尊严等的认可、关怀和维护,对人类长久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人类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在上世纪末期九十年代,国内的很多学者就发起过对价值失范、信仰危机、道德失衡等社会现象的思考和研究,提出重建人文精神高地,推动国家获得更为长久和持续的精神发展动力。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开展知识文化教学中,还要承担起弘扬人文精神的重任,致力于促进大学生不断提高人文精神,促进国家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一、人文精神相关概念综述

人文精神一词是来源于西方的翻译语言,最初翻译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精神”等。人文精神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上两种。从狭义范畴上看,人文精神代表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思想,即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过去以神为中心的概念,倡导发扬不同人个体的个性,鼓励人人都追求自由平等,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从广义上看,人文精神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来源于古希腊的哲学研究,是体现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如人性、理性、超越性等。其中人性倡导的是人道主义精神,突出了对不同个人的尊重和关怀。理性倡导的是科学研究精神,鼓励人类以思考来探索、寻求真理。超越性主要体现在宗教层面上,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人文精神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目前学术界对其的概念比较一致,认为人文精神就是对人类自我的、普遍性的关怀,是对个体的价值、尊严等的认可、关怀和维护,对人类长久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文化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是对人类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中,一定要明白人文精神体现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人类群体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着很深的时代精神烙印。不同的时代下的人文精神内容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不同时代的人文精神也有着共性特点,那就是主要体现着人类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不仅仅只在意外界的物质。中国当现代社会中,人文精神为国家社会精神层面的发展、文化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形成国民正确的价值观指出了方向。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人文精神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是代表区域内个人人文修养的标尺。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一项需要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一是功利社会导致实用主义、物质主义抬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商品经济社会背景下,物质至上、实用主义、功利意识等价值观念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大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特别是随着大学扩招之后,教育进入到市场经济中,成为一种产业。很多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从学校的生存需要出发,为吸引生源而开设一些社会上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如管理学、财会学、计算机等应用型专业,而文学、数学等基础类、人文类学科慢慢处于边缘化,不再受到重视和欢迎。急功近利思想下,大学生更关注于是否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等资格证书,而不再重视是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当现代文学也不再有热情。甚至有的学生只关注学分,并不在意学习的课程内容,只要能帮助获得毕业证书就可。这种以实用为导向的价值观念,造成了社会上人文精神的失落。二是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造成了对人文精神的不重视。我国目前从小学到大学采用的都是应试型教育,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水平的标准。没有好成绩,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在就业时就进不来好单位。这种价值导向下,导致大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弱化。加上大学生群体主要是“8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在家庭的呵护中长大,是温室中的花朵,在大学之前,基本从来没有体会过社会的冷暖和现实。进入大学后,对独立生活和学习准备不足,面对一些挫折和困难,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没有强烈的公平意识、是非观念,也没有对信仰和精神的敬畏。这些因素影响下,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丧失批评精神和质疑精神,沦为社会化的功利者。三是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给国家社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繁荣进步的后备军。如果大学生群体迷失在商业社会中,丧失了人文精神,带来不仅仅是个人信仰的缺失,最终将导致中华民族的价值失范,带来全体国民的信仰危机,让整个社会体系变得更为庸俗化、利益化。高等院校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地,不仅要培养具有良好知识水平、技能水准的人才,更要培养具有良好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念的人才。但是现有大学教学模式并没有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养环境。很多大学的教学方法还是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单向式,机械化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突出。特别是人文学科的教学中,政治说教意味过重,对人文精神内涵的挖掘不足。经常出现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们一头雾水、毫无兴趣听,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根本没有听课的现象。人文精神的教学需要深厚的人文知识功底,更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自我体验感受。这样才能带来大学生进入到人文精神的精神课堂。人文学科的教学中,如何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带领学生进入到精神世界的殿堂,是老师们日常教学中的短板。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人文精神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人文学科在人文精神教育中有着无法替代的学科优势。中国当现代文学,虽然不如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积累,也没有外国文学的哲学功底,但是这些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国人在20世纪发展中的生活和情感,反映的是作者对当现代生活的阐述、反思和解构,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情感等精神世界的审美和态度。中国当现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现了“立人”思想,如鲁迅在五四时期的作品里,就强烈而深刻地反思了对国民性的改造问题,提出了“立人”思想。二是体现了对个人的关注和重视。其中的代表作有周作人作品中对人的文学的关注;冰心对自然、母爱和童心、爱的关注;朱自清在很多作品中体现的对人格健全的教育思想等。三是体现了对人性光辉的赞美。如沈从文的湘西世界,林语堂的系列散文、莫言的众多文学作品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表达了对不同时代下市井小人物身上散发的人性光辉的赞美。利用当现代文学作品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更容易让学生们获得思想和精神上的共鸣。虽然学生们没有经历过这些时代,但是身边的家人、长辈或多或少都会带来一些影响。教师在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出中国当现代文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和作品在精神层面进行深入交流、共鸣。让大学生在作品中感受不同人生体验,激发精神升华,把作品主人公的优秀品格,转化为个人的精神认同和追求。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开展人文精神教育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理念上,要采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文化知识和内涵。如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之前,对作品的时代背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人文精神的时代特点。要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文知识进行积累和掌握。在对中国当现代社会的思想、价值、情感、观念、生活、工作等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对当时的时代的作用,以及对现代的启示。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人文精神,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尊重个体的生命尊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生命。当现代作品中,有很多作品都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作家史铁生,面对突然变故带来的身体残缺,现身说法地在作品中体现了不回避、不逃避的人生态度,用手中的笔写下了自己向困境发起挑战、努力拼搏的过程。在他的作品中,学生们能学会如何面对挫折、面对人生的起伏和不如意;学会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始终保持为人处世的初心和原则,在对生命的尊重中,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能和作品产生深度共情。比如可以播放一些当现代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在观看中,阐释哪些是编者的情境在现,哪些是作者的观点表达。通过视频和录音等,让学生对过去的时代有更加全面和直观的感受,从而产生比较真实的对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撰写一些影视作业和文学作品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学习利用文字梳理个人的思想认识和感受,从而对人文精神有更深入的领会。中国当现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强烈人文精神,在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人文学科的教师要注重深入挖掘当现代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让这些作品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养料,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剑龙.当代文学批评要有人文精神担当[N].解放日报,2017-11-09(009).

[2]宋飞.“人文精神大讨论”背景下的文学批评论述[D].闽南师范大学,2016.

[3]沈滨.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5):155-156+159.

[4]陈宗俊.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指导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J].文教资料,2015(06):30-31.

作者:施波 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