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机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风险导向下,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因多种因素致使监督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为了减少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及经济、经营效益,企业财务审计监督体系的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必要性,就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问题与治理措施进行论述,期望可以为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风险导向;财务审计;监督
1风险导向与财务审计的联系与运用
企业管理及财务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引发风险的主要因素,所以财务审计人员应仔细分析和评估这些不确定因素,并提出应对相关风险的措施,针对这些不确定因素提前做好防范工作。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称为经营风险审计,其不同于传统的财务审计方式,而是运用专门的审计方法评估企业存在的风险隐患,审计既要对错报的企业财务予以重点关注,也要全方位监测企业内部的制度调控、经营模式、发展方向、管理策略、法律环境以及员工个人征信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对企业经营风险做出合理评估。现阶段,审计理论研究日渐深入,在实际工作中也被广泛应用,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审计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世界各国及企业也深刻认识到运用具有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模式的重要性,例如,美国萨班斯法案中的第404条款中,要求所有上市企业必须递交一份详细的财务报表内控报告,并且由会计事务所负责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多国家的审计制定机构也纷纷对“风险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及完善。我国在借鉴各国审计准则和国际审计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路线的“风险审计”准则。导致审计错误的最直接因素就是企业财务报表中出现了错误,而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如企业经营活动风险、管理风险则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如果财务报表无法体现经营风险,就会导致报表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基于制度基础审计和账项基础审计,合理引入以企业风险为导向的财务审计新型模式,可以为审计提供更多的选择性。
2风险导向下对财务审计监督的需求
首先,确保风控的全面性。风险导向下的企业财务审计监督使得风控的全面性得到充分保证,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复杂性和综合性并存的环境下谋发展,多种因素导致了企业风险机制的形成。风险导向下的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立足于全局,对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理性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风险防范措施。通过财务审计监督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布局,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扩大审计风险导向的覆盖面,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1]。其次,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所以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审计监督机制,制定科学的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切实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同时,构建完善的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制度,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面临或潜在的财务风险可以及时被发现,并且结合市场实际情况详细评估该风险,为企业发展指引了方向,成为企业投资管理和决策部署的主要参考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成效。企业经营效益能否实现最大化,其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效。建立企业财务审计监督体系,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进一步增强对内部财务管理控制能力,以便于对企业内部财务状况有更加深入、精确地掌握,及时发现当下企业经营中面临的财务风险,并注意在今后经营过程中合理地进行优化和调整。除此之外,通过发挥财务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可以有效规避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账目混乱等问题,使企业财务风险应对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3风险导向下财务审计监督目前存在的问题
3.1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程度低与风险意识不强。第一,财务审计人员专业程度较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对企业内审部门财务审计人员审计能力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知识储备和技能更加全面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状况而言,审计部门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财会类专业毕业生。虽然企业管理者对审计工作较为关注,但实际内审监督成效并不显著,依然有许多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者对财务审计监督部门的建设力度不足,且尚未意识到引进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此种情况也大大影响了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实效性。第二,财务审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由于财务审计人员风险管控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制定审计方案时,不能准确评估出相关重大风险和危机。对于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而言,诸如会计、审计、法律法规、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审计方面的综合能力都需要在平时工作中日积月累而获得的。现阶段,我国部分企业财务人员专业化知识匮乏,审计职业素质较为低下,对企业经营及治理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上述因素直接导致了财务审计人员对公司面临或潜在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拓展和经营种类的增加,也对财务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财务审计人员不能透彻地掌握被审计公司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经营状况、管理制度等,则会致使其评估调查脱离实际、缺乏全面性。内部审计人员职业素养对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的结果影响巨大,两者之间为互补关系
3.2财务审计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内容不够全面。第一,企业对财务审计重视程度不够。首先,现阶段部分企业在开展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过程中,虽然专门成立了相关审计监督部门,但在企业内部依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通常情况下,企业财务内部监督是由该企业高层管理者或者部门负责人予以执行的,相对缺乏权威性;其次,当前大部分企业只关注销售利润以及经营状况的变化,而忽视了企业的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致使审计工作执行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审计监督部门尚未树立职责意识,企业高层对审计部门提出的问题也没有予以重视和整改。第二,企业财务审计工作内容不够全面。很多企业在执行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在沿用过去那套陈旧的审计方式,工作内容也不够具体、完善,没有将企业目前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与审计工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工作内容过于狭隘且单一,对企业的发展起不到建设性作用,使审计监督工作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3.3缺乏权威的审计监督和相关制度保障。第一,缺乏权威的审计监督。目前,我国很多企业为控制人员成本、运营成本,在其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选择将财务管理、会计管理、出纳管理、财务审计、审计监督等与财务相关的工作职责统一纳入到一个部门,导致企业在开展财务审计或者审计监督工作时不能各司其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财务部门的价值及优势也无法充分发挥,更有甚者还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转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财务审计监督由同一部门负责,也会使财务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下降,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无法客观、公正、及时地反映出来,致使企业的财务审计监督形同虚设,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第二,缺乏相关制度保障。财务审计监督离不开制度保障,企业财务审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要求,不断优化财务审计制度。然而,现阶段依然有部分企业对财务审计制度建设不够重视,导致企业与财务审计监督相关的制度保障严重匮乏。企业内部财务审计人员在执行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财务审计监督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其在工作中无章可循,增加了财务审计资料、数据获取的难度,无法汇编成系统完善的审计报告,最终对审计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4风险导向下加强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制度的措施
