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论京剧艺术的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论京剧艺术的传承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论京剧艺术的传承

一切艺术手段的使用,目的都是为了积极地塑造出准确、完美、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根据剧中的不同人物性格的脸部特征,首先抓住五官的相应变形、勾画出生、旦、净、丑中特定人物的完整脸装而形成本行当脸谱序列构成行当脸谱。行当脸谱化,绝不是千人一面。同是架子花脸,项羽和包文正就各具特色。楚霸王突出其“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霸气,而包文正则侧重表现其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廉气质;诸葛亮与宋士杰同是老生,脸谱大同,在演技上各呈个性特色,诸葛亮则持鹅毛羽扇而显潇洒睿智;蒋干与贾桂同是官巾丑,脸谱同而小异,但表演则各展其长。在概括了剧中人物不同行当的脸谱化之后,京剧还注重与人物艺术个性相匹配的冠带、衣着与道具,形成了全方位的艺术统一。

不同的声腔戏种,自有各具特色的表现形成与表演动作,但纵观大局,择其主流、集其精华、博采众长,形成表演动作的序列并提炼概括为程式化,形成了京剧艺术的唱、做、念、打的各自程式,并通过手、眼、身、法、步的各呈戏剧人物与为塑造鲜明、准确的艺术形象而相辅相成、协调一致。“唱”“念”各有其独特的基本功,如:呼吸、运气、发声、共鸣、行腔、咬字、吐字等极其讲究的尖、团音喷口。“做”“打”更显其基本功的程式化,剧中人物必须紧紧扣住规定情景中的上场、亮相、定场起霸,有序进入剧情中的表演,还必须留下入场前的剧中悬念等贯串一气的序列动作。“舞”,本属“做”“打”,为使表演动作的刚柔优美而形成的程式。如:《霸王别姬》中的舞剑,展现出武行当中的舞蹈化,在《天女散花》《贵妃醉酒》甚至《红娘》中的棋盘舞运用,更充分展现出“做”中的舞蹈性,大大地丰富了“做”“打”的丰富内涵而神形兼备。表演动作的程式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死框框,历代宗师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崇程式但又有各自不断的拓展与创新。

京戏音乐是以徽调、汉调中的皮簧为主体,吸取昆曲、梆子,兼容并蓄而有机形成京剧音乐的板腔体系。京剧音乐资源丰富,曲牌宝藏深厚,文场以京胡、二胡、月琴为三大件,并时用笛、箫、笙相协配;武场以锣、鼓、板、钹等相应协调。板腔体音乐板式丰富多样。为了深刻细致地表现剧中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喜、怒、哀、乐,其中有工整的、以原板为基础再演化成慢板、快三眼,以至流水板、快板、急板,旋律恳切抒情、轩昂愤懑、侃侃呈诉。有快慢急缓挥洒自如的倒板、摇板、散板,还有内紧外松的紧打慢唱等板式,各板式有机组合,形成板腔既定的结构程式:倒板开始、回龙过渡、紧接原板、慢板、快三眼,延伸到散板作收尾。曲牌的丰富性、板式的多样性、文武场伴奏的特有功力性,大大拓开、丰满了艺术创造的新天地。古老并独具特色的昆曲,在京剧艺术中保留容纳了其原汁原味,剧目的整体移植,诚可谓浑然一体、京昆一家。板腔体音乐的丰厚资源,给予了京剧表演艺术家艺术创造的广阔天地。即使是同一板式,由于不同的剧中人物,不同的特定情境,就有不同方法的不同行腔,因而就出现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形成艺术风格各具特色的不同艺术流派。

京剧原本的确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剧种,但为何又被国人捧称为“京”剧呢?一个非常简单、明确但又一语击中要害的真谛是:决定艺术表现风格的基本因素是语言。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曾明令推广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普通话,这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决定。北京语音字正、义准,行腔委婉大器,古来肯定呈之于诸多文献典籍,甚至曾将其尊称为“国语”。拥有56个民族的神州大邦以北京语音为基础成为全国通用通行的普通话,这也是国情所至,众望所归的。集全国各大声腔戏种之精髓,统一于北京语音而彰显其艺术风貌。艺术的博大精深,表现手段的全民代表性,被全国人民认可、推崇,京剧姓“京”,岂不是情理所致?

京剧艺术能根深叶茂,花团锦簇,首先是京剧艺师的后继有人。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有以师带徒、徒儿拜师的习俗。京剧艺术的传承也因而提到议事日程。清末、民初先有梨园,继有科班。富连成班因拔尖人才出众,不但震惊艺坛,而且播誉中华,繁衍传承。前者有谭富英、马富禄、马连良等。王瑶卿担纲旦行,先后爆出梅、程、尚、荀四大名旦,各展其长,独树一帜。梅兰芳、程砚秋主青衣而各展其长,尚小云主刀马、荀慧生独撑花衫。如果不是京剧艺师的远见卓识,首开传承渠道,怎会有今日京剧艺坛的空前盛况呢?二、教育———传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基本途径传承、光大中华艺术国粹的重任,其重点应首推剧种专业演出的院、团、队;其次是戏种专业院、校的行当系、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历代先辈为求生存,在战天斗地中所表现的勤劳、善良、英勇、正直、奋勇善战、百折不挠的英雄行为所铸造的民族精神,所体现的民族魂灵。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确实是向子孙万代进行民族自尊、民族自豪、振奋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传承光大民族精神的方式、渠道可以多种多样,可因势而易、因地制宜。而教育,特别是国民义务教育,却是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基本保证。丰富、深厚的内容,可以分阶段、有层次地融会、渗透于不同学科之中,而声居瑰宝、国粹的京剧艺术的传承拓展,必须归综于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各个年级的音乐课程之中。

(一)京剧纳入国民义务教育,必须有三方面的充分准备。1.舆论准备。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2.师资准备。传扬国粹艺术,师资准备是重中之重。师范院校的音乐系必须开设有关京剧艺术的相关课程,京剧中不同行当的演唱才是千真万确的民族声乐的光辉范例。京剧专业院校也应开设普通教育系,多管齐下,以期渐次适应,满足师资的需求。3.物资准备。这里指的是有关京剧欣赏的视、听音像,与传媒器械相配套的行当脸谱、冠带、服饰,主要兵具的相关图片及其演示视像。

(二)传承的渠道。1.在国民义务教育中,京剧艺术传承的主要渠道是教学计划中安排的音乐课程,还有课外活动的自由天地。2.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视唱、唱歌、音乐欣赏。视唱是音乐教学中的“认字”教学,不识字何谈语文教学,不会视唱何谈学习音乐?所以中、小学音乐教育,应该以唱歌、欣赏为中心,以视唱技能、技巧的形成为红线。3.在兄弟民族地区,即使是汉民族聚居地域,应该率先传扬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优秀文化精品,学生喜看乐听的民间音乐与地方戏曲经典。

(三)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点、线、面、体的教研机制。为确保国民音乐教育的全面落实,特别是在音乐欣赏中新增京剧艺术欣赏的定点落实,必须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点、线、面、体的音乐教学研究机制,上、下纵横联纲、级级交流铺陈。

(四)不失时机地关注课外校外戏曲视听欣赏。1.有选择、有系统地组织对央视戏曲频道的相关视听欣赏。2.组织对戏曲专业院团的现场观摩演出。结语集全国各大剧种之精髓,立足于北京语言而脱颖的京剧艺术,经过历代宗师艰辛的艺术实践,代代传承、推陈出新,我们应继承传统,策励、开拓、创建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锦绣前程!(本文作者:游天宇、赖海燕 单位:赣南教育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