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奥林匹克与体育文学的冲撞与交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艾志毅、宋南根 单位:新余学院
一、前言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活动和创造成果的总和,有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之说,狭义文化就是指人类物质过程中的所得,而广义文化就是人类生产过程中留下的所有。中国地处东亚大陆,属于典型的大陆文化,人民崇拜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传统文化植根于“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八卦等之中,在古代中国封闭的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了独特的“养生文化”,崇尚抽象、注重中庸中和的价值理念、看重精神修养,少有竞赛意识。而西方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希腊文化,地处希腊半岛,属于海洋性文化,人民常年在海洋上狩猎、贸易、战争,“以西方体育为核心的奥林匹克文化在西方哲学重外在、分析,重与自然斗争等观念指导下产生了以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流变性为特征的竞技体育文化,崇尚精确、注重规则,有强烈的竞赛意识,讲求不断超越,重阳刚、力量、速度之美,重外在、形体美。”巨大的文化差异使得奥林匹克文化传入中国之初即与中国传统文学发生了激烈的矛盾与冲突。
(一)东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通常认为个体是群体的一分子,是群体的一部分,人人应该与群体保持紧密联系。个人的利益以不破坏群体的利益为前提。但西方文明认为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性是人是一个个具有理智和情感的独立个体,事事应以个体为先。这种东西价值观的不同在体育题材电影中有非常好的诠释。中国百年百部优秀电影代表作《沙鸥》就体现了这种儒学思想。整部电影体现出来的是时代特色,人物的群体特色,基本上没有体育竞技本身的个体性表述,缺乏西方价值观里的个人动作、技艺和冲突。可能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中国的体育电影承载了大多的社会使命,缺乏了真正反映体育本质的东西。相反,西方以展现体育精神的故事影片,强调的是艺术和体育的本质,让无数观众印入脑海,强调的是个体的英雄主义。
(二)东西方哲学基础的差异
西方体育文化基础来源于古希腊奥林匹克文化和意大利罗马体育文化。这些文化都是近代历史上工业革命的产物。西方当时正处理飞速发展的工业革命时代,哲学理论上由新基督教掌握,强调的是“天人相对”、“天人有别”。崇尚的是个人价值的体现,追求一种竞争意识,不断超越自己的状态。反映到体育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技术水平的发挥,强调个人战术和训练方法,更注重身体机能的训练。相反,中国传统哲学强调“阴阳理论”、“师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不强调个体,更在意群体利益的表现,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统一。反映到体育文化中,大多数都以赞美以大局观为重,强调正义和英雄风范。2008年北京奥运会献礼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整个电影里不是去强调刘长春的个人精湛的技术水平,表达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气概。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不甘落后、不甘屈辱、追赶世界的意志。
三、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体育文学的交融
随着社会的不断往前发展,东西方文化差异越来越小,西方现代文化也逐步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学中来,逐渐交融。也正因为这样的交融,东西方文化迎来了新的春天。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互补
奥林匹克文化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的人生价值,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以及互助友爱的人性精神,尤其是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奥林精神就是要通过我们的体育竞技表现出人类文明的进步,表达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是竞技意识的过程中,突出整体利益,强调协调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东西文化的一座桥梁,是就我国而言,奥林匹克文化成为中国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种补充。当然反过来,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竞争意识、民主精神、开放态度和科学观念,同时缺乏培养和发展个性的环境和条件。奥林匹克文化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二)奥运会文化推动中国体育文学的发展
人类通过体育竞技,不断挑战自我体能、心理、精神的极限,正是人类得以保持蓬勃生命力,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奥林匹克精神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个人的精神、肉体和道义得到协调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美的人。文学是反映人类的理论,沟通人的心灵,与奥林匹克追求的精神境界是一样的。从这点上来说,奥林匹克无疑会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
四、总结
西方奥林匹克文化崇尚个性,有竞技意识,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精神修养,少有竞技意识。本文通过中西方的体育题材影视比较,探讨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学的对立和冲突。进一步挖掘西方文化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学繁荣的融合点,让中国体育文学得到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