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歌剧中地方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歌剧中地方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族歌剧中地方戏曲音乐元素的应用

摘要:中国民族歌剧未来的发展与创新,需要紧紧把握自身与中国地方戏曲的交融,积极吸收地方戏曲中的优秀音乐元素。中国民族歌剧需要充分吸收符合广大群众的心理与审美需求的表演形式以及音乐语言等等,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以中国地方戏曲结构为艺术母体、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艺术内容、既符合民族特色又符合时展、同时又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地方戏曲;音乐元素;民族歌剧;艺术母体

一、地方戏剧与民族歌剧的生成脉络及融合演化

鉴于地方戏活动范围通常固定于特定地区,其艺术风格涵盖了各个地区的不同特征,其类型包括了越剧、豫剧和黄梅戏等等剧种,较之于盛行于国内的京剧,这些地方剧均有属于自身的独特艺术特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或艺术分支的地方戏曲,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一员,又是诠释自身区域特色与弘扬自身区域文化的艺术形式。①从整体层面来看,地方戏曲既区别于大方向的传统艺术,又具有自身的独立性。作为极具生命活力的地方戏,还可以理解为我国民族歌剧的母体,并占据着国内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艺术的关键部位。在时代洪流中,中国地方戏曲与民族歌剧并行向前发展,并在转变中将自身音乐元素融入到民族歌剧中,创作出灿烂且符合时代环境的优秀歌剧。在整体生成与发展脉络上,中国地方戏曲的雏形集中体现了原始人类劳动生命活力与艺术前奏,最早成形于对古代哑剧以及宗教仪式舞蹈的模仿与发展。更为具体的层面,作为艺术形式的地方戏曲,其诞生离不开古代民间歌舞、传奇说唱、滑稽戏等形式类型的演化与发展。②其中,地方戏曲系统化的成熟标志在于其独特的声腔体系,即其具备艺术风格的声腔决定了剧种的类型。由于,我国地方戏曲的区域性特征,导致各类戏曲的声乐、身段以及唱腔各不相同且各具特色,既表现了当地的语言特色,又展现了当地的风土文化。可以说,正是由于地方戏曲具备自身独特的声腔结构以及共通的表演形式,因此形成了完整且蕴含民族性格与心理的艺术体系。可以说,作为凝积悠久历史沉淀的中国地方戏曲,正因为具备地域环境、生活习俗以及方言唱腔等多个层面的文化差异,因此在曲目类型上形成了以豫剧、黄梅戏、越剧、评剧以及京剧为核心的五大戏曲剧种。概而言之,从萌芽走向成熟的中国地方戏曲,在历史的熏陶以及文化的发展之中逐步形成了具备自身风格特征的艺术体系,且各曲目类型中蕴含的音乐元素更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与走向提供宝贵的灵感和源泉。无论是地方戏曲抑或是民族歌剧,均是融入歌、舞、剧的综合艺术,因此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乃是艺术发展的必然。尽管如此,地方戏剧与民族歌剧融合演化的过程依然存在相应的难题。为了适于中国地方戏曲与中国民族歌剧的未来发展,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任务紧迫。要充分发挥出地方戏剧音乐元素的艺术价值,并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民族歌剧创作之中,在取长补短与不断创新的相互融入进程之中,通过饱含民族精神与民族特色的歌剧作品,更好地完善民族歌剧对地方戏剧的传承与保护。

二、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在民族歌剧中的应用

(一)声乐元素在民族歌剧唱法气息中的艺术效果宏观上看,民族歌剧与地方戏曲作为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二者既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又具有差异性。二者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表演形式上,因此在具体的 艺术表演中需要不同的艺术指导,但这完全不影响地方戏剧与民族歌剧本质上的联系。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在民族歌剧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其独特的戏曲声乐上。如京剧发声体系中的“小嗓”与“大嗓”,在民族歌剧语汇中则为假声和真声。在京剧中的大嗓应用通常为丑行、净行、老旦以及老生。大嗓发声的特点集中在胸腔与喉腔共鸣发声,具体表演中大嗓通常占戏曲结构的主要部分。③因此,为了塑造民族歌剧中的优秀人物形象以及符合中国人民群众的听觉审美习惯,甚至为了打破传统歌剧美声发声体系的垄断并加之创新,中国民族歌剧的声乐都应借鉴与学习中国地方戏曲独特唱法,并在互相推进与融合的进程中取得双赢。民族歌剧与地方戏曲的声乐融合,集中表现在更为具体的咬字吐字层面。由于中国地方戏曲独特唱腔对吐字咬字要求甚高,表现为有板有眼且字正腔圆,因此将地方戏曲音乐元素的咬字精髓,应用到民族歌剧的声乐唱法体系之中,不仅能够增强歌剧艺术呈现效果,而且能够利于民族声乐长久发展。④可以说,地方戏曲与民族歌剧既有共同之处,也相互区别,但此种区别更具有互补与融合特性。因此,可以将戏曲中的唱腔咬字具体应用到民族歌剧声乐演唱之中。民族歌剧在声乐演唱中应该结合地方戏曲声腔的发声方法,确保字头字腹字尾细腻清晰,以此提升民族歌剧声乐表演层面的表现力。此外,鉴于中国地方戏曲具有浓郁的区域特色,民族歌剧表演也应该积极吸收其独特的区域韵味,且在演唱过程中掌握气息的技巧,确保气息的连贯,在展现极具民族文化的地方戏曲的同时,发展并弘扬民族歌剧。

