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点翠工艺下传统艺术设计改良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点翠工艺下传统艺术设计改良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点翠工艺下传统艺术设计改良应用

摘要:该文以点翠工艺为出发点,探析传统艺术设计与现代时尚潮流的关系,立足于点翠手工艺的历史发展、主要特点以及现状,在探究点翠工艺没落原因的同时,结合现代文化表现的潮流方向,寻求既能表达传统艺术设计文化内核又符合现代大众审美方向的方法。当前,以点翠为代表的部分传统艺术设计在时代发展中逐渐与现代审美脱节,该文尝试为继承与发展其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发展思路,以解决传统艺术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点翠工艺传统艺术设计现代潮流方向茶具设计

一、点翠工艺背景

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手工艺,点翠工艺曾经风靡一时,至今仍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蕴含了不朽的社会文化与艺术价值,值得深入探究。点翠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具有极高的艺术与文化价值[1]。点翠,点即点点镶嵌,翠则指羽,所以点翠是金属工艺与羽毛工艺的结合,主要被应用在首饰器物上,分“软翠”和“硬翠”两种,是根据点翠工艺使用的翠鸟羽毛划分的。点翠工艺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战国时期,在明清时期发展达到顶峰。传统的点翠工艺在材料上使用翠鸟羽毛,具备良好的光泽感。翠鸟羽毛的种类也有不同,其中最为常见的是白胸翠鸟、蓝羽翠鸟和普通翠鸟,根据其学名的区别,毛色也有不同。古时宫廷常用的翠羽大多来自翠鸟身上最亮的羽毛,所以点翠工艺饰品价值较高。现代点翠技术大多采用其他材质的羽毛,点翠工艺根据材质的不同,可以将底托分为金属点翠和纸托点翠[2]。传统的点翠工艺在色彩上大多以宝蓝、翠蓝两种蓝色为主,整体色泽统一,一部分运用颜色的深浅丰富饰品的层次感。此外,“花翠”则采用了其他色泽或品种的羽毛,面积不大,不影响整体观感[3]。而现代为了适应更多人群的需求,可以将翠羽通过染色技术实现色彩的大程度跨越,将“点翠”发展为“点彩”,解决其颜色单一的问题,也可以运用不同材质的羽毛或者刷色的方式。点翠工艺元素广泛,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其创作将民族元素与外来文化紧密结合[4],题材包括各种花鸟鱼虫、吉祥纹样,也有部分带有宗教文化色彩[5-6]。比较出彩的是在首饰上常用仿生的动植物元素。如:牡丹、蝴蝶等均表现出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憧憬;吉祥图案如龙凤、福禄等表达了人们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与希望;等等。

二、点翠工艺没落的原因

点翠工艺的没落原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外因主要是由于18世纪60年代以来生产方式的变革,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逐渐取代个体手工业生产,传统手工艺市场遭受冲击,手工艺行业日益萎靡。内因主要在于点翠工艺复杂的工艺流程、单一的素材应用、具象的图案装饰、较为同质化的风格特点、较小的色彩跨度与狭窄的应用范围。由于工艺复杂,制作出一件点翠产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产出较少,在日常生活中较少出现。点翠工艺在素材的选取上较为单一,使用较多的元素有动植物元素、吉祥纹样、宗教元素、龙凤图腾等。动植物元素多是象征国家富强、国泰民安的虫类元素;植物元素大多为花卉元素;吉祥纹样多为富含“福禄寿喜财”等吉祥含义的纹样,以及祥云、蜂鸟、树、石头等纹样。点翠工艺因材料的限制,在色彩方面大多使用蓝色,配以少量白色、金色、红色等,大面积相似色彩的使用难免使人审美疲劳,以珍珠、玛瑙等装饰丰富饰品色彩的方法难以改变点翠工艺以蓝色为主色调、少量渐变色互补、少有色彩鲜明差异的特点。从应用范围看,点翠工艺很少被应用于家具、茶具、服饰等方面,难以进入大众生活。

三、现代潮流方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社会审美与设计潮流也不断改变,以往部分艺术设计在某些方面已经难以迎合现代审美,现代设计逐渐在思想与精神上浸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材料与技术各方面进行创新。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设计图案表达由具象向抽象转变,图案与风格多表现为几何形态与点、线、面的抽象设计。与具象图案相比,抽象的图形与线条更自由、更自然,能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吸引力[7]。色彩的良好运用能够增添产品的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也能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情感与想法[8]。现代设计的素材广泛,不会局限于传达吉祥等含义,多使用城市、文字、自然、哲学等方面的元素,将其以简约的设计方法表达出来[9]。受市场因素的连环性影响,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产品价格降低,多数产品因供大于求而走进大众生活。以点翠工艺为例,将其运用在新中式的屏风、衣柜或者各种文创产品设计中,可运用现代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如使用仿翠工艺。现代工艺的普遍化减轻了消费者的购买负担,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10]。

四、基于点翠元素的茶具改良设计

1.设计分析

笔者探究点翠工艺没落的内因与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茶具作为设计实践表达的案例。现代茶具包括茶盘、品杯、公杯以及茶壶等,其设计在功能上大多表现为茶壶、茶杯壁上的雕刻和茶盘上的茶漏设计。笔者尝试将点翠以现代化的表达方式与茶具设计结合,制作出一套适合年轻人的茶具。通过市场调研,笔者发现目前的茶具造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些茶具通常采用流动线性造型,以抽象化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简约感,颜色朴素,风格明快灵动,富有禅意。在材质上,茶具多选择素烧质地或者木材质地。一些象形类茶具选取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外形,如柿子、荷花等[11],在色彩上也与这些物体相互呼应,与常规茶具设计明显不同,既增强了真实感,又具备审美艺术形式。传统的窑变工艺茶壶通常因温度变化而使表面釉色随机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纹理,以简约的形体表现意蕴美,釉面色彩有孔雀绿、黑釉色等。结合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笔者调研当代年轻人对茶具在造型、图案、材料、风格、色彩和价格六个方面的认知(表1),分析年轻用户在各方面的情感需求。

2.设计表达

基于以上调研内容,笔者以南京为主题设计了一套概念茶具(图1、2),以新旧元素的融合向人们传达南京的历史文化。此茶具由茶盘、茶壶、公杯、品杯组成,茶盘以南京地图为雏形,蜿蜒曲折,描述六朝古都的故事[12];茶壶、公杯与品杯的形态简约自然,在主体部分出现线条设计的拱门形状,设计灵感来源于南京各大古迹的拱门,表现出南京六朝古都的辉煌历史,韵味丰富;在材料上使用黑釉陶瓷,茶盘以经典红木为原材料,营造出古城的庄严肃穆之感,加以点翠工艺的色彩点缀,突出美感。

五、结语

点翠工艺是传统手工艺的一个缩影。笔者在探究其没落原因的同时,结合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探索其传承方式。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继承与发展不仅需要相关政策、市场关系、现代技术的支持,而且需要当代设计师以现代设计方法表达蕴藏在传统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所谓“守正”与“创新”,即守前人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创传统艺术设计之新。

作者:郑杨慧子 陈晨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