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川端康成创作中传统文学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川端康成创作中传统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川端康成创作中传统文学论文

一、传统文学中自然思想观念的传承

川端康成几乎在所有的中长篇小说中都涉及了有关四季的描写,而其用四季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直接在标题中体现季节,例如他的作品《古都》中,采用“春花”“秋色”“探秋的姐妹”“冬天的花”来作为标题;在《舞姬》的标题中含有“冬天的湖”等字眼。标题中的季节直接表明了文章内容的时间背景,且将人物的心境或情感融于当下季节之中,烘托出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二是直接对季节特性进行一定的描写,用季节的特性表现作品中角色的处境或状态,例如在《山音》中,作者将主人公尾形信吾对儿媳这种悖德的爱以及其对生活的厌倦放到了激情的夏天与寒冷的冬天的背景中,夏冬的对比与变化实际上反映了主人公心态的变化与煎熬;而在作品《雪国》中,岛村对驹子、叶子的恋情发生在冬季,冬季节奏缓慢,也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富于遐想促发了爱情。三是侧面地虚写季节性。川端康成会在小说中描写室内的陈设、家具或是装饰品等来暗示季节。在《睡美人》中,描写江口三次去的客栈,其中客栈的装饰画由原来的红叶变为了雪景,这意味着冬季的到来,而在此背景下发生了黑姑娘死亡事件;在作品《千只鹤》中,菊治在茶室烧茶炉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意识到此刻正是冬天。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中,将四季有序之美融入作品的思想情感中,将自然之美上升为艺术之美。

二、传承日本传统文学中表达生命思考的禅宗观念

禅是一种东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体现,它的感悟方式、理解以及表述,它对生命本质的观照、对世俗生活的把握都深受东方艺术创作者的喜爱。禅宗对于川端康成来说,是其体验、思考生命的一种观照方式,而禅宗思想的表达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叙述方式与美学表达。川端康成对禅宗思想十分推崇,他在诺贝尔授奖仪式的演讲中多次提到禅宗诗人,如日本的道元、明惠等,而且川端康成对他们的诗作也十分喜爱且十分了解,在演讲中他还极有兴趣地分析了这些禅宗诗人的作品,其对禅宗诗歌的喜爱使得这种禅宗思想也逐渐成为自己创作中的一种理念与美学意识。禅宗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形而上的意识,强调主体思辨与存在主体,例如禅宗中“风动还是铃动”的问题,按照禅宗的观念是因为主体的“心动”,万物随心而生而灭。而川端康成在自己的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禅宗思想,其塑造的许多角色身上都带着禅宗思悟的影子,例如《雪国》中的岛村、《千只鹤》中的菊治、《山音》中的信吾等,这些角色身上都体现出一种漫不经心以及看破世俗,他们更加注重思辨和内心体验,对于世俗表现出一种消极悠闲的态度,这其实是禅宗思想在角色身上的体现。除此之外,川端康成常常在一些景色描写中塑造出一种禅的意境,例如《雪国》中晶莹剔透的雪的世界,《伊豆的舞女》中青峦叠翠的伊豆半岛,这些环境充满了禅的美好意境。川端康成还通过故事的走向与结局来传达了一种生存之苦与一切均为虚幻的禅宗思想。他的许多作品中的女性都是一种无怨无悔且逆来顺受的形象,这一方面是受日本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是表现了禅宗中幽玄物哀的审美特性,而在情感表现上,川端康成描写了诸多爱情悲剧,例如在《雪国》中,驹子爱岛村,但岛村却喜欢叶子,岛村最终也没有喜欢驹子,而叶子最终是葬身火海,因此谁也没有得到最终的圆满结局,这体现出一种爱而不得的悲剧性,表明人的一切情爱纠葛最终也只成为幻影。

三、日本传统文学中表现风俗文化传统的继承

在一个社会之中,除了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之外,最具活力与感染力的便是民间风俗文化,川端康成家人相继去世,成为孤儿的他对底层人民有着特殊的情谊,其在作品《浅草红团》中便描写了一众底层人的生活,有舞女、暴力团伙、妓女、赌徒以及流浪者等,诚然是一幅下层社会的人生百态图。日本传统风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便是茶文化,日本有着自己的茶道,它实际上是日本人的一种禅悟和心灵寄托,而茶道在日本传统文学中也多有体现,例如日本诗歌集《经国集》中便有一首《和出云巨太守茶歌》,其中描写了茶道中的饼茶煎饮,其写道:“山中茗,早春枝,萌芽采撷为茶时。……独对金炉炙令燥。……兽炭须臾炎气盛,盆浮沸浪花。……吴盐和味味更美……”这首诗描写了煮茶的先后顺序与制作方法,山中早春采茶树嫩芽为茶,然后要用火来炙烤茶饼,使之干燥,之后将干燥的茶饼碾压成末,茶做好之后,要取清泉、烧兽炭,将泉水烧沸腾之后,加入茶末,如果再加点吴盐,所煮之茶将更加味美。在川端康成的小说中,有关茶道的描写大概有12处之多,从其着笔来看,川端康成对于茶道文化颇有研究。在《月兮月兮》中,松子与父亲去参加茶会,但父亲却认为茶道是战后小姐的一种时髦,而在茶会上长幼无序的拥挤人群也使得茶会失去了茶道的精神与韵味,川端康成对于茶会的这种描写并不是在表现日本的茶道文化,而是在对那个时代将茶道商业化与功利化的一种批判,茶道的本质内涵应该是超脱世俗,清静自悟,而非虚伪的世俗化。而在《千只鹤》中,川端康成描写了幽雅的茶室、精美的茶具以及严格的茶道礼仪,但与之相对应的却是菊治与太田夫人母女的污浊关系,这种荒唐与邪恶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日本传统的精神文化逐渐功利化的一种无奈。除了茶道之外,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中还继承了日本传统文学中较多描写妆具的特点,而这些妆具在其作品中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表情达意的作用。例如在《山音》中,信吾从已故朋友那里得到了两个能剧的面具,一个是象征品格高尚少年的慈童面具,一个是象征英俊少年的喝食面具,信吾十分喜欢这对面具且经常把玩,一次其让儿媳菊子戴上了面具,面具遮掩了菊子的身份与面容,差点让信吾做出罪孽之事,这里的这对妆具便对信吾与儿媳之间关系的变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之所以独具魅力,正是因为其中融会贯通了日本传统文学中的诸多元素。川端康成认为自己文学上的成功,要归功于对日本传统文学要素的继承,他在谈到自己的成功时,曾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许多作家都在忙于引进和学习西方的写作理论,并且耗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在启蒙工作上,这些作家将日本的传统文学抛之脑后,但这也是他们的作品没有达到成熟的一个致命因素,川端康成认为这些作家是那个时代的牺牲者。而川端康成在20世纪那样一个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却能够对自己的创作与民族文学和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最终让其坚守在作品中反映自己的民族文学之根,皈依日本的传统文化,在作品中表达出日本独特的审美理念,这也使得其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并风靡全球。

作者:张元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