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京剧艺术元素在声乐表演中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京剧艺术元素在声乐表演中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京剧艺术元素在声乐表演中运用

摘要:民族声乐与京剧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共同之处,包括美学原理、具体的演唱方法以及文化渊源等,在民族声乐表演中运用传统京剧艺术元素,能够实现相辅相成的互相推动作用,将民族声乐和京剧的唱腔、吐字、表演风格相结合,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途径,同时,也使民族声乐表演更加的丰富,获取受众的喜爱。本文对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的共通之处进行探讨,分析传统京剧艺术元素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传统;京剧;艺术元素;民族声乐;表演

京剧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财富,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唱腔,对于民族声乐的表演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民族声乐表演中运用传统京剧艺术元素,能够在民族音乐表演中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实现丰富多变的民族声乐风格,创新民族声乐表演活动,提高人们对于民族声乐表演的关注度和支持度,这也是传承京剧艺术文化的必要举措之一。

一、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的共通之处

(一)同宗同源

分析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紧密,有着同宗同源的特点,同样是起源于我国的民间,植根于丰沃的中华文化土壤中,将民众的劳动和生活在舞台艺术的形式中反映出来,获取了大量民众的喜爱。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都具有民族性,民族特点鲜明,代表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同宗同源的紧密关联下,二者之间形成了互通互助的紧密关联[1]。

(二)艺术风格异曲同工

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的相通之处,体现在其内容都是贴近人们生活这一显著的特点上,同样是表现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审美理念以及行为规范,虽然在艺术风格上,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这二者都是通过舞台艺术来展现内容的,由人物表演来完成对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作品的表演,将创作者的意图传递给观众,打动观众,获取观众的喜爱和支持。艺术风格不同,却有着同样的贴近受众心理的特点,内容清新自然,获取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三)美学原理相同

京剧艺术与民族声乐均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在美学原理方面体现出了相通之处,经过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京剧艺术以及民族声乐均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有着特有的艺术特色。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都是在传统美学原理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以传统美学原理为艺术之根本,形成了美学层面理念的一致性,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艺术在表演风格上具有写意的特性,注重天人合一的艺术追求,强调营造艺术意境,追求传统艺术的意境之美。以现代京剧艺术中著名的作品“贵妃醉酒”为例,这一部京剧作品通过现实中的事物特征来抒发内在的情感,是创造艺术的一种途径,形成了情与景相互统一的艺术美感,是天人合一艺术追求的体现,营造了情景相融的艺术意境。民族声乐表演也是如此,二者均是在传统美学原理的根本之上发展而来,带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2]。

(四)演唱方法相似

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是将相通的,京剧艺术的表演唱法以大本嗓为主,民族声乐同样也是强调富有丰富表现力的唱法,发声圆润,具有流畅性。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的舞台表演活动中,讲究气息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运用气息传达演唱者情感,对于作品的思想情感形成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将人物的各种情感更加准确地表达在演唱的过程当中。例如,“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曲目唱法就是以大本嗓为主,传统京剧艺术中“贵妃醉酒”同样也是采取大本嗓的唱法,二者相似的演唱方法构建起了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的紧密关联。

(五)地域特色鲜明

地域特色是传统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的共有特点,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艺术均是由普通民众创作而来,由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创作内容,真实地描述了民众的生活,地域特色鲜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民族数量众多,经过长期的社会演变和发展,我国不同的民族形成了地域差别和特有的风俗文化特色,因此,在民族艺术方面也体现出了特有的风格与特色。京剧艺术将其他民族戏曲艺术的精华吸收进来,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格,例如,现代京剧中著名的“蝶恋花”这一曲目,就有部分是对湖南民歌“浏阳河”的借鉴,体现在了一些唱段旋律上,有着湖南民歌的特色[3]。

二、传统京剧艺术元素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具体运用

(一)京剧气息技巧

民族声乐表演中运用传统京剧艺术的元素,体现在了京剧气息技巧的运用上,歌唱的过程是由气息来辅助完成的,演唱民族声乐同样也是如此,气息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表演效果,因此,民族声乐的表演者必须要对呼吸节奏进行准确地把握,运用丹田在呼吸时对气息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表演者能够始终在演唱过程中控制气息,达到收放自如的演唱状态。京剧演唱同样重视控制自身的气息,表演者要保持时充足的肺部吸气状态,提高演唱效果,民族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可利用京剧呼吸的训练方式进行气息方面的练习,加强对气息的掌控力,控制呼吸,对自身状态进行调整,保持身心最佳的状态。例如,首次参加民族声乐表演的演唱者可能会感觉到紧张、不安的情绪,出现呼吸急促速度加快的情况,对于民族声乐表演的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此时可以利用京剧气息技巧,有效缓解呼吸速度过快的问题,消除演唱者紧张不安的情绪,保持呼吸的平稳状态。民族声乐演唱者要将乐曲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强调演唱的爆发力,做好气息准备工作,在民族声乐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保持自己独特的音色,而且还要注重情感的爆发和表达,将歌曲情绪充分表达出来,结合自身的实际演唱需求,运用京剧的气息控制方式方法,强调表演的感染力,真正提高民族声乐表演的效果[4]。

