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一、财务风险概念界定

企业财务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企业日常财务活动中,因为受到内、外部多种不确定、多边性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财务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了一定的差距,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实际利润低于预期利润。一般来说,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分为如下四种: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和收益分配,因此,其对应的财务风险就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四种。投资风险,就是指企业因为贷款等借入资金行为,而导致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投资风险,就是指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因为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导致投资的回报率没有达到预期的回报率,甚至导致投资失败等引发的财务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就是在产品销售环节,产品实际销量达不到预期的销量,导致产品变现能力、资金回收金额存在不确定性;收益分配风险,就是指因为对收益进行分配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成本变得相对薄弱,影响了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财务风险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1.财务管理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宏观调控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市场环境、资源环境及社会文化、理念等。这些外部环境因素虽然是存在于企业之外,但是对企业财务管理,却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由于这些外部环境因素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也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改变的,所以,如果其发生了不利的变化,那么,也会无可避免地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财务管理决策缺少科学性。

财务风险是伴随着财务活动客观存在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其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也比较单薄,这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比较低,缺少现代化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与管理能力,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但由于企业内部机构、财务管理制度设置缺少科学性,而导致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比较低,无法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信息支持。

3.应收账款、存货缺乏控制,企业资金周转缓慢。

有的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大量采用赊销方式,使得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在进行赊销的时候,由于缺少对客户的资信和信用状况的了解,存在很多的盲目赊销,造成应收账款失控,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回收款项,甚至成为坏账。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也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加了企业财务的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的一般方法

1.财务风险评价一般方法。

1.1单变量判定模型。此种风险评价方法,主要是利用单一的财务比率,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其评价的重要依据是:如果企业财务出现问题,或者企业财务陷入困境时,其财务比率和正常企业的财务比率差别明显。在单变量判定模型中,财务指标被用于财务风险评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大突破。它不仅使评价指标变得单一,而且也使企业财务风险评价变得简单易行。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评价的片面性。随着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已经无法全面、有效地反映现代企业的综合财务状况。

1.2多元线性评价模型。它的形式是:Z=1.2x1+1.4x2+3.3x3+0.6x4+0.999x5。在式中,Z表示的是判别函数值,x1表示的是营运资金/资产总额,x2表示的是留存收益/资产总额,x3表示的是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x4表示的是普通股和优先股市场价值总额/负债账面价值总额,x5表示的是销售收入/资产总额。在这种多元线性评价模型中,Z值应当界定在1.81~2.99区间,如果Z=2.675时,其结果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居中;如果Z>2.675时,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发展良好,企业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较强;如果Z<1.81时,表示企业财务存在很大的风险,甚至会产生破产的风险;如果Z值处于1.81~2.99之间,此时,称之为为灰色地带,企业财务在这个灰色地带区间,是非常不稳定的,波动也是非常大的。多元线性模型,进一步发展了单变量模型的范围与内容,能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综合反映,且把财务风险概括在某一范围内。但其不足之处,是缺少对企业成长能力的考虑,同时,其假设条件没有解决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只是一种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

1.3财务杠杆分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资金的构成是多样的,除了普通股股东的投入之外,还包括那些从债权人借入和优先股股东投入的资金。因为债权人的利息和优先股股利,通常都是固定费用,是按约定的利率和股息率计算而来的,因此,如果息税前利润增大时,那么,每1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利息和优先股股息就会相对地减少,在这种情况下,普通股每股收益就会相应地提高。反之,如果利润减少时,也会极大地降低普通股每股的收益。这种现象,便是财务活动中的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可用财务杠杆系数进行表示:DFL=(ΔEPS/EPS)÷(ΔEBIT/EBIT)=EBIT÷(EBIT-I)在式中:I表示的是利息;ΔEPS表示的是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表示的是变动前的普通股每股收益;ΔEBIT表示的是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表示的是变动前的息税前利润。1.4自有资金利润率的标准离差率分析。期望自有资金利润率=【期望的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期望资金利润率-借入资金利息率)】*(1-所得税税率)。这种计算方法,充分说明合理的举债,将能够给股东带来额外的财务收益,也同时证明了财务杠杆是有正负效应的。如果借入资金利息率远远低于期望的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基于此种情况,公司提高举债规模,能够提高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借入资金利息率高于期望的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就会降低企业的负债规模,同时减少自有资金的利润率。

2.财务风险评价一般方法的不足。

2.1企业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缺少科学性、全面性与合理性。财务评价体系设计过于简单,相关的评价指标,没有覆盖企业财务的各个方面,只涉及到企业的某一方面,而且,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评价指标很少。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成长能力,对企业的财务,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计算的财务指标,在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状况方面,缺少全面性和合理性。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分析,能够比较准确地展现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的情况,能够在企业营运能力、收益质量和偿债风险等方面,提供有益的补充。

2.2评价指标选择欠佳。定量分析借助财务报表来分析、加工和完成财务风险控制,相对来说比较科学、合理,但是也会受到企业条件差异、具体情况变化的影响,而导致评价结果产生误差。定性分析是基于财务报表分析,结合专业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判断来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价,能够有效弥补定量分析的不足。

作者:金梦迪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14金融工程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