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如何成为合格的戏曲导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如何成为合格的戏曲导演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如何成为合格的戏曲导演

一、戏曲导演太缺了

戏曲导演的紧缺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困难之一,当下戏曲导演的匮乏应当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表示:“要下大力气在青年导演中发现好苗子,给予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希望沈导这样优秀的导演能继续发挥光与热,实现昆曲艺术的薪火相传。在沈导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优秀戏曲导演应该具备的素质,热爱戏曲,钻研业务,执着艺术。沈导对戏曲艺术执着的探索,对于启发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特别是导演人才、创作人才,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总结。”戏曲导演,是事业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是演员的需要。尚长荣表示:“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是需要导演的时代,不要听说戏曲有导演就坏了,戏曲就是角的艺术,戏曲卖的就是玩意,谁要讲人物戏曲就完了,别提这些了。咱们是要全方位的,既要技法,又要文学剧本,更要有真知卓见的导演给你出点子,戏曲导演既是指导,又是一面镜子。”戏曲导演是稀缺人才,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认为,稀缺的主要是因为要求高,对素养的要求非常全面。戴平引用了沈斌在书中写到的戏曲导演稀缺的原因:有些文学水平、理论基础好的同志,实践经验、传统基础跟不上;而实践经验、传统基础好的同志们,文学水平跟不上。因为戏曲导演的缺失,戏剧界邀请话剧导演来导戏也是常事。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就曾与几位话剧导演合作过,虽然过程都很顺利,但说实话他觉得跟话剧导演排演有点费劲,因为这其中有一个转化,要转化成戏曲,这个就比较费劲。懂技术、教你怎么来的戏曲导演,尚长荣认为这种类型不大缺,缺的是真正合格的戏曲导演。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戏曲导演?研讨会上,学者、专家们以沈斌导演为例各抒己见。

二、如何成为合格的戏曲导演

1,作为戏曲导演,要有专业的知识结构。戏曲导演的出现是在近六七十年,历史很短,但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荣广润认为戏曲导演在今天这个时代是如此重要,在他看来沈斌导演的一些特点,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沈斌是演而优则导,后在中国戏曲学院跟李紫贵老师学习导演,从《长生殿》的两篇导演杂记里就可以看出他对导演理论的理解和阐述,同时又有很多丰富的实践。荣广润认为这种专业的知识结构,对戏曲导演来说是比较合理和健全的。戴平认为戏曲导演应当像沈斌那样,有比较深厚的表导演的实践基础,再在文学理论上加以升华。她非常认同沈斌对戏曲导演的要求——要有艺术家的热血、诗人的情怀、事业家的组织能力。当一个戏曲导演确实难,要是通才、全才,还要有当统帅的才能。文艺评论家王安奎对戏曲导演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认为做一个戏曲导演,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对于戏曲艺术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宏观把控的能力。戏曲导演首先需要对中国的古典作品和优秀的传统戏有深刻的领悟。如果说深刻地解读剧本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组织好演出,一般的“理论导演”还可能做到,那么指导演员“化无形为有形”则需要导演的“真本事”“硬功夫”。在上海电视台导演张文龙看来,现在很多戏剧导演缺乏理论的支撑。他认为:“沈斌把自己这么多的艺术感悟、导演心得写下来,有一定深度,又有广阔视野,相当不容易。好多戏曲导演,他教动作很行,但理论不行。还有些在理论上很行,几乎涉猎了所有的戏曲,但是他们往往需要一个技导来辅助,如果没有技术上的支撑戏就一塌糊涂。”

