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版画的艺术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艺术越来越重视,如戏剧、书法、国画、版画等已较为广泛地渗入人们生活的诸多方面,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人们对艺术的审美思维。现代平面设计,离不开对传统视觉艺术元素的继承。本文从平面设计的视角去分析、梳理传统版画的艺术内涵,最大程度地发掘版画的艺术价值,以期对平面设计的创作有所启发。
关键词平面设计;传统版画;艺术价值
一、版画艺术同平面设计存
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受之先生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认为:“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则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1]在平面上进行设计并不是在有了现代的印刷技术之后才开始产生的,早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族徽、铭文,都可以视作中国最早的平面设计作品。在中国传统的艺术门类中,版画艺术同平面设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辞海》中这样解释“版画”:“绘画复制于木、竹等版上,或由木刻版拓制之画,皆称版画。”1960年,在维也纳举办的国际造型美术协会的会议上面,对版画加以界定,有以下三点:“(1)为了版画作品的创作,美术家曾亲自利用石、木、金属、绢等材质,参与制版,使自己心中的意象借此版转印于画面之上;(2)美术家亲手、或在其本人监督指导下,以其原版直接印刷而得的作品;(3)在这些完成的版画原作上,美术家负有签名的责任。”[2-3]这种说法是西方学者对版画的创作所进行的概括和总结,但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版画艺术。在“版画”艺术里面可具体分为复制版画、创作版画,并有古代版画与现代版画的区分。在中国,原本并无“版画”这种说法,古人多称为“刻本”“雕版”“刻图”等,从这些古人的称谓可知,中国古代传统版画多数是以书籍插图形式出现的。鲁迅先生对于中国的版画艺术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他曾指出:“所谓创作底木刻者,不模仿,不复刻,作者捏刀向木,直刻下去……因为是创作底,所以风韵技巧,因人不同,已和复制木刻离开,成了纯正的艺术。”[4]本文中所论述的传统版画是指中国古代版画中的“复制木刻版画”,此类版画多以书籍插图和年画的形式出现。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把人们的视线用最短的时间吸引到二维画面的设计中,将设计者的意图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信息传达给观看者,并赢得观看者的心理认同。平面设计艺术作为一种视觉传达的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感官来传情达意,从而实现视觉上的沟通。在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视觉符号,而在各种的视觉元素中,传统版画艺术的元素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传统的木刻版画,是自雕版印刷技术出现以来近现代以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图形、图画传播的方式。我国古代的木刻版画分类丰富,且具有多元素的传统内涵,对当下平面设计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木刻版画虽具有可复制性,但仍旧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民间传统匠人在木刻版画的艺术创作中,用毛笔的线条和笔墨语言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特征,在现在的平面设计创作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传统的视觉元素丰富了当下平面设计的艺术语言,增加了文化的厚度,强化了创作理念。以明清版画为例,从传统版画的线条上来看,古人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对线条的处理表现出了极强的驾驭能力,线条丰富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质感突出。明清版画中运用的线条多与中国的水墨画一脉相连,体现出很多国画中用线的特点。明清版画尤其是书籍上的大量插图版画,在线条的运用上将传统国画意义上的“线”与“刀”相结合,不仅仅具有“笔法”,还具有“刀法”,同时强调线条的曲直、粗细、疏密对比,使画面更富有生命力。从平面设计的角度看,这些大量流传至今的明清插图版画中对线条的运用,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张仃先生认为,在传统的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非常重要,他说:“中国的线是造型的‘骨’,是骨架结构。线不仅仅是物体与空间的分界线,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直线和曲线,中国画的线要经过千锤百炼,有刚有柔,有血有肉,能表达出一个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它是有生命力的。线能表达一个人的思想感情、气质、人格。”