(二)京剧吐字技巧

京剧艺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在咬字、吐字方面始终有着严格的要求,京剧艺术的表演者吐字效果直接对于乐曲演唱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分析京剧吐字技巧可以发现,其中,不仅涉及语气上的变化,同时,该技巧十分精妙,还形成了韵律的变化、共鸣的变化,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展现表演意境等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声音来传达艺术情感,体现了京剧唱腔艺术的独特性。京剧艺术在表演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念白的形式来体现吐字的要求,表演者严格要求完美的吐字,民族声乐的表演者要重视运用京剧的吐字技巧,重视吐字的重要性,保证清晰吐字,提高演唱效果以及民族声乐的整体表演效果。准确、清晰的吐字能够保证准确的传达演唱作品中的内在情感,民族声乐的表演者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京剧的吐字技巧练习,保证字音要咬准,清晰的吐字,通过对字音的准确把握,能够强调作品强烈的感染力,向受众传达情感,展示声乐表演的艺术魅力[5]。

(三)京剧唱腔技巧

运用京剧的唱腔技巧提高民族声乐表演的效果,能够成功地获取更多受众的认可和喜爱,因为传统的京剧唱腔技巧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艺术家们的雕琢,是代表中华民族艺术审美载体,京剧艺术的表演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京剧唱腔所决定的。民族声乐的表演中运用京剧唱腔,使其内容及形式更加丰富,民族声乐的表演者对于京剧艺术的价值要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于京剧的唱腔技巧进行美化,润色唱腔技巧,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民族声乐表演的曲目,形成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民族声乐风格。表演者需要适当的将京剧唱腔技巧加入到民族声乐的表演中,作品独有的韵味被展示出来,以现代声乐作品中著名的曲目“梅兰芳”为例,声乐表演过程中,演唱到“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时,要在归韵处理之前突出字头,唱第一个“那”字时不需要将口腔完全打开,而是要使用抛物线的方式,向前甩出字音,演唱到“轮”字时,对于主音和装饰音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把握,直到演唱到“水”字要将语速放缓,最后进行归韵处理。构建起优美的意境,将梅兰芳大师的神态、身段等完美的刻画、展现出来,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带给观众良好的审美体验[6]。

(四)京剧表演风格

表演风格在传统京剧艺术元素中是由各民族观念、习俗以及文化不断演变与发展决定的,京剧艺术从其他的民族艺术中,将精华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格,将人物角色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体现了深刻的艺术魅力。在京剧表演风格元素的运用中,民族声乐表演可以丰富表演的风格,借鉴京剧表演形式,带给人们更丰富的民族声乐表演,京剧唱腔独特的韵味融入到民族声乐表演中,内在的情感传达给观众。以“故乡是北京”这首作品的演唱为例,细节之处的京剧唱腔独特的韵味,就是运用京剧表演风格的一大体现[7]。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京剧艺术和民族声乐之间有着相似之处,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二者的同根同源,密切关联,使其形成了相互促进、互相发展的关系。将京剧技巧和风格融入到民族声乐表演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民族声乐表演更加的丰富多样,不断地创新改革中,传承京剧艺术文化,推动民族声乐表演更好地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晓婷.传统戏曲演唱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实践研究[J].艺术品鉴,2021(08):47-48.

[2]杨学进,方静.浅论新时代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基于对“少数民族声乐表演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计划”的思考[J].民族音乐,2021(01):27-30.

[3]毛淑颢.戏曲声乐理论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J].牡丹,2021(04):130-131.

[4]杜晓.民族声乐表演中的审美艺术表达分析[J].艺术品鉴,2021(05):186-187.

[5]关庆珍.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刍议高校声乐表演艺术的改革与创新[J].中国文艺家,2021(01):127-128.

[6]苏艳.论民族声乐表演的“中和”之道[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9(06):96-100.

[7]赵弦箫.论传统京剧艺术元素在民族声乐表演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20(01):230-231.

作者:梁毅 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