2,作为戏曲导演,要懂戏曲规律。文艺评论家沈鸿鑫认为,戏曲导演的培养有特殊规律,戏曲导演必须先学戏曲表演,必须精通戏曲表演及其各种程式规律。所以从戏曲演员中培养戏曲导演是成功的经验,老一辈的阿甲、李紫贵、吕君樵、李瑞来、马科都是这样,沈斌也证明了这一点。对此,荣广润也颇为认同,在他看来沈斌非常知道戏曲艺术的规律,他有非常明确的一个观念,就是导演要化在演员身上,因为戏曲是演员的艺术。如果导演自我意识、风格太强,常常会掩盖甚至妨碍演员发挥。荣广润感叹道:“中国戏曲需要像沈斌这样的戏曲导演,需要更多这样扎扎实实的符合戏曲规律的实实在在做出成绩的导演。”当然,懂的前提必须是尊重。沈斌的导演理念,就是尊重戏曲传统,尊重戏曲特殊的审美规律,尊重各剧种的特色,在传承和创新中他提出了“古不陈旧,新不离本”的原则。沈鸿鑫特别指出要尊重戏曲特殊的审美规律,“因为戏曲导演少,有很多话剧导演搞戏曲,这是好事,像黄佐临、朱端钧都导过戏曲,而且导得很好,因为他们精通戏曲,这很重要。现在有个别的话剧导演不尊重戏曲,我甚至听说,来导京剧却说我就是要导得它不像京剧,这就不对了。只有走进戏曲,你才能导好戏曲。”

3,作为戏曲导演,要勤奋、要有爱。戏曲界同样是演员出生的导演不少,但是能像沈斌这样有成就的不多,剧作家唐葆祥认为,从古到今有成就的艺术家脱离不了三个条件:天赋,学养,勤奋。沈斌跨越12个剧种,排演了100多台戏,每次排戏都会写导演分析和总结,这就是勤奋。剧作家余雍和也深有同感,认为沈斌作为戏曲导演的成功正是归因于——勤奋。他回忆1969年第一次与沈斌见面,那时候沈斌是武生还在翻跟头,他就觉得这个小青年怪,平常总是跟导演研究戏曲。余雍和对沈斌调侃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你如果现在是一个武生,老早就退休了,这样就少了一个优秀的导演。不是所有武生演员都能做到,而且演员中能进一步思考艺术的不多,还要勤奋、坚毅。”这勤奋应当是源于沈斌对戏曲的爱,荣广润感叹“沈斌是用心血在做戏曲”。到明年,沈斌从艺就整整60年了,他自嘲“这一生什么都不会,就只会戏曲”。然而,沈斌对戏曲的痴迷,在戏曲界众所周知,他是大家口中的“拼命三郎”。戴平说:“他排戏的时候简直是玩命,他的艰苦勤奋伴随着他整个戏曲导演探索之路。”

4,作为戏曲导演,还要有担当。“首先,沈斌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涌现出来的一个有鲜明个性的戏曲导演;其次,他是中国戏曲由衰落转向繁荣这个重要转折点上的一个重要戏曲导演;第三,在中国戏曲特别是昆曲面临极其严峻的时代挑战和困难的时候,他是一个有强烈担当意识的戏曲导演,就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勇敢地站出来,为昆曲做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中国戏曲永远需要有沈斌这样有担当意识的艺术家。中国戏曲现在正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时代,我觉得首先要学习沈斌的就是这种在戏曲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相随相伴的担当意识。”撰写《品兰探幽——昆剧导演之路》可以说是沈斌的又一份担当。现在书市中关于戏剧导演方面的理论著作为数不多,在沈鸿鑫看来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沈斌个人研究的成果,也是对中国戏曲导演理论建设的贡献。在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眼中,沈斌是一位理论与实践双丰收的戏曲导演艺术家,“作为一位导演艺术家沈斌以实践创作为主,但他非常可贵的是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对导演艺术进行理性总结,用自己丰富的艺术实践和辩证的思想观点,为戏曲导演艺术的发展和中国戏曲导演理论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戴平感叹道:“昆剧有六百多年历史,戏曲导演是非常年轻的一个行当,沈斌导演是当代中国戏曲导演界的佼佼者,他从一个昆曲的武生演员向戏曲导演的华丽转身,累累果实有目共睹。沈斌以他的心血凝结成的近40万字的文字总结,为建立中国戏曲导演理论体系提供了一块很坚实的奠基石,可以作为戏曲导演学的一本很重要的参考教材,因为确实它有理论、有实践、有血有肉,而且它的理论是具有可操作性的。”今天我们研究沈斌导演,不仅是探讨中国戏曲导演的问题,更是关乎中国戏曲的发展。正如王安奎所言:“为了推动昆剧和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必须努力加强导演艺术的研究。导演艺术的提高要依靠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走中国自己的戏曲导演之路。”那么,怎样走好中国戏曲导演之路?希望沈斌的导演经验、戏剧专家们的总结可以给予后来者借鉴和启示。

作者:木叶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