4.1提升财会人员素质,加强风险防控意识。现阶段,我国企业只有切实提高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实现审计能力的全面提升,其中包含了知识结构的更新,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从业经验的增长等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财务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审计人员熟练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知识,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准确识别风险。企业可以学习国外先进企业的审计方法,让审计人员轮换岗位,帮助审计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业务,立足于宏观视角及时发现风险隐患。企业应该自上而下普及审计知识,并在企业日常业务中融入审计知识,使每个员工的风险意识都得到增强,保证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各部门在建立基于风险导向的财务审计制度的过程中,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全面分析工作权限、部门职责等风险因素。为了切实提升审计质量,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以激励审计人员更好地开展相关审计工作。在执行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实施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在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审计后,进一步明确财务审计人员的业绩考核关键指标,其中涉及创新管理、审计成果转化、审计组织管理以及审计质量等方面的内容。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根据财务审计在企业风控中发挥的作用而建立,从而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要将企业财务审计绩效管理体系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奖励与最终的财务审计结果挂钩,以增强员工的重视程度。在完善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的过程中,要以风险导向为目标,从关键指标入手评价财务审计工作,以确保审计绩效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4.2重视审计监督工作,加大审计监督力度。首先,企业应在财务审计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使财务审计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以实现所有项目信息化审计,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此外,财务审计部门还要对内部审计方法进行优化创新,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完成时限和进度开展审计工作,强化审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财务审计效率,确保审计工作高效执行。其次,企业应尽快建立健全财务审计奖惩制度,奖励那些保质保量、高效完成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惩罚一部分不能认真、如期完成财务审计工作的人员,以此来激发财务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企业必须将财务审计的考核结果定期进行公开,保证审计工作在企业全体内部人员的监督下认真落实审计工作。最后,企业应建立独立的财务审计部门,确保财务审计监督工作具有独立性且不受其他任何部门的影响;还要保证组织结构的科学性,财务审计工作由董事会和监事会直接负责,保证上级审计管理人员不会影响和约束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如此既保障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也推动了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4]。企业在开展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时,应确保工作秩序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强化监督,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并落实到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此外,分析探讨不同企业的财务活动,针对财务活动业务开展之前的监督工作、活动进行中的审计控制工作以及活动结束后的问题解决工作等分别予以重点把握,只有切实做好上述工作,才能真正提高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工作效率,保证监督效果。对于风险系数较高的审计工作,应加大对资金流向的把握和控制力度,做好审计和委托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优势。
4.3设立审计监督小组,完善审计监督制度机制。风险导向下,企业需要尽快完善财务审计监督管理体系,优化各部门组织架构。企业应设立具有独立性的财务审计监督小组,由企业内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较高的财务人员或者外聘专业的财务审计人员担任小组成员。授予小组成员相应的工作权限,并明确划分其工作职责范围,确保财务审计监督小组成员权利行使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为企业的财务审计监督树立威信,便于企业更好地开展财务审计工作,为企业长远发展保驾护航。风险导向下,企业要完善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机制,维护财务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为企业财务审计监督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财务审计相关法律要求规定了企业应在其内部建立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机制,目前我国依然有部分企业并未建立此制度,因此企业在今后发展中要深刻认识到建设财务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性,要立足于战略发展的高度建立健全审计监督制度机制。此外,完善财务审计监督制度机制还需要对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以明确,切实提高制度的约束力。
4.4优化财务审计监督法治环境,完善风险控制体系。阿企业应大力优化财务审计监督法治环境,通过宏观环境建设保障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使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实效得到稳步提升。第一,企业应健全并出台财务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提高审计监督实效、规范会计秩序等提供有力保证。财务审计监督法治环境的优化,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及补充相关法规制度,确保法律条文内容与新阶段企业财务审计需求相适应。第二,应加大对会计造假、会计失真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保证财务审计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最终达到优化财务审计监督法治环境的目的。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具体规定,构建规范完整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内部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既可以使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得到强化,也可以满足国企的审计监管需求。审计部门应规范化地执行审计工作,对风险进行实时追踪,及时整改落实相关风险性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推进;还要保证内部控制评估的功能性,关注风险内部控制的效果,从而提升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水平。此外,应把风险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在内部审计过程中,要立足于全面审计,对企业存在的风险展开认真分析。针对经营管理、主要业务流程中的薄弱环节落实风险控制,制定专门的风险评估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强化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润硕,雷莉萍.电网企业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监督全覆盖体系构建与实践[J].企业管理,2020(S2):230-231.
[2]宋丽飞.发挥监督合力多措并举提升新时代企业财会监督水平[J].财务与会计,2020(24):17-18.
[3]张亚妹.探索企业财务审计监督的理论与实操规范——评延边大学出版社《财务审计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4):后插2.
[4]乔羽.内部审计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的路径浅析[J].中国审计,2020(5):69-70.
姓名:胡安琴 孔庆景 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 河北金融学院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