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习论语传统文学论文

一、为往圣而立行——扩充古典文化知识

对于阅读中的民族传统文学知识,既要对某个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又要形成前后关联的体系。以《论语》的阅读为例。《论语》中经常提到一个叫做“君子”的概念:“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那么究竟符合什么样的道德标准的人才能够成为孔子口中的“君子”呢?只有经认真的学习研究,我们才发现,孔子所认为的“君子”应该是德才兼备、重义避利、自我约束并有较高的自我修养的一类人。与此同时,更需要广泛阅读孔子其他名篇乃至儒家名篇,建立成熟、系统的儒家价值体系,将“君子”的概念与定位放在整个儒学文化中去理解,才能够从民族传统文学的阅读中获得扎实的知识根基。

二、为天地立心——实现审美人格超越

民族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挖掘作品背后蕴含的人格魅力,帮助读者形成更高层次的道德评判体系,从而实现审美人格的超越。在语文作品的学习中,全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真实再现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突出先贤通过文学作品传递出来的品格和姿态,是实现这一阅读功能的有效途径。孔孟之道的品格之高尚在于仁爱济世,他们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在传达“仁者爱人”的思想。《论语》中关于如何治国,孔子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言辞谦卑朴素,字句都是从天下百姓之身出发;庄子逍遥自由,他的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寻找心灵的港湾。在《庄子•秋水》中曾交代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国王派出两位大夫请庄子走上仕途,担任楚国的国相。庄子一边在河边悠然垂钓一边答复两位大夫。他认为谋求功名利禄,不过就是像活了上千年的海龟一样被珍藏,用绸缎把尸体裹起来,供奉在祠堂之上。而真正重要的是解放自己的心灵,像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摇摆前行的海龟一样,享受生命的乐趣;屈原高洁忠贞,他被奸臣谗言所害,不得重用,却仍然用一腔热忱和两袖清风注视着国家的发展。他在《离骚》中发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慨,远离朝廷,不与奸臣同流合污,阿谀奉承,可是感怀自己身世的同时,通篇无不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司马迁的《史记》中诸多名篇鞭策着我们,对古照镜,以史为鉴,然而作者自己激励人心的经历本身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洗涤。惨遭宫刑的司马迁带着父亲的遗愿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理想,忍辱负重,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身就是给阅读者最大的震撼和激励。

三、为民生立命——指导现实处世哲学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学讲述的是一种生存的哲学,提供的是一种指导“当下”的生活智慧。民族传统文学阅读的现实意义就是为日常生活中的困境提供策略和解决途径,联系身边生活,增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会。譬如,老子“上善若水”的观念就为作品的学习者提供了可深入挖掘的处世智慧。“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其中“上善”是“最完美”的意思,“水”比喻的是对万事万物都有益处的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完美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水默默地滋润天地万物,却不与天地万物相争。在这里,老子就对这样一个像水一样完美的圣人提出了七个具体的处事要求。“居善地”指的是做人应该像水一样,善于选择较低的位置居住,背后所隐含的道德要求就是谦虚,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求我们,时刻将自己放在虚心好学的位置,放在肯低头学习的位置,姿态放低,才有高处水源流进来,汇集更多的能量。“心善渊”指的是水能够保持自身的清洁干净,不染尘埃的特质,具体在读者的身上就是要常怀赤子之心,即便有外界的浑浊前来打扰,也保持一颗清净的初心。“与善仁”指水的内心是充满仁爱的,它愿意带随着水中石子和沙砾同行,也愿意不分高低贵贱地浇灌高大的树木和路边的野草,折射于生活中则是指导我们对待我们身边的人要一视同仁地去爱惜,正如《弟子规》中说的那样:“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言善信”指的是水的言语,也就是水的声音是有规则的,水流小时,它发出“潺潺”的声音。水滴湖中,它发出“叮咚”的声音,水流湍急,它发出“哗啦哗啦”的撞击声,水流凶猛,它发出巨大的呜咽和呼啸。人们依靠听水流的声音就能辨别水的形式和大小,因为它从不虚张声势,折射于生活正是启迪我们做人要真实坦荡,不矫揉造作,不虚伪作态。“政善治”指水在选择前进的道路时,完全根据地形而走,不会越过难走的沼泽地,也不会挑选平滑的十字路,可通过的地方狭窄它的水流就变窄,可通过的地方宽阔它的水流就变宽阔,背后的人文含义即是要求我们生活中不要挑挑拣拣,而是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就应该去接受它,在自己的既定轨道上,埋头前进。“事善能”指的水的功能多,可以滋润万物,即是要求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技能,提高自身价值。“动善时”指的是水的到来很看时机,春季万物萌发,春雨淅沥,润物无声。夏季植物需要生长,因此就降了大量雨水,秋季收获,果实需要保护,因此少雨,冬季水化成雪的形式,为地盖三层被,保证来年好丰收,启迪我们做事机遇恰逢,别人需要多少就付出多少,凡事恰到好处。

四、结语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学中,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标准。古代的知识分子,无论自己的身份高低贵贱,处境繁华还是萧条,都拥抱一颗热忱真挚的爱国之心书写传统文学的画卷。“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民族传统文学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以中国民族文学之光照亮学子的心智,用民族传统文化的力量开启广阔的人文视域,在民族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传承与新生。

作者:漆艳春 单位:赣南医学院教务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