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曲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曲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曲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

摘要: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及接受信息多渠道等特点,如何通过有效渠道和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良性德育引导,培养其成长成才成为当下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中国戏曲学院为例,通过系统总结挖掘戏曲人、戏曲故事中的道德要素对学生进行道德培育,通过“第二课堂”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形成良好艺术品德与人生素养,通过戏曲中的德育价值对学生进行品德、艺德教育等做法,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戏曲

一、上好戏曲第一课,用戏曲人、戏曲事对学生进行良性道德引领

实施新生引航工程是各个高校新生入学期间的重要工作。这是学生进入学校之后所上的第一课,也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一课。学校积极利用新生引航工程,用戏曲人、戏曲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了解身边的教师在用怎样的一种精神传递着戏曲、传递着国戏精神、传递着他们身上的一种责任;让学生了解那些已经走出校门的“国戏人”,在用一种怎样的精神坚守着戏曲舞台,坚持着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坚定地维护着戏曲艺术的血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艺术前辈,无论是从事怎样的艺术门类,坚持与坚守、执着与热爱、责任与使命都是在艺术之路上走下去的重要支撑与精神指引。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学校新生引航工程系列活动的开展牢牢抓住新生入学的良好契机。通过“大学第一课”“学在国戏”“艺海扬帆”等系列活动的开展,将不同维度的育人项目整合在一个工程体系中;通过“围炉夜话”式的专场访谈,挖掘访谈嘉宾身上的故事,用情感打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去了解戏曲、了解专业、了解自己,从而达到教育与影响的目标。例如:新生引航工程之“‘大学第一课’—走进国戏,聆听心声”,邀请了学校的老教授、老院长与学生们交流。这些学校的“老人们”通过解读一张张老照片,观看学校纪录片《含苞待放》等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回顾了他们在学校的求学之路,介绍了学校的建校背景以及六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学校的历史、校友的奋斗成功史、国戏故事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以及专业学习的信心,增强新生的自豪感。再如:新生引航工程之“学在国戏”系列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对话各系主任和系党总支书记。通过系主任、党总支书记与学生一起分享自身求学路上的故事、人生经历中的感动点滴以及艺术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艰辛历程,引导并鼓励学生们加深对本专业学习的认识与思考,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明确建立目标和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的重要性,意识到从事一门艺术就要为这门艺术的发展做出努力。同时,也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是掌握生存技能的重要途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知识,而且还要学做人、学做事,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个好的人品和与人协作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对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是非常重要。学校的“艺海扬帆”系列活动,邀请了学校优秀校友和社会知名艺术家与学生们近距离交流。这些成功的艺术家用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生经历告诉学生:成功不是偶然,是来自于对梦想的坚持,并付诸行动。要明白艺无止境的道理,只有不断挑战、不断攀登,才能遇见最美好的自己。这种榜样的力量、近距离的交流与互动,带给学生们深深的心灵震撼,并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树立个人的美好愿景,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意义与奋斗目标。新生引航工程所发挥的作用,是用戏曲人和戏曲事这些鲜活的例证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与从业观,进而实现对学生的道德培育。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得到品德养成与素质提升

艺术院校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艺术个性和艺术表现力,愿意投身到专业学习与艺术创作中。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将专业因素融入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或者说是将大学生应具备的价值观、道德认知等融入艺术创作活动与专业实践中,让学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体会道德养成的重要性,感受艺术对于自身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润物无声的境界。“12•9戏曲节”是学校一项学生品牌活动。自1986年首届“12•9戏曲节”以来,一直以“爱国、敬业、创新、合作”为宗旨。各系学生通力合作,自编、自导、自演,编创了大量作品,展示“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通过参与活动,在激发学生们的戏曲艺术创造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对于戏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戏曲艺术传承发展的使命意识和文化自信、戏曲自信。例如:学校第21届“12•9戏曲节”开幕式,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绽放的青春,光荣的梦想”为主题的戏曲演唱会,其中有一个“我是戏曲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我一份”的倡议环节。包括中华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著名戏曲理论家贯涌、国家一级演员孟广禄在内的优秀校友通过视频的形式发出倡议,展现了老、中、青三代戏曲人对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与信心,同时也鼓励了新一代国戏人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坚定不移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继承老一辈戏曲人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追求,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做中国戏曲的传承者、践行者、弘扬者。在节目的选择上,既体现了对传统艺术的弘扬,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赋予其中。例如:京剧《杨门女将》选段“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四郎探母》选段“老娘亲请上受儿拜”,展现了杨家将为国效力的英勇气概,抒发了“为江山、为黎民”的侠骨柔肠。再如:《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智取威虎山》选段“迎来春色换人间”和吉剧《江姐》“绣红旗”选段等,将观众带入到革命先烈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的革命史诗当中。这些经典唱段本身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又能生动展现戏曲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讴歌了人性的真善美和社会生活中的和谐温暖,弘扬了中国人民从古至今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使命感。例如:以“激扬青春砥砺奋进,不忘初心筑梦前行”为主题的第23届“12•9戏曲节”中,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学校导演系马克思主义青年文艺工作者学习研修班,赴井冈山体验生活,切身感受长征精神,回校以后结合实践感受自编、自导、自演了《永恒的信仰》,将观众带回红军长征的烽火岁月。该剧以一名老红军为孙女讲故事为主线,艺术地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反围剿、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代表性故事。参与创作的学生对于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更加意识到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的现实来之不易,这些红军战士们为了自己永恒的信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也深深地感动了他们。  

三、深入挖掘戏曲艺术的德育价值,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戏曲学院的学生而言,使他们了解与知晓戏曲人对艺术的坚守、对艺德的看重、对风骨的坚持等,既是对他们的专业教导过程,也是思想引领过程。在戏曲从业者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美德、品质,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例如:在日寇侵华时期,戏曲人深蒙“国耻”,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把舞台当作战场,投入救亡斗争,也体现出戏曲人特有的风骨。在“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排演了《抗金兵》《生死恨》、高庆奎排演了《史可法》、郝寿臣排演了《荆轲传》、杨小楼排演了《甘宁百骑截魏营》,表达出京剧人共抗外侮的意志。为庆祝“大东亚圣战胜利一周年”,日本人逼迫梅兰芳到电台讲一次话,梅兰芳打了三针伤寒预防针,使体温升到四十摄氏度,拒绝出席,此后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息影八年。程砚秋在拒绝为日本人义演的要求后,隐居青龙山,荷锄务农。这些故事体现出戏曲人在民族生死关头,舍生取义的凛然正气。这些生动、真实的事例都是我们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对学生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丰富的戏曲剧目里所传达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对学生们的品德修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戏曲剧目的学习、观摩本身,既是对戏曲艺术的领悟过程,通过对剧中人物的理解与认识,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深刻的德育教育过程。学校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时,充分考虑到戏曲剧目所传达的育人思想,在每个章节的后面,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都有相应的戏曲剧目推荐。例如:在“自信”章节推荐的是京剧剧目《智取威虎山》和《挑滑车》;在“情绪”章节推荐的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京剧《杨门女将》,在“人际交往”章节推荐的是京剧《将相和》等,这也是学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戏曲紧密结合的另一个例证。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提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审视学生工作的现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大使命。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标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和理性抉择。对于艺术院校的思政工作者来说,将专业要素有效地融入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专业活动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与培育,做到思想政治教育显性与隐性结合,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就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中心工作、与人才培养等才能真正实现相互结合、共同提高。北京教育

作者:陈娟 单位:中国戏曲学院党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