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

中国动画有着一段光辉的历史,曾有“中国学派”的美誉,而它的光辉是离不开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内容丰富多彩,它从形式、材料、文化内涵和色彩上直接影响着中国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两者相互渗透与融合,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和人民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1本土动画创作中传统艺术文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动画创作的源泉。动画创作是一个思想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创造者对事件经过亲身经历和体验,从而把这些体验利用图像,声音和影像形成完整的作品体现出来,也是创作者思维形式的体现和表达,从而形成一种艺术作品。动画片《西游记》,把原著的内容进行提炼,浓缩,将主题人物、情结转移到新的剧本中,发挥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动画作品人文艺术化。一直以来,中国的影视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非常重视,很多电影制片厂和学校都设有动画,木偶和剪纸等部门,学校设有话剧等专业,这些都是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应用

2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本土动画中的应用

2.1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的表现形式

(1)本土动画中的传统音乐艺术元素。音乐自古以来都是描述故事和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对于中国的传统音乐,也不例外。它以故事发生的情节为素材,利用不同的乐器和乐谱编制成曲,以刻画人物形象,进而抒发作者的情感。在中国动画艺术中,传统音乐艺术主要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和民间音乐,推动着中国本土动画事业的发展。初期的传统音乐从元素构成上比较单一,而后,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融会其他乐器和元素,使故事情节的表达更为真实和饱满。在传统音乐艺术的创作中,既有《山水情》的古琴技艺,也有《大闹天宫》的戏曲艺术,更有“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后来又加入了钢琴独奏的演奏形式,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些音乐的产生,表现了当时道家思想的宁静致远和儒家思想的百花齐放。在动画中添加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与动画的内容,题材,人物性格相匹配,更能真切地表现出动画的立体感,增加了动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2)本土动画中的传统绘画艺术元素。我国古代的人们在美术与绘画的中已经存在事物形象和情感的具体表现,也通过图画来表现当时的生活现状。原始宗教和图腾的崇拜是古代人们进行美术与绘画的重要思想来源。例如,在一万多年以前的阴山岩画中《,猎鹿》这幅图把鹿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鹿身上画有数只箭,但依然矗立不倒,表达了古代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英雄主义色彩。在当代的绘画艺术中,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整个绘画历史的发展。无论是舜禹时期的版画,还是唐宋时期的水墨画和现代的动画,都是基于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基础之上而形成的。

(3)本土动画中的传统戏剧艺术元素。戏剧是本土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表现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虚拟性和程式性,把美术,音乐,舞蹈,文字融合为一体,从而进行人物的描述和感情的抒发。在大部分的戏剧艺术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种类。宋朝和元朝时期的南戏,明清时期的传奇和当代的京剧,都是其发展的结果。在这些剧种中,大部分的形式表现比较相近,只是不同时期的剧目表现不同时期内容,根据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性表现出不同的特色,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戏剧形式。

2.2中国传统艺术元素在本土动画中的表现方法

(1)图形综合创造——从无到有。在中国动画艺术中,传统艺术元素最初是靠人们的思维想象而形成的图画。例如,龙飞凤舞的图腾,这两个虚构的图像无论是人类发展的初期时代,还是经济繁荣的隋唐时期,甚至到现代文明发展的今天,这两个鲜活的图像深深地刻在人们的脑海中,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和精神力量的寄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人骚客对龙凤进行不断的修饰,更出现了“画龙点睛”“、飞龙在天”等龙的形象。而凤则成为中华民族辅翼于龙的另一种图腾符号,是中国传统元素又一神奇色彩的传说形象。龙凤的形象只是一种虚拟的图画,但是它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中国历史传统元素中。它不单单是古代人类对艺术的审美,同时也是中华民族观念和意识的体现,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2)从具体到抽象的美的表现形式。现代中好的设计创意与当代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在古代,人们只是通过对自然的认知,经过理性思考而创造出简单的图画。这时的图画是设计和实际使用不可分割的,它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的审美观,把“艺术”和“技能”充分结合在一起,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到了当代,人们可以根据现代的科学技术,通过想象思维把自己的思想附加到事物当中,从而更能体现事物的美感。

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实例

以《三个和尚》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作品为例,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戏剧元素进行分析。京剧是我国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的国粹,它具有虚拟化的特点。京剧在对舞台和空间的处理上比较灵活,对于人物的各种表现不用通过现场的实际布景,只需要通过几个动作就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体现了以点带面的表现方法。而《三个和尚》这部作品,无论是在场景的处理上,还是人物的造型上,只是运用简单和生动的表现方法,就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在图画上没有设置复杂的场景,却让人感受到犹如身临其境。例如,在寺庙和山水画面的处理中,利用一个烛台和神龛就把寺院大堂的空间展现出来。另外,太阳从山脚移到山顶再移到山脚,利用短短的几秒钟的时间就表现出了一天时间的易懂,充分体现了戏曲艺术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成功地移植到了动画作品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当前中国国产动画片的又一部经典作品,它利用了中国经典影片《西游记》和《大闹天宫》的题材,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木偶元素,剪纸元素和水墨元素,利用中国民俗画中“萌娃”的艺术元素,塑造了江流儿和傻丫头的形象。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孙悟空的脸部设计上做了修改。以往的作品孙悟空是圆脸或者弯月脸,而这部作品利用了中国传统元素把孙悟空用马脸来展现,更能体现出孙悟空的愤世嫉俗,让人敬畏的特点。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影片的动画更具美感和幽默感。另外,在影片中,配置了一段精彩的京剧唱段,体现了影片的民族色彩。京剧耐人寻味,韵味醇厚,以形传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一度衰落的中国动画看到了复燃的希望。

作者:张志赟 杨钦 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