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艺术传承在高校育人中的实践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艺术传承在高校育人中的实践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艺术传承在高校育人中的实践探讨

摘要:本土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具有不可缺失的相互依托性。笔者在高校办学实践中围绕课程品牌、社团品牌、演艺品牌等不同类型的学思践行,探索创建了一种有效的文化育人与艺术活态传承模式,思考总结了自己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传统艺术;校园品牌;活态传承

教育承担着弘扬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职能,传统艺术的传承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下,选择适合的民族文化保护手段,对中华传统艺术进行创新性继承,从而实现文化传播与引领,是我们必须关注与思考的重要内容。

一、在高等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传统艺术的活态传承是传统艺术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的需要

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常表现为物质与非物质的形式,连接着历史与当代人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联系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与核心,承载着对于本民族的自豪感以及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统艺术中的非物质部分以及情感性,都使传统艺术具有一定的不可触摸性、无形性、活态性。而传统艺术中的历史性、本土性,与现代人、现代生活形成了一种难以回避的矛盾。因此,保护与传承传统艺术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与其本身的特性密不可分。活态传承解决了传统艺术的功能性需求,他缓解了古与今、现代与乡土之间的矛盾。在发展着的大学生时尚、前卫、潮流的高校环境中进行保护与传承,活态传承无疑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可实现的探索。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在高校进行传统艺术活态传承无疑搭建了一座艺术教育与立德树人的桥梁。他将有利于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培育学生深厚的民族情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最终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艺术的活态传承,不仅仅有利于全体学生认识传统艺术之美、体验传统艺术美、感受传统艺术之美、欣赏传统艺术之美,更有利于提升全体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与此同时,它更是塑造健全人格、培育正确价值观,增进民族文化自信的绝佳途径。

二、传统艺术活态传承在高等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模式

(一)以优秀传统艺术的课程品牌铺就活态传承的育人基石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元组织。湖南师范大学近年来在新成立的美育教指委和美育中心的统筹下,结合湖湘文化传承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了以湖南花鼓戏的鉴赏和入门实践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通识教育世承实验班开设了《经典传统音乐赏析》、《中国传统艺术符号赏鉴》等专家讲座示范课程,此外还在审美讲座课程《尚美讲堂》的专家讲座中有机结合“中国插图艺术展”“田园牧歌陕西户县农民画展”“潇湘国乐团山水实景音乐会”等若干富有国学特色的艺术实践体验,引领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知自信和传承发展的自发自觉,学生通过这些品牌课堂,弘扬中华母语文化的同时,更铺就了一条传统艺术活态传承之路的育人基石。

(二)以大学校园社团的活动品牌培植活态传承的新生力量

社团作为大学校园里最有文化个性符号的一种学生自发组织,在加盟入社的同学群中富有极大的主题引导力和辐射影响力,因爱好相投而聚集一堂的社员们,在活动的磨砺和践行中不断成长,打造着大学校园里的一个个文化传奇。湖南师范大学在80载的办学历程中曾缔造了主席1957年亲笔回信并赐《蝶恋花•答李淑一》大作墨宝的“十月文学社”和上世纪九十年代曹禺先生亲笔题名的“楚源戏剧社”等富有影响力的社团,近年来又涌现了一批以弘扬母语文化为主体的学生社团,而学校美育中心为湖南花鼓的校园传承而新建的花鼓戏剧社,更是倾注师者初心与文化情怀,在校内专家引导的基础上长期聘请花鼓戏演艺界的名家入校入社指导,这无疑是湖南师大人为在大学生中寻找、凝聚和培植一批本土戏剧戏曲的新生力量而践行的一种文化自信与教育自觉。也正因此行此举的前期积累,使湖南师大于2018年顺利被教育部遴选确立为全国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基地。

(三)以本土民族风情的演艺品牌挥写活态传承的文化样板

早在2012年,笔者以湖南文理学院的师生为编导和演员主体,经过精心策划导演,面向县、市、省三级领导与观众公演了以“武陵风韵”为主题的大型民族风情的校园综艺晚会,晚会以武陵山片区湘西北的湖湘文化为创意背景,将民间故事、地方小调、民谣小戏等作为节目的艺术元素来传承创新,创编了表演合唱剧《刘海砍樵新唱》、情景舞蹈剧《澧水船夫》等若干精彩剧目,这些剧目在演艺的磨砺中都成为了荣获国家艺术大奖的作品,这台晚会也在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盛宴的剧目铺垫装扮下,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内心,获得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赞誉和首肯。此后,“武陵风韵”晚会入选湖南省“雅韵三湘”高雅艺术进校园项目,学校成立了师生流动演员的艺术团,连续六年间已经走遍三湘四水的数十所高校和省市社区,累计演出近百场次,受益观众数十万人次,成为了湖南高校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和湖湘文化传播传承的典范,荣获了教育部的全国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得到了光明日报、湖南卫视等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和广泛传播。

三、传统艺术活态传承在高等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经验与启示

通过上述教育实践与文化传承中的亲力亲为,笔者深有感触并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教学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传统艺术进行活态传承能否举一反三、坚持不懈、富有成效,取决于是否抓住了“活”字的二个重点、把握了“全”字的三个关键。

(一)高等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传统艺术进行活态传承的重点在于“活”

一“活”,是要“活化”传统艺术在高等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受众的不同,在高等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传统艺术进行活态传承,对于传承内容不能一味强调对传统艺术的全盘接收,而应灵活选择与唯物主义价值观相适应、与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目标相切合、与时代特征及当代文化相适应、便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易于被大学生接受的内容,进行切入与普及性教育教学,从而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活”,是要“活化”传统艺术在高等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形式;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思维活跃的阶段;对传统、老旧事物有着自然的抵触情绪,而对于新生、潮流事物有天然的向“新”力。传统艺术无可避免其传统老旧的内容,因此需要在传承形式上进行改进、创新,选择有朝气、有活力的教育教学及活动形式,加强体验性及实践性,增强传统艺术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充分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从而拥有更多的传习人群。

(二)高等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中对传统艺术进行活态传承关键在于“全”

一“全”是要增强传承意识,全员参与。传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播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保护和传播传统艺术不应只是艺术院系的职责,更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使命。只有当全员将活态传承传统艺术,继承传统文化,发扬中华精神内化于心时,才可能在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关注且有意识的提高对传统艺术活态传承的重视。

二“全”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全程跟踪。传统艺术在高校的活态传承需要举全校之力从顶层进行设计。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传统艺术活态传承发展体系,在传统艺术的教育普及、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交流传播等方面协同推进,同时还需在课程建设、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辐射带动、展示交流等六个方面进行全程跟踪,以确保顶层设计的方案能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

三“全”是要善于整合资源,全方发力。传统艺术在高校的活态传承还需要充分调动校内外的优势资源。校内要发挥专业优势及专家资源,校外要借助国家、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需将民族民间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请入高校进行传承。还需综合运用网络、报纸、媒体等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活态传承高校传统艺术教育教学成果及校园文化品牌,以扩大影响范围,推广传统艺术。也需借助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音乐厅等公共文化机构场所,将传统艺术的传习面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魏饴、吴修林等.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型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2月.

作者:吴修林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