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曲才子佳人剧中主人公的性格缺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曲才子佳人剧中主人公的性格缺陷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曲才子佳人剧中主人公的性格缺陷

摘要:在中国传统戏曲中,才子佳人剧为人们塑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与个性鲜明、光鲜明媚的女性形象相比,众多剧目中的男主人公并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性格完美,而是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都表现出他们的性格缺陷,即在追求自由爱情过程中的软弱性。

关键词:男主人公 性格缺陷 软弱

一、从剧目创作的角度,为表现主题服务

遍观才子佳人剧剧目,不难发现多为旦本戏,作家选取女性作为主角是有意而为之的。才子佳人剧一个共同的主题是赞美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也是对自主爱情、自由婚姻的美好向往。男女主人公在追寻爱情的道路上总会遇到不一样的阻碍,或者是父母代表的封建家长的反对,或者是自身内心观念的束缚,而这一切阻挠都是由封建时代的传统礼教和不合理的社会思想造成的。作家们在提倡青年男女自主爱情的时候,很大一部分还是对这些不合理制度的批判。而女性是被封建礼教思想压抑最严重的群体,她们的自然天性在这些腐朽的制度下被扭曲,所以当她们一旦冲破这些重压,就会激起强劲的生命爆发力。她们在为真爱斗争的道路上也就会表现出异常的坚定和执着,或许这是作家赋予女性的人格力量,但是通过女性意识的觉醒来反抗封建礼教也是最合情理,抗争性也是最强烈的。正如我们所说的压迫最强反抗也就最强,柔弱的女性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迸发出的顽强力量更能够对吃人的礼教形成打击,也更具有感染力。但是,这些在男性身上是无法体现出的,男性虽然也会受到封建礼教的压制,但对于他们的束缚远远没有女子所要承受的多,因此他们的抗争性就不会那样的强烈,自然他们的形象也就不会像女主人公那样的大胆、有勇气和执着坚强。这是从作家为表现主题、表达自己美好希冀的角度来说的,为剧作的思想性服务,女性性格上的完整性要比男性更为深远和有意味。作家们在表达自己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时,让女性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最后美好的大团圆结局,让她们经历外界和内心的重重困难,她们越坚强就越能表现作家心底对封建礼教越激烈的反抗,而如果是换作男性来承担这样的任务时,是找不到这样最强烈的力量的,所以,从作家创作意图和表现主题来说,男性的性格缺陷是有意而为之的。

二、从现实的社会角度,为人物塑造服务

除了作品创作上的可能性,从现实的社会角度出发,剧作中的男主人公必然会带有性格缺陷,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这样的人物是真实而贴近生活的。

(一)“聘为妻,奔为妾”思想的束缚

在那个时代,“聘为妻,奔则为妾”的道学思想根植在人们思想深处,男子尽管也追求自主婚姻,但是这一思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没能完全抛弃。当他们遇到冲破礼教、可以不顾一切、勇敢追寻他们的深情女子时,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心底的这份不认同,就像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中写到的,当王生离去后,倩女相思成疾,她的灵魂追随王生,王生却指责她:“你今私自赶来,有玷风化,是何道理?”一对相爱的恋人,与倩女的不顾一切相比,王生的爱情似乎不够强烈,原因就是在王生的思想意识里面的道学气息,像是理智的行为,但更像是对感情的束缚,正是这种束缚让王生的人格魅力降低折扣。再如白朴的作品《墙头马上》,裴尚书责骂李千金时仍然是用的“聘则为妻,奔则为妾”这一套理论,而男主人公裴少俊的不予争辩实际上也是一种认同,他无言还击也是因为他心虚而找不到还击的理由,因为他没有觉得这一理论是错的。在当时的现实社会环境中,这一理论是必然存在的,男主人公的这种心理是有现实依据的,而且是不可能完全磨灭掉的,因此男主人公的性格必然有这一缺失。另外,从作品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一思想代表的是“理”,作家宣扬的是情对理的抗争,王生最后同意倩女与自己同行,李千金对裴尚书不卑不亢的据理力争,都表明情虽然受到了理的制约,但还是不可被压抑的。男主人公身上带有这样的性格缺陷,正好能够很好地体现情的可贵和理的无力。

(二)“一妻多妾”制度的影响

在封建时代,婚姻制度是一妻多妾制,这样的制度下,女性的社会地位必然是低下和不受重视的,尽管至情的男女青年们有着美好纯真的爱情理想,但是在遇到外界的阻碍时,男子没有同女子一样的坚定和执着,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那些深情的女子并不是生活里最重要的部分。女性的不受重视其实已经在人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毕竟失去了现在的爱人,男子还是会有另外的精神寄托,而且,更为重要的还有社会地位,考取功名、成就名望是封建男子另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所以,男子虽然也是真情流露,但并不会像女子那样一旦情生便不可控制。或许这也是造成男子“花心”的合理理由,虽然这不是作家所要表现的内容,作家赞赏青年男女之间的自主爱情,塑造的男性主人公不是抛弃妻子的负心形象,但是在这些情感纯洁的男子身上存在很明显的性格缺陷,这样的人物塑造更贴近生活,接近现实,更具有真实性。

(三)封建家长制模式的压力

我国的封建社会是大家庭制度,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而且封建家长是家庭中的绝对权威,儿女的婚姻必然和父母有着巨大关系,不论是成为自主爱情的阻力,还是礼教的代言人,这种家长的权威是不可被忽视的。所以,很大的程度封建家长势力会成为自主爱情和自由婚姻的障碍。不像西方戏剧里面当罗密欧遇到真爱朱丽叶时,尽管两家是世仇,但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罗密欧会不顾家族的反对,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捍卫和朱丽叶的爱情,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在古代才子佳人戏剧里,裴少俊在面对父亲的压力之下还是被迫休妻,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中国古代的文化培养下,裴少俊那样的选择也是必然的,他的性格软弱性使他在情与理的斗争中显得苍白无力,与李千金的形象光辉相去甚远,却也在情理之中。经过研究,我们看到男主人公性格中的不坚定和犹豫徘徊是被现实存在的土壤滋润着,作家在创作时为表现情与理的反抗和不可压制性必须要设置这样的人物性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需要那些完美无瑕的、如圣人般的人物,这些带着瑕疵却又让人感觉真实可信的人物仍旧可以打动读者。

三、结语

戏剧创作高于生活,也是来源于生活,剧中的每个人物形象都是和实际生活有相关联的。戏剧创作代表了作家的美好希望和精神慰藉,剧中人物有他们理想化的影子,任何的创作不是凭空捏造,总会有他实际的用意。在才子佳人剧中我们看到了情与理的斗争,看到了极具现代意识的女性人物,也看到了青年男女至情的不可压抑性,还看到了这些独特的男主人公身上不完美的一面,但是这些不完美反而增加了他们形象的真实性,作为剧情创作不可缺失的一面,他们有着现实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理由,尽管是不完美的,却仍然是经典。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黄竹三,冯俊杰.六十种曲评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靳青 单位:山西金融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