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戏曲艺术中打击乐的重要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戏曲艺术中打击乐的重要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戏曲艺术中打击乐的重要作用

【摘要】戏曲打击乐在戏曲乐队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通过多种多样打击乐的组合,展现各种舞台节奏,表达人物情感,配合演员表演,营造舞台气氛,发挥着重要的艺术功能。笔者通过对打击乐几十年的深入研究,对打击乐进行了直观而详尽的论述。

【关键词】戏曲打击乐;音乐节奏;情感;表演;营造氛围;艺术功能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袁志明,是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的一名鼓师,从事戏曲打击乐伴奏已经有近40年的时间。从过往的工作经验来看,我觉得打击乐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东西,它能够给我带来快乐、兴奋、运动感和成就感,于是我觉得有必要把我对打击乐的认识和理解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和交流。那么以下就我对打击乐最直观的感受做一个详尽的论述。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文化大观园中一朵璀璨的鲜花。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才有戏曲文化,独一无二的艺术彰显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戏曲的乐队特殊而重要,它是整个舞台的“半曲戏”。整个乐队由打击乐和文乐组成,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武场”和“文场”。文场和武场各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在舞台演出伴奏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场主要由各种民族管弦乐器所组成,主要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扬琴、二胡、笛子、唢呐、笙等等,还引进了西洋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以及合成器,为传统的戏曲伴奏增添了不少色彩。武场主要由边鼓、大堂鼓、小堂鼓、大锣、铙钹、小锣、云板、马锣、撞钟、碰铃、以及云锣等多种打击乐器构成。打击乐演奏出不同的节奏和音响组合,统称为“锣鼓经”,加上文场音乐的完美配合,服务于整场戏曲演出,掌控整个演出节奏,配合人物情感的表达和演员的表演,很好地营造了浓厚的舞台演出气氛。

一、掌控演出节奏,统一舞台调度

戏曲打击乐的第一个艺术功能就是掌控舞台的演出节奏和统一舞台调度。演出节奏贯穿于整个戏曲表演中,节奏指音的强弱、长短、轻重等规律性的组合,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语音要素。由于打击乐器没有音符的高低,属于“噪音”音乐系列,因此要我们操作者很熟练地掌握轻重、缓急和整个节奏的变化,对我们从事打击乐的工作者来说要求极高,要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和熟练的专业知识。伴奏的技巧也是随着经验的丰富而提高的。打击乐能够很好地将乐曲中情感的波动生动地表现出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戏曲演员的舞台节奏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舞台的音乐节奏,甚至是打击乐的节奏。比如楚剧《打金枝》里面唐皇和皇娘第一次上场时,在轻松的楚剧曲牌“柳青娘”中伴着小打出场,随着音乐节奏在九龙口亮相,鼓师就需要很好地掌握演员的出场节奏,配合演员亮相;又比如在金殿一场,皇帝在楚剧曲牌“大登殿”的音乐声中夹着打击乐慢长锤出场,显示皇家强大的气场以及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威严。打击乐配合演员不同的出场方式,显示了打击乐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非常鲜明的节奏性。打击乐节奏的变化同时带给人们心理上的节奏体验。激昂的节奏使人感到振奋;舒缓的节奏让人感到沉静和安逸;欢快的节奏让人感到美好;沉重的节奏则使人感到压抑和郁闷等等。在中国的戏曲音乐艺术中,特别是戏曲乐队中,鼓师我们俗称“打鼓佬”,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师工作时也叫“司鼓”,是整个戏曲舞台演出的指挥。鼓师统一舞台调度,指挥演员上下场,配合演员表演以及开关大幕、二幕等。因为戏曲中无论是拉弦乐、管乐还是打击乐,都是在鼓师统一的指挥下进行的,所以音乐的演奏、舞台的调度、演员的表演要想统一在一个合理的节奏下,都需要鼓师完整掌控。鼓师不仅决定着打击乐的使用,同时还掌握着整场戏曲演出的节奏,对戏中人物情感的表现、舞台气氛的营造等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

戏曲打击乐的第二个艺术功能就是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情感。演员不仅仅需要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表演技能,还得在表现人物性格上下苦功夫,演人物性格是戏曲表演之灵魂,是“悲”、是“喜”、是“疯”,还是“癫”,在表演时离不开打击乐伴奏的大力协助。戏曲打击乐能够充分发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促进了人物情感的表达。

(一)楚剧《驭马记》是根据莎士比亚名作《理查三世》改编的,为了表现武王这个凶险歹毒、贪婪无耻的反派人物形象,在凶杀他大哥那一场,我大胆启用了在楚剧中很少用到的大道锣和大金钹,在大堂鼓低沉的伴奏下使场面整个显得阴森、黑暗、无情,残酷而又充满血腥味的感觉暴露无遗,然后在无伴奏下听到“嘿嘿嘿”空灵而恐怖的笑声中落幕。打击乐的伴奏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助推了人物性格的刻画。