[5]当下的平面设计同样注重对线条的运用,其变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设计者运用对线条的勾勒和刻划,将自己的创作构思加入其中,凭借创作出来的视觉造型来吸引观看者的眼球,以达到创作目的。如若将这种传统版画中的线条元素,继承并融入平面设计的创作,从版画艺术中寻求当下平面设计的突破,定是一个好的方向。艺术赋予了线条以生命力,使它有了各种各样的语言特质,明清两代书籍中的插图木刻版画,植根于传统,来源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版画中线条与线条所展现出来的造型体系,是古人艺术高度与情怀的体现,这种创作的境界正是目前平面设计艺术创作中所缺少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目前,仍有不少人认为平面设计是西方舶来品,须按照国外的设计理念来推动和发展,这种思想说明平面设计工作者严重缺乏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是不可取的。传统的版画艺术,在中国所特有的文化浸润下对现在的平面设计创作理念的影响,仍然是具有可持续性的。从传统版画的色彩上来看,分为黑白木刻和彩色版画。古人在进行木刻版画创作的时候,在对色彩的运用上是非常讲究的,可以直接对现在的艺术设计创作予以启示。明清木刻版画作品由于是面向市井大众,刻完之后需要成批印刷,画面的色彩绝大部分所呈现出来的是黑白相应的颜色,这种色彩的运用更加突出中国文化的颜色符号。在版画的创作中讲究对留白的处理,这种留白指的是画面中除了黑颜色线条以外的大量的空白部分,所承接的是传统国画中虚实相生相发的美学审美原则。黑色的线条是“实”,留白则为“虚”,山川、河流、树木、人物皆有此两色所诠释,两者相辅相成给人以美感。
二、平面设计对版画创作之意义
在平面设计的创作理念中,对色彩的要求是很高的,因为颜色最容易抓住和吸引人的眼球,并对人的视觉产生冲击。一件好的平面设计作品往往会在色彩的选择及运用上先声夺人,带给观看者精神视觉上的愉悦。就像在中国道家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太极图形,把一个圆形巧妙地一分为二,颜色为黑、白两色,此两部分虚实相生,整体交融生生不息,代表了宇宙的元气。此种色彩的运用符合中国传统美学的法则,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从中可以得到启示,其实最好的发展便是继承古人优秀的艺术传统,并拿来为现在所用。在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创作者可以大胆运用空间的留白来强调整体的色调,并使用黑色的线条与之形成一定的对比,留白是平面设计创作中一种无法忽略的艺术色彩形式。留白留出来的是意境,是观看者想象力得以发挥的视觉基础,一方面可以更加突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另一方面又能够留出大部分的空间给观看者以畅想,既可以突出主题,又可以提供想象的空间,借以提升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高度和品位。在明清以前版画上就有涂彩加以装饰的情况存在,木刻版画在色彩的运用上除了黑、白两色,还广泛运用多种颜色,其中以木刻年画为主要载体。王伯敏先生在《中国版画史》一书中指出:“唐、五代的木刻佛像上,还有加涂彩笔的,这比朱墨印制更为富丽。五代千佛名经上,有用淡墨印刷的佛像,一方面以浓墨书写佛名,另一方面再加工涂染笔彩;有的加彩多至六七种,有储石、花青、藤黄、朱镖等。这种加彩并非木刻的套色,但这种形式极受民间喜爱。有木版刻印的特色,也发挥了彩色富丽轻快的优点。”[6]传统木刻年画一般给人们在色彩上的印象就是大红大紫,颜色对比鲜明,给人以喜庆的节日感。这种对色彩的选择,生动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喜好,是大家所喜闻乐见的,象征了朴实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民间的木版画多以红、绿、黄、紫、蓝、黑为基本的色调。通过冷色和暖色的对比,来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不过,这种多种色彩的巧妙融合,在平面设计的创作中也是困扰创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平面设计方面的研究,对色彩和颜色的选择以及合理搭配便显得尤为重要。在二维空间,设计者对色彩的运用既要具有创新意识,设计出有文化高度的作品,又要符合设计的法度,遵循平面的艺术创作规律。这就需要从传统的版画艺术中去汲取营养,在运用传统色彩元素的时候,把中国传统的颜色,如红、黄、绿、蓝等赋予新的时代特点,依照所设计主题的不同,把传统颜色进行纯度和明度方面的提升和变化,在保留传统色彩感觉、视觉感受的同时适当进行改造。通过特殊的艺术手法将设计者内心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多种色彩直观地传递出来,古为今用,既有传统又富有新意。
三、结语
在平面设计艺术日益成为现在社会中一部分的今天,许多作品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而不能过分拘泥于对西方的学习[7]。在第十次文代会中强调:“文艺作品不是神秘灵感的产物,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价值取向总是通过文学家、艺术家对历史、时代、社会、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来体现。”在进行平面设计创作时,应该把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审美思想及理念在作品中加以体现,从传统版画艺术中去汲取营养,使之增加文化的厚度和深度,进一步创作出符合本民族艺术审美需要的平面设计作品,契合时代的需要。
作者:辛钿 单位: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