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优良,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是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优秀的设计大师总是站在传统文化这一“巨人”的肩膀上审视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紧密结合,创作经典的设计作品。基于此,文章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意象、中国传统纹饰、汉字、中国传统家具五个方面探究了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艺术设计;设计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传统优良,民族特色鲜明,内涵博大精深。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活动,是文化延续的重要方式。优秀的设计大师总是站在传统文化这一“巨人”的肩膀上来审视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艺术设计紧密结合,创作出经典的设计作品。文章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意象、中国传统纹饰、汉字、中国传统家具五个方面探究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1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设计

中国传统哲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哲学流派,其中尤其以儒、道、墨三家影响深远。儒家的“实用理性”和“文质彬彬”、道家的“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对后世的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吕氏阴阳太极紫砂壶。吕氏阴阳太极紫砂壶是由紫砂壶艺泰斗吕尧臣及其子青年壶艺大师吕俊杰联手打造。这是吕氏父子第一次合作,也是为祖国60周年华诞献礼的作品。作品共包含两把壶和五个杯子,造型独特,内涵丰富,被称为当代紫砂器中的“天下第一壶”。其中,两把壶以“阴阳太极图”为主要设计元素,同时借鉴“榫卯”的结构方式,将黑色的阴壶和红色的阳壶合二为一,形成了“壶中藏壶”的结构形式,再加上两个壶把手似抽象的男女人体,寓意阴阳相合相生、生生不息、“和谐、生福(壶)”的理念;五个杯子象征着中国古代哲学中构成物质的五种元素金、木、水、火、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五行学说。两位大师合作的吕氏阴阳太极紫砂壶,集阴阳太极、五行学说、道家智慧、禅茶文化、“和”文化等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于一身,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富内涵,呈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之源。

2中国传统意象与艺术设计

意象是将抽象的“意”寓于具体的“象”,是用来寄托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理论在中国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观物取象”之说。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多客观物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符号。例如,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5年8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采用出土于四川成都金沙遗址的“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四鸟绕日”金饰,又名“太阳神鸟”,金饰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内层是一个圆圈,圆周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是四只相同造型的鸟逆时针飞行,四只鸟前后相接形成一个圆圈。作品采用镂空方式表现了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生动再现了“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体现了中华先民崇拜太阳艺术表现形式的杰出代表之作,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四鸟绕日”金饰图案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国家文物局以“四鸟绕日”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彰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祖国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心和神圣使命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表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3中国传统纹饰与艺术设计

纹饰指的是各种器物上的装饰花纹图案的总称。中国传统纹饰包括龙凤纹样、瑞兽纹样、肖形印纹样、压胜钱纹样、万字纹样、方胜纹样、如意头纹样、回纹纹样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纹样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特点,凝聚着对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例如,中国联通公司标识。中国联通公司的标识是由中国传统纹饰“盘长”演变而来。盘长,又叫吉祥结,是佛教吉祥八宝之一。盘长的绳结没有开头和结尾,连绵不断。作为佛教法器之一,它表示佛法回环贯彻,象征心物合一、无始无终和永恒不灭。正因为盘长连绵不断,民间由此引申出对富贵吉祥世代相传、家族兴旺世代延续的美好期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的中国结,正是盘长纹的演化。中国联通公司的标识以“盘长”为基本元素。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永恒长久。标志造型有两颗上下相连的“心”,它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联通的通信、通心的服务宗旨,将永远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心连心。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艺术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更多了一些文化内涵和亲和力。

4汉字与艺术设计

汉字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汉字发展到如今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传达信息、沟通交流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的审美性越来越受到设计师们的关注,成为艺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审美元素。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国印、汉语拼音“Beijing”和“2008”字样、奥运五环。其中,以中国印为主体部分。中国印是一个近似椭圆形的中国传统印章图样,选用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吉祥的红色作为底色,上面刻着用篆体设计的一个新“京”字,这个“京”字又酷似汉字的“文”字,寓意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京”字还酷似一个运动员在努力向前奔跑。这个图案充满了动感和活力,其意义是既表现了“运动员冲向终点、迎接胜利”,又象征着“中国人民对世界各地朋友的热烈欢迎”。会徽的设计中暗含着“天、地、人”的概念,外形上圆下方,意为“天圆地方”,中间的“京”字巧妙地化为人舞动的形象,人处于天地之间,体现出崇尚自然、返璞归真、遵循天人合一的造物思想。会徽作品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汉字、中国传统印章等传统文化元素,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深厚文化底蕴。

5中国传统家具与艺术设计

明代家具,造型简练、比例适度、用材考究、结构合理,是中国传统家具的代表。其中,明代圈椅造型美,线条美,制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对后世家具设计的研究颇具理论与实践意义。后世的学者有不少人对明代圈椅进行研究,其中不乏国内外设计大师,丹麦家具设计大师汉斯•瓦格纳就是其中之一。例如,瓦格纳的“中国椅”系列作品。瓦格纳是20世纪最出色的家具设计师之一,也是对丹麦家具设计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他一生设计了500多张椅子,其中三分之一是“中国椅”。1944年,瓦格纳以明代圈椅为灵感来源,开始设计了“中国椅”、Y椅等作品。以后数十年的时间,瓦格纳一直从事“中国椅”系列作品的设计探索,将明式圈椅简化到“多一份嫌重,少一分嫌轻”的地步。圈椅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其造型为上圆下方,外圆内方,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一种道德品质,寓意是虽然在处事过程中有些圆滑,但是在内心里有所坚持。瓦格纳的“中国椅”系列作品不断改进,以最高的标准做成最弯曲效果的扶手椅,造型优美、功能完善、材质天然。他的作品既保留了明代圈椅“上圆下方”的造型特点,也体现出丹麦家具“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正是他的设计,为当今丹麦家具闻名世界的声誉奠定了基础。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文化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前人留下的宝贵的传统文化元素,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设计理念、价值观念融入艺术设计之中,不断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长北.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余辉.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品牌研究,2019(12):72-73.

[3]吕艳.略论吉祥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16(4):58-60.

[4]李鸿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标志设计中的意义[J].中国包装,2010,30(4):30-32.

作者:廖玲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