(二)楚剧《寻儿记》中,在母亲孙淑林为了抢救自己得了重病的儿子,没有钱买药而忍痛卖发的一段戏中,我在司鼓过程中就运用了无声伴奏的方法,直到母亲把剪下来的头发拿到儿子面前时我才用了节奏缓慢的慢五锤来表达母亲无可奈何的心情。这种打击乐的运用也显示出了非常强的灵活性,较好地刻画了人物。音乐本身就包含着无形的情感,因此音乐的表现力是非常强大的。戏曲表演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仅需要演员形体上的准确、生动,同时要求“声情并茂、以情带声、以情动人”。戏曲打击乐作为戏曲表演的画外音,对于人物情感的表达具有重要作用。这也就需要戏曲打击乐的演奏员除了能够准确地进行伴奏之外,还要进入角色,倾情投入,设身处地地站在剧中人物的立场上进行情感体验,这样才能通过器乐将戏曲中的人物情感真实、生动地展示出来,才能更大程度地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三、配合演员表演

戏曲舞台的演出是神圣的,戏曲演员作为演出主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舞台上的一切都是围绕着演员而进行的,所以打击乐配合演员演出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传承和发扬中国的戏曲文化对于我们这一代戏曲人来说责无旁贷。戏曲通过歌舞来演绎故事,演员所展现的“四功”和“五法”都是经过了很多很多年锤炼而保留下来的,约定俗成的程式只有中国戏曲所独有,这也是中国戏曲精华之所在。戏曲中的“四功”包括唱、做、念、打;“五法”包括手、眼、身、法、步。这些固定的程式与打击乐的“锣鼓经”是密不可分的。比如:1.唱腔的锣鼓点常用的有参锤、嘹子、半半、凤点头、应山锤、堆锤跳三针等等;2.做功的锣鼓点常用的有单锤、阴阳锤、三击头、四击头、乱七锤、九锤半、洗马锤、搜场点等等;3.念白的锣鼓点常用的有单叫头、双叫头、收头、软五锤、硬五锤等等;4.武打的锣鼓点常用的有急急风、洗马锤、马腿、出手、吹打曲牌等。还有戏曲中的“起霸”、“趟马”、“走边”等都有一套非常固定的程式,基本上所有剧种都可以通用。因此戏曲打击乐的运用非常广泛,每个锣鼓经都有它特定的用法和伴奏效果。打击乐和表演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并且在长期的表演中逐渐固定和配套。配合演员的表演着重来谈一谈锣鼓经的运用。锣鼓经“急急风”用来配合演员紧张、急促的动作和身段,也可运用到虚拟的千军万马行军过程中,还可用于战场上打仗的场面。“走边”是一套完整的身段组合,主要表现夜间行动,一般用小打配合,显得轻松、明快,营造一种沉静的氛围。小打的运用有很多种,例如文小生出场的诗引,花旦上场或者是青衣出场时的伴奏,能更好地衬托出戏曲角色的优雅和恬静。“四击头”作为常用的戏曲锣鼓点用途也非常广泛,基本上适用所有的戏曲人物,多用来配合演员的武打动作进行亮相或者配合身段的收尾。“搜场点”用来配合演员在戏曲场景中的搜查动作。“慢长锤”用来配合演员漫步、梳妆打扮、更衣等较为缓慢的动作。还有就是“乱七锤”锣鼓点的运用也非常广泛,比如在楚剧《失子惊疯》之中,娘一得知儿子不见,马上失心疯,就有一段较长的“乱七锤”打击乐伴奏,其中轻重缓急随着演员的情绪而改变,时而要上天,时而要入地,把我们自己的情绪都加入到戏中,使打击乐有更好的诠释。戏曲打击乐中锣鼓经种类繁多,节奏鲜明,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程式化的表演都有与之相应的锣鼓伴奏。有的锣鼓经还真的不能够乱用,都是有讲究的,因此打击乐在配合演员表演方面不可或缺。

四、营造、烘托、渲染舞台气氛

舞台的气氛多种多样,有轻松愉快的、有深沉郁闷的、有欢天喜地的,也有阴森恐怖的等等,打击乐不仅能够掌控演出节奏、表现人物情感、配合演员表演,同时对于舞台气氛的营造、烘托和渲染也具有积极作用。1.我团(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排练演出的楚剧《悬鱼太守》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全国四省五市巡演取得不错的艺术效果,其中就有打击乐在营造舞台气氛方面的功劳。剧中最后一场,羊续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设计在庙中审理案件,充分运用了声、光、电,加上打击乐的大力渲染,把最后阴森、苍白、可怕的氛围营造得出神入化,得以顺利断案并证明自己的清白。2.我团排演的大型神话剧《包公探阴山》就大量运用了打击乐营造舞台气氛。“跳判”那一场,在灯光阴冷灰暗的情形下,打击乐用低调“四击头”把判官带上场亮相,然后用节奏感非常鲜明的“洗马锤”把小鬼们和判官进入阎罗殿的一系列动作刻画得非常准确,把地狱中阴森森、闹哄哄、“嘈嘈切切错杂弹”的气氛烘托得很到位。中国戏曲打击乐种类齐全,不计其数,就像一个大花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打击乐源远流长,历经各朝各代艺人们的辛勤劳动,和近现代戏曲工作者们在工作和实践中不断推敲、总结、完善才得以传承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戏曲打击乐体系。几十年来我对打击乐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最后想说的是:打击乐是中国戏曲的瑰宝,要想好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需要我们这一代甚至好几代的戏曲工作者深入学习和研究,深入挖掘打击乐的潜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舞台,更好地弘扬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

作者:袁志明 单位:武汉市新洲区楚剧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