(二)身段元素在民族歌剧舞台表现中的艺术张力地方戏曲音乐元素在民族歌剧中的应用,还体现在独特的戏曲身段上。地方戏曲的身段形式主要由手、眼、身三个层面共同构成。其中“手势”的作用在于突出、传达以及烘托人物心理活动。且作为艺术化形体的手势具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其类型包括英雄指、云掌、兰花指、齐眉指、摊掌等等。且不同的手势具有不同的表达涵义。⑤在具体的民族歌剧舞台表演中,学习与借鉴传统戏曲手势的主要优势体现在,既能准确传达和揭露歌剧内容与歌剧主题,同时又能满足和符合歌剧中的具体情境与特定情节。可以说,民族歌剧中引入戏曲手势,不仅对于呈现人物思想情感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够很好地增加以及填充人物肢体语言和姿态神情的表现张力。地方戏曲身段形式的重要构成部分还在于“眼睛”的使用,想要实现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借助表演者眼神传达情感信息必不可少。而在民族歌剧层面,眼神的运用对于准确把握歌剧思想内涵同样至关重要。眼睛之所以是呈现心理的窗口,在于其对塑造人物性格与巩固人物形象的灵活性与自由性,且眼神的技巧的纯熟应用更是反映演员的艺术水准与艺术张力的主要标志。作为独特艺术形式的民族歌剧,演唱者自然要具有“神行兼备”的表演能力。因此,在民族歌剧具体训练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地方戏曲的面目与眼神表演的学习,即通过运用独具神韵的戏曲眼神表达歌剧的情绪与心理。作为中国地方戏曲舞蹈动作的肢体语言,是戏曲表演当中又一独特标志。在具体表演形式中,其戏曲身段层面有“二轴三面”的说法,即以腰为轴心的大轴,以眼为轴心运身的小轴,三面则分为正面、左面、右面。充分利用好身段不仅可以很好地刻画人物形象,而且对于剧情的推动也至关重要。在民族歌剧中充分结合地方戏曲的身段技艺,既可以提升完善表演者自身条件,又可以准确阐释歌剧情节,同时还可以烘托深化人物形象。总之,戏曲中的身段元素作为基础且重要的舞台表现形式,将其置于民族歌剧表演中,不仅能够增强舞台表现,而且对于推动民族歌剧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唱腔元素在民族歌剧曲调节奏中的艺术弹性在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曲目类型有300种之多,且每个剧种均由世代相传的民间音乐凝积而成,且其演出实践更是在无数人的集体创作与加工中得到验证。可以说,中国地方戏曲是世代人民审美情绪与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地方戏曲独特的唱腔更是集聚体现了戏曲的艺术魅力。中国地方戏曲的唱腔形式不仅多姿多样,且在唱法类型与曲调创造上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表现功能上,中国地方戏曲唱腔可以划分为抒情性唱腔、叙述性唱腔以及戏剧性唱腔。其中,抒情性唱腔的功能表现为以慢板或原板的形式展现人物内心情感的复杂性,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控制唱腔的节奏速度,如先慢后快具体传达人物内心的矛盾性及情绪变化。叙述性唱腔的功能则体现在以原板或稍慢的快板唱腔形式,呈现人物的对话以及故事的铺垫。而戏剧性唱腔,则通过快板或摇板的唱腔揭露人物的心理波动以及人物的行为冲突。可以说,地方戏曲通过控制唱腔速度与节奏达到主题变奏的艺术手法,为中国民族歌剧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雄厚的音乐素材。此外,不同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唱腔形式也不尽相同,可以说,中国地方戏曲丰富多样的唱腔形式,对于民族歌剧的具体应用来说可谓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同时,二者在共同化的过程中,已经创造出大批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通过结合地方戏曲,不仅展现出适于歌剧情节发展,同时又利于歌剧舞台效果的创作经验。

三、中国民族歌剧未来的发展与创新

(一)形成极具民族精神及时代特征的风格中国民族歌剧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且避免不了对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心理与智慧的充分认识和长久思索,因此,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在吸收和挖掘地方戏曲的艺术养分的同时,还需要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本质之中,并将自身创作的突破口立在对中国人文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上。同时,在创作形式上,中国民族歌剧还需要充分吸收符合广大群众的心理与审美的表演形式以及音乐语言等等,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出以中国地方戏曲结构为艺术母体、以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艺术内容、且既符合民族特色又符合时展、同时又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作品。就是说,具体的民族歌剧作品应该既要体现民族风格,又要彰显中国民族气节,在引导和熏陶人民大众文化自信的同时,传承并保护灿烂的民族文化遗存。

(二)生成兼容民族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体系此,中国民族歌剧未来的发展与创新,需要紧紧把握自身与中国地方戏曲的交融,积极吸收地方戏曲中的优秀音乐元素。同时需要加大在戏曲的演唱艺术、音乐创作以及综合表演等方面的学习。概而言之,中国民族歌剧想要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央,绝不能全盘接收西方歌剧艺术中的音乐元素,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传统戏曲形式的艺术魅力以及艺术价值,其创新意识应该回归到民族根基之上,在民族优秀的艺术形式中找到适于自身发展的创新内容。而且从文化多元性与丰富性来看,中国民族歌剧只有具备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生根发芽,并在世界舞台上,奏响充满中国特色的地方戏曲的演出乐章。总之,中国民族歌剧要想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需要拥有属于自身的民族特色,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成熟完整的艺术体系。

结语

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前期,通过借鉴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与艺术内容取得了相应成果。但想要真正找出最适合民族歌剧未来发展的道路,还需回归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中,即要在充分认识与积极吸收我国地方戏曲的艺术精髓与文化内容的同时,形成自身艺术风格并构建自身艺术体系。就是说,中国民族歌剧应该着眼于民族的文化,探究民族的底蕴,挖掘戏曲文化中的宝藏,将其有机的和当代的歌剧创作相结合。

作者:相九芮 单